• 壮游大运河
  • 壮游大运河
  • 壮游大运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壮游大运河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69 5.5折 79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颢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7433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1801301

上书时间2024-06-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程颢,“壮游大运河”发起人、壮游人生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资深实践教育与研学专家。主持研学大运河云平台开发和运营,专注于壮游文化传播,创办壮游品牌及“主动人生”系列课程。著有《趁早与这个世界约会》一书。
曾历时30天,骑行2000公里,进行社会实践考察与研学;曾历时40天,行程2500公里,拜访中国30位经济界著名人物,完成毕业研学之旅。 2014年,带领青年创业家壮游雅拉雪山,完成高原成年礼;2015年,携手航海家翟墨,与中国、新加坡、俄罗斯青年驾驶帆船穿越地中海,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壮游;2016年、2017年,带领孩子进行父子壮游研学,历时60天,行程2万公里;2018年、2019年发起“壮游大运河”大型研学活动,引起很大反响。

目录
引子  壮壮与时空穿梭眼镜 

吴越篇 神秘旅程遇奇迹 壮壮穿越游运河

第一章 宁波|大运河上最大的藏书阁在哪儿?
第二章 杭州|是谁让西湖变得如此美丽?
第三章 嘉兴|船为什么要爬上大坝?
第四章 嘉兴|南湖红船承载着什么样的精神? 
第五章 苏州|运河上的乡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第六章 无锡|运河上的红色资本家是谁?
第七章 常州|运河上为什么建船闸?

淮扬篇 水利科技人文史 漕运制度运河情

第一章 镇江|运河上的送别是什么滋味?
第二章 扬州|连通大运河与长江的门户在哪里?
第三章 扬州|运河上的春江花月夜是什么样的?
第四章 扬州|运河之畔的背影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第五章 扬州|夫差为什么要挖运河?
第六章 扬州|九牛二虎一只鸡有什么奥秘?
第七章 淮安|大运河怎么穿过黄河、淮河?
第八章 淮安|漕运总督都做些什么呢?
第九章 泗阳|泗水之滨可以寻到哪些芳华?

中原秦晋篇 千里运河寓功过 百年甲骨话兴亡 

第一章 开封|为何说上河原来是运河?
第二章 洛阳|1400年前的谷粒竟然能发芽生长?
第三章 洛阳|运河柳树为何姓杨?
第四章 安阳|运河边的神秘文字到底是什么? 

齐鲁篇 异域王陵比邻谊 铁血运河爱国情 

第一章 枣庄|是谁在运河上顽强地抗击侵华日军?
第二章 台儿庄|台儿庄战役是如何取胜的? 
第三章 济宁|运河怎么翻过山? 
第四章 泰安|如何与孔子进行跨越古今的山河对话? 
第五章 德州|外国国王为何会葬在运河边? 

京津冀篇 太空传下神州照 运河漂来紫禁城 

第一章 沧州|谢家坝蕴含着什么样的家国情怀? 
第二章 北京|没有水如何挖运河? 
第三章 北京|为什么说紫禁城是运河上漂来的?
第四章 北京|天安门上如何守护国旗飘扬?
第五章 北京|从太空看运河是什么样子?

