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行为心理学
  • 儿童行为心理学
  • 儿童行为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行为心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2 0.5折 35 全新

库存50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群锋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06926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31586392

上书时间2024-06-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群锋著的《儿童行为心理学》收录了儿童常见的各种“怪”行为,是一本儿童行为速查手册。你是否读懂了它?口吐泡泡,反复扔东西,跑来跑去,停不下来,黏着妈妈,张口就咬人,偷看大人洗澡,和大人抢抢电话接……遇到孩子的此类问题时,你是不是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
准确读懂孩子的怪异行为,就能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

作者简介
李群峰,群峰教育圣贤国学院国学讲师,群峰靠前教育品牌创始人。出版有《边宠边吼育英才》《优选的教养在西点》《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等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图书。

目录
前言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Part 1 啼哭——宝宝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
  哭声抑扬顿挫——宝宝在做运动
  读懂宝宝需求性啼哭,回应才更有针对性
  仔细分辨宝宝病理性啼哭很重要
  傍晚大哭伴随惊声尖叫——新生儿肠绞痛
  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小儿夜啼
  陌生人一抱就大哭——宝宝开始认生了
  一旦和妈妈分开就号啕大哭——分离焦虑
  跌倒后,越哄哭得越厉害——紧张害怕性啼哭
Part 2 读懂宝宝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宝宝的心事用“脸”说
  解读藏在宝宝微笑中的秘密
  眼睛是表达最多意义的器官
  宝宝吐泡泡,在传达什么呢
  手部小动作也能体现“大心事”
  反复扔东西——不断体现学到的新本领
  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方——行走敏感期到来了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Part 3 了解孩子的怪异举止,正确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宝宝有根“蜜手指”
  孩子总是黏着妈妈,父母要理解
  随口咬人,并非是恶意攻击
  伸手打人——只是想引起注意
  孩子恋物——从“完全依恋”走向“完全独立”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玩弄生殖器其实很正常
  孩子喜欢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开始萌芽
  交换——孩子人际关系的开端
  超级喜欢接电话的小家伙
Part 4 关爱孩子的心,轻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
  让孩子学会主动收拾自己的物品
  家有“小小电视迷”
  教孩子跟“小磨蹭”说拜拜
  孩子不再“马大哈”
  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
  宝宝热爱有秩序的生活——秩序敏感期到来了
  别让尿床伤了孩子
Part 5 处理好“糟糕”行为,妈妈从此不会再头疼
  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胡乱涂鸦——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活动
  家里有个“破坏大王”
  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
  和小朋友打架——自我意识正在发展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嫉妒——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
  孩子总爱插话并不是故意的
Part 6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小嘴里面藏有大乾坤
  “妈妈,我从哪里来?”
  喜欢说“不”——第一反抗期来了
  爱说狠话——诅咒敏感期来了
  别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
  孩子爱告状——依赖心理的表现
  不停地问“为什么”
  “我要和爸爸(妈妈)结婚!”
附录 搞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爱他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称职父母最应该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
  婴儿抚触:源于心灵的安抚和交流

内容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
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开心大笑;而有时候,却又会放声大哭起来。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
个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时候,孩子却又会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么……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
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群锋著的《儿童行为心理学》列举了一些宝宝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为父母指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

精彩内容
读懂宝宝需求性啼哭,回应才更有针对性有些人认为,婴儿一哭千万不要马上就抱起来,那样“爱哭”的行为就会受到鼓励,婴儿就会变得娇气、任性,所以哭就让他哭吧,等他哭累了自然就安静了。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父母如果不及时对婴儿的啼哭做出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哭是宝宝的特殊“语言”婴儿哭闹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与要求的特殊语言。婴儿通过这种方式来向身边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抚。
除了上节讲到的生理性啼哭之外,宝宝其他的每一种啼哭都在向父母传达着他的需求,也都特别需要
获得父母的回应。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读瞳孩子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那么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一
定会变得更加亲密。
“对症下药”应对宝宝需求性哭闹身为父母应该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宝宝的哭声,然后判断出宝宝有哪一种需求,并针对宝宝的需求来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这样才能更好地照料宝宝。当宝宝的需求获得满足时,他就会停止哭泣了。
“我饿了,快开饭吧!”在宝宝出生后的前3周里,在大部分情况下,健康新生儿的哭是由于感到饥饿,大部分新手妈妈听到宝宝哭声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喂奶。小家伙只要含上乳头或奶嘴,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开始认真吮吸,并表现出急不可待的样子。
饿哭的典型“声音效果”是低音调,有节奏,并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声,然后有个停顿,再短哭一声,再停顿,就像在说“饿——饿——”一样。直到被妈妈抱起来喂奶,宝宝的哭声才会停止。如果此时宝宝同时张开嘴向四周寻觅,一旦有人抱他,马上就扑到怀里,直奔主题,这也可以帮助判断宝宝是否因饥饿而哭。
当判断出宝宝饿了时,父母就要马上抱起宝宝,同时还要用语言安慰他:“哦,宝宝饿了,我们马上开饭啊。”建议父母在喂奶的同时,还要对宝宝说“宝宝真棒,吃得真好”之类赞扬的话,眼睛不时望着
宝宝,投去赞许的眼神,并轻轻抚摸宝宝的脸颊,这样宝宝就能吃得安心、愉快,从而也有助于消化。需
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宝宝一边哭一边吃,那样会容易呛奶。
另外,一般来说,小宝宝可能2—3个小时就饿了,可有些人总喜欢固定3个或4个小时才给宝宝奶喝,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种方式会导致宝宝饥饿难耐,不是哭个不停,就是有了奶后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这样会造成肚子痛,导致再哭一次。
那么,应该几个小时喂一次奶好呢?这要依据宝宝的个性、气质来定。对于每次喝奶总是又快又急的宝宝,可以在喂完奶后帮他拍背排气,以免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
“我渴了,我要喝水!”当宝宝不只哭声中带有不耐烦的情绪,还做出了与饿相似的动作,并且还不停地舔嘴唇时,这就表明他现在口渴了。这时你就需要喂他一些水喝。
水分是组成人体重量的主要部分,宝宝的年龄越小,体内所含的水分比例就越高。一般来讲,正常足月婴儿体内的水分占75%左右,早产儿体内的水分占80%左右,成人体内的水分占60%左右。所以如何给宝宝喂水也是十分重要的。
也许有的妈妈会认为,吃母乳的宝宝不需要喝水。虽然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是如果在天气炎热的夏天里,母乳中的水分并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需求
,宝宝会因为经常出汗而导致唇干。因此,当宝宝出现上面的行为时,就要为他补充额外的水分,那样他就会停止哭泣。如果宝宝不喝水,那润一润宝宝的嘴唇也是好的。如果是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那么就应该在两顿奶之间给宝宝喂一次水。
需要注意的是,喂水的次数和数量要灵活,要根据天气和宝宝自身的状况来定。另外,宝宝口渴时,只要喂他一些温的白开水就行了。很多父母用各种甜果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来代替白开水给宝宝解渴,这样是不妥当的。因为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解质,喝下去之后不会像白开水那样很快就离开
胃部,而会长时间地滞留,进而对胃部产生不良刺激
。所以,对于宝宝来说,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P4-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