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春山房印话
  • 老春山房印话
  • 老春山房印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春山房印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64 5.4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庆春|责编:谷国伟

出版社河南美术

ISBN9787540161941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777589

上书时间2024-06-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庆春,1966年1月生,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第十三、十四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七、八届理事,中国书协第七届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供职于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主任。曾担任西泠印社海选及大赛评委,全国首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九届、十二届书法展、全国第一、二、三届篆书展评委。
出版专著《高庆春书法集》《高庆春嘉泰轩印选》《听于无声·高庆春篆刻集》《楚简临摹与创作》(光盘)》《名家临经典碑帖·高庆春临楚简、石鼓文、散氏盘》《书法经典临摹与创作大盂鼎、毛公鼎、楚帛书》等。

目录
精武
息交以绝游
洛神赋
歇却狂心
心足身长闲
刻竹四方
春蚓秋蛇
破茧
上善若水
秦时明月
云朋霞友
秋意浓
难易相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陶然遇古欢
质朴无繁卉
南阜后人
地质文化
星霜如矢
目送归鸿
听于无声
眼花只有斓斑
梅花清入骨
胸次阔
岭上云
自我作古
与心手谋
苍然秦汉上
不受束缚雕镌中
余日享清福
方寸乐地
身与竹化
游鱼自迷
德润身
躺平
相见欢
乒乓球
柔胜刚
一生低首拜寐翁
有万熹
守愚藏拙
如虎生翼
食古能化
花坞
一笑一少一怒一老
放逸无惭
清流泛舟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清晖能娱人
从磨难中奋起
蜩翼之知
驾飞龙
虚心坦怀
一事能狂便少年
须弥作寿山
厚德载福
君子豹变
柔弱胜刚强
楚弓楚得
慎易以避难
千虑一得
社会责任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时得一二遗八九
楚客
瘦骨临风
忽然此年
功崇惟志
大国工匠
“迟日江山丽”组印四方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岁晚见交情
激浊扬清
长共天难老
赵佑溪高月
隗贵长直玺
大美之艺
隐入尘烟
五十又五后作
平安喜乐
天人之学
无为
小子狂简
好运来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的主体内容汇集了作者三年来精心创作的近80方代表性篆刻作品和近80篇创作文章,文章涉及创作构思的设计、篆刻理论的阐述、篆刻技法的展示,通过每一方印章得出的一些启示、启发。
该书对于一般的篆刻爱好者,或者是对篆刻不了解的作者,乃至于篆刻专业研究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引领和借鉴意义。

精彩内容
“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名句。《老子》第八章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对水的精神给予至高无上的褒扬。老子认为最完美的人格
也应具有“水”的心态与行为,坚忍负重,居卑忍辱,尽力帮助别人而不去争名争利……这一朴素的哲学思想在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上善若水”这一内容原
来曾经刻过多方,不乏满意之作,但都是方形的,这一次想变个章法,便选择了一块椭圆形的石料。
椭圆形状的章法为不规则形状,是属于非主流的章法形式,有一定创作难度,关键是易于流俗,恐降低格调。不过,试试看也
无妨。
入印文字仍为战国文字,只有“若”要突出竖线,取了小篆的写法。以书入印,随形布势,从印稿上石,到刻制完成极为顺利。
刀助笔意,刀笔兼融而互补,形与线互为支撑与关联,彼此照应,融为一体。空间分割上,字形大者任其占地面积放开,小者顺其自然令其收束,自然形成对角呼应与关照。外部呈椭圆形,为柔顺之态
,施以残破之刀,以破其过圆之势;而内中折笔与纵横之线强化了力度,呈现刚强之势,刚柔相济,团成一气,自然而浑穆。
边款竖行先刻篆头,再刻四行小字,绵密紧凑,像在石上写字一样。与空地形成虚实对比的空间效果,完美收官。(见左下图)事实上,椭圆形的章不是不能刻好,而是对内容、文字的结构比较挑剔,选择对了,没有理由刻不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耳熟能详,诵读之,仿佛将我们带入遥远的古代边关。大漠孤烟,一轮明月更添苍凉孤寂之感,意境幽旷。取“秦时明月”四字入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四字要摆布好并非易事。若按“田”字等分排列,流于一般化,不会出彩,且“明月”的两个“月”上下重叠在一起也难处理。索性将“秦”独立成一行,取纵势,其他字服从这一“纵势”的大局,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白文玺印刻成阴沟边栏相对容易,而做无边处理往往很难,对文字的内在协调性及虚实分割要求也
很高。直觉告诉我,此印文刻成无边会更好,印稿上石基本就有了胜算的把握。刻制的过程很快,长线用冲刀主打,转角、接头处用小切刀辅助。忽然想起李刚田先生曾说我刻印用的是齐白石的刀法,可能也有些道理。刀入石明显带倾斜角度,或向线用刀,自然崩出齿痕。那就最大程度地保留这痕迹,犹如写字时墨在纸上摩擦,线条两边自然洇开一
样。自然流露的东西,不需要把它修掉。
章法上,将“秦”字拉长,结构放松,竖线拉长,并加入斜势,其他三字收紧上提,一升一降,对角的虚实布局自出。“秦”与“明”的两处斜笔遥相辉映。“明”字下借“月”的俏皮留红,“时”之“日”与“明”之“小窗”部分圆形的呼应打破了沉闷的局面,给人以整饬森然中透着愉悦轻松的感觉。线与形组成的奇妙空间,令视觉得到满足。
寿山佳石,雕纽亦精,边款也不能随便。“柳外东风花外雨,秦时明月汉时关。诗思遐想之际,幽邃高古之韵自生矣!”小行草紧凑四行,下端不落到底,左侧留出些空间,拓出来节奏分明。与印花配在一起,妥帖而协调。
P16-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