内容摘要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流淌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血脉。而《壮游大运河》一书,面向中小学生读者,以奇幻的方式将大运河的历史地理、人文景观和水工科技娓娓道来;在鉴古知今中,感知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配套线上视频、线下研学,也将给小读者们带来愉悦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创新的研读方式令人赞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妨就从展读《壮游大运河》开始。读之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精彩内容
天一阁里秘密多身处宁波,壮壮在感受到港口城市的繁华的同时,还从宁波博物馆、王守仁故居、前童古镇、天一阁等地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此时,壮壮坐在天一阁的百鹅亭中,拿出刚在三联韬奋书店购买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细细地品味其中的《风雨天一阁》。
天一阁历经沧桑,在这里究竟发生过哪些故事呢?壮壮看着文章,不由得想道。 是谁建造了天一阁?
壮壮又念起了穿越的口令:“壮游大运河,神奇大揭秘。穿越!”穿越时空,壮壮来到了400多年前的宁波。此时恰逢元宵节,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邀请了几个好友来家里聚会。
“碧宇净无垠,酣歌起四邻。人称上元夕,天作太平春。”范钦高声诵出了自己写的一首元宵诗。好友们齐声叫好,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互相鉴赏、品评。 这时,一个朋友举杯向范钦敬了一杯酒,叹口气说道:“范侍郎,您当初要是不选择回乡,而是出任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恐怕现在都能做到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了吧!”范钦哈哈一笑说:“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范某生性散淡,又看不得奸臣为恶,与其做官劳心费力,倒不如回来读读书,写写诗,搜集些古籍残本,做个山野闲人来得自在啊!”另一个朋友举杯赞同说:“正是如此。你看,范兄这些年搜集天下古籍七万多卷,藏在天一阁中,让这些古籍不至于损坏流失,这可是功在千秋的伟业啊!这不比当官好多了?”大家听了,纷纷击掌赞同。 “就是范兄定下的规矩太苛刻了!”一个朋友埋怨道,“首先一个,不允许外姓人登楼看书。连我们看书都不行!”范钦苦笑一声说:“抱歉啊,各位,这规矩是严了些,不过要没这个规矩,我怕过不了几年,这天一阁的藏书便会十不存一了啊!”“明白!”刚才抱怨的那个人点点头,说,“我也就是发发牢骚,没有为难范兄的意思。这条规矩确实很重要。如果人们可以随便上楼看书,说不准就会有偷盗、私藏,甚至火灾发生。你是天一阁的创始人,肯定得以身作则。”“谢谢各位兄台理解!”范钦向朋友们拱手致谢,“大家想要看哪本书可以告诉我,等我抄录了副本一定拿给大家看!”“那就说定了!”众人大喜,于是纷纷举杯。 范钦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至四十五年(1566)建造了天一阁,收集藏书七万多卷,放在天一阁的二楼以防潮、防火。之所 以叫“天一阁”,是取《易经》中“天一生水”的意思,来辟火、防火。 他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藏书不许外借、不许变卖,还不许外姓之人登阁读书。 在他临终时,他叫来大儿子和二儿媳(当时二儿子已去世),把遗产分成了两份,让两人挑选,其中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天一阁的藏书。 范钦的意思就是说,想要钱就拿白银,想要藏书就要能抵御白银等财富的诱惑,安贫乐道,去守护天一阁的藏书。 大儿子范大冲没有让范钦失望,他听完之后,立即就开口说愿意继承天一阁的藏书,并表示要用自己一些田产的田租来作为藏书楼的养护费用。 从此,范家就留下了这样的传统:要么继承钱财,要么放弃钱财守护天一阁。而为了守护天一阁的藏书,范家所定的规矩也越来越严格。
为了看书嫁到范家的女孩这天一阁的规矩究竟有多严格呢?壮壮心想,那么多书不让别人看多可惜啊!要是有人实在想看天一阁里面的书该怎么办呢? 时光流逝,壮壮带着这个疑问穿越到了清朝嘉庆年间。 这时候,宁波知府丘铁卿有个侄女名叫钱绣芸。钱绣芸十分喜欢读书,她听说天一阁里有很多书,但只有范家的人能读。 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知府做媒把她嫁给了范家。她想:我成了范家的媳妇,就是范家的人了,就可以上天一阁读书啦! 可是当她成了范家媳妇之后,才知道天一阁是不准女人登楼的。 钱绣芸一下子就灰心丧气,再也开心不起来了。就这样,她始终没能登上天一阁,去看一看那些她梦寐以求的书。
第一个登上天一阁去看书的外姓人是谁? 那么是不是真的没有外姓人能登上天一阁去看书呢?壮壮好奇地想。于是他又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 这次,大学者黄宗羲来到宁波,想要登上天一阁看书。 黄宗羲的父亲是明朝的东林党人,被奸臣魏忠贤集团杀害。魏忠贤倒台后,黄宗羲曾痛殴奸臣余党,追杀凶手。后来清兵南下时,黄宗羲还曾组织义军抗击清兵。在抗清失败后,黄宗羲潜心著述,成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 这次黄宗羲来到天一阁,请求登楼读书。黄宗羲高尚的品格、深厚的学识和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贡献,得到了范家的认可。各房子弟都愿意让他登上天一阁读书。就这样,天一阁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外姓的读书人。在1673年,黄宗羲翻阅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编撰了书目,即《天一阁藏书记》。 在此后200年的时间里,天一阁曾允许十余位大学者登楼读书。 天一阁的书也曾被盗走过在这么严苛的管理下,天一阁的书是不是会保存得很好,不会被偷走呢?壮壮想,于是他又穿越到了清朝后期。 这时,太平军进攻到了宁波。一个当地的小偷竟然趁乱拆毁了天一阁的墙,偷了很多书出来。 更可恨的是,这个小偷一点都不知道这些书的珍贵,竟然当作废纸论斤卖给了造纸的作坊。有人听说了,就出高价从造纸作坊买走了一批书,可那些书却因为保管不好,被一场大火烧毁了。 壮壮看着心疼极了,这可是范家精心保管了几百年的珍贵古籍啊! 这还不算最严重的。到了1914年,有一些书商找到了一个名叫薛继渭的小偷。这个小偷有飞檐走壁的本事,书商出重金请他去偷天一阁的藏书。 结果这个小偷真的潜入了天一阁的藏书楼。他竟然胆大包天,住在藏书楼里面。他白天睡觉,晚上偷书,每天只吃自带的枣子充饥。 最后这个小偷几乎偷走了天一阁将近一半的珍贵书籍。 而书商拿到书籍后,试图将它们高价卖给外国商人。这时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了这件事,就立即拨出巨资把书籍买下,保存在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里。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专门收藏珍贵古籍的藏书楼。天一阁流失的一部分藏书在涵芬楼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可惜的是后来日军侵华,将这里全部炸毁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