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耳听觉定位及其虚拟实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双耳听觉定位及其虚拟实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35 5.9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小丽|责编:张颖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

ISBN9787562373261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737426

上书时间2024-06-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是对数字时代政民互动的专题研究,重点围绕社会、人、技术、数据四种核心治理要素展开论述,内容涉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应急管理、舆情治理等。作者基于对我国国情和政策的调研,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在数字化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存在的机遇和不足,并对此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应对建议,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书稿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所列举的案例如“智慧社区治理平台”“疫情应急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都是近几年发生或当下正在进行的事,具有时新性和明确的指向意义。



作者简介

刘红波 山东济宁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行政管理系主任。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政治学系访问学者,“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等。研究领域为电子政务、数字治理、智慧城市和公众参与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7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一站式政府研究:以公共服务为视角》。



目录
1  双耳听觉定位的原理
  1.1  双耳时间差因素
    1.1.1  基于HRTF的ITD计算方法
    1.1.2  基于生理参数的ITD个性化模型
  1.2  双耳声级差因素
  1.3  单耳定位谱因素
    1.3.1  定位谱峰谷随声源方位的变化
    1.3.2  定位谱的左右对称性
    1.3.3  定位谱谷的可闻阈值
  1.4  反射声对双耳听觉定位的影响
  参考文献
2  双耳听觉定位的虚拟实现
  2.1  虚拟听觉的基本原理
  2.2  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获取
    2.2.1  HRTF的测量
    2.2.2  HRTF数据库的一致性分析
    2.2.3  HRTF的空间插值
    2.2.4  个性化HRTF的近似获取
  2.3  特征面HRTF的研究
    2.3.1  特征面HRTF的降维
    2.3.2  特征面HRTF的相似性
    2.3.3  特征面HRTF的对称性
  2.4  远近场HRTF的分析
    2.4.1  视差分析
    2.4.2  相似性分析
  2.5  HRTF的最小相位近似
    2.5.1  双耳HRTF最小相位函数的相对延迟
    2.5.2  最小相位近似下HRTF的空间展开和重构
  参考文献
3  室内虚拟声像的实现和简化
  3.1  双耳房间脉冲响应BRIR及其模拟
  3.2  早期反射声模拟的时间域简化
    3.2.1  实验原理和方法
    3.2.2  双耳信号合成和实验过程
    3.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  早期反射声模拟的空间阈简化
    3.3.1  自适应阈值测量法
    3.3.2  上升下降法
    3.3.3  实验参数和过程
    3.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4  早期反射声模拟的强度域简化
    3.4.1  实验原理和方法
    3.4.2  实验参数和过程
    3.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参考文献
4  基于耳机的双耳听觉定位虚拟实现
  4.1  耳机均衡
  4.2  HpTF的个性化特征
    4.2.1  HpTF的重复测量
    4.2.2  HpTF被试组内差异

内容摘要
 听觉定位是人类的感
知外界声源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的研究涉及物理、神经生理、心理认知以及信息科学等多个交叉学科,一直是声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且与脑科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热门领域密切相关。本著作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人类听觉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基于国内外三维音频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笔者的科研经历,本书尝试比较全面地介绍双耳听觉定位的理论及其虚拟实现技术。第一章介绍了双耳听觉定位的基本原理,包括不同情况下的定位机制,如水平方向定位和垂直方向定位、自由场定位和反射场定位等。第二章介绍了虚拟
重现空间声像方位的方法,详述了头相关传输函数的获取、分析和简化,这也是笔者数十年工作之重心。第三章介绍了室内虚拟声像的实现和简化。第四章介绍了虚拟声像的耳机重放技术,重点阐述了耳机的均衡以及相关的信号处理方法。第五章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从生理的角度探究人类双耳听觉的进展,这是笔者比较看好的研究领域之一。本书力求平实,可供对双耳听觉、虚拟声以及三维音频技术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如读者具有一定的声学和信号处理基础,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书内容。本书亦可作为声学专业学生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将有助于他们迅速把握双耳听觉定位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前沿技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