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3 4.4折 3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管新生

出版社中国工人

ISBN9787500871705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0655213

上书时间2024-06-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共和国同龄人(含“50后”)的“致青春”。真实,是本书的底色;接地气,是本书永恒的生命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细节,描写了工人新村普通家庭的酸甜苦辣,从而更为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特质;体现普通人、普通家庭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生动故事,突出工人子弟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真情实感。

目录
第一章  跨界行动·工人新村
第二章  野蛮小鬼·瞎白相
第三章  书呆子·大种十边
第四章  困难时期·鹅鹅鹅
第五章  抓特务·资本主义尾巴
第六章  竹笛横吹·学工学农
第七章  风乍起·吹皱春水
第八章  逍遥派·练武习文
第九章  矿石收音机·“工人一哥”
第十章  毕业分配·进工矿
第十一章  扎根工厂·火红年代
第十二章  往事如烟·记忆不灭
第十三章  十年一觉·大学梦
第十四章  告别新村·重返弄堂
后记

内容摘要
 本长篇纪实文本以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视角作切入点,以编年史方式为经线、以心理历程为纬线,真实而细腻地描述了上海工人新村中工人子弟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叙事记忆是从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旧上海时代经典建筑石库门和体现1949年以后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流的工人新村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初,那是“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的年代,开始了一家人跟随着
在厂里做工人的父亲从常德路石库门房子搬迁到了控江新村的故事,由此开启了工人子弟生涯,也产生了石库门文化与工人新村文化的碰撞。

精彩内容
 第一章跨界行动·工人新村上海的城市地标是什么?据史料云,代表上海开埠至今的建筑文化可历史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太平天国战争而诞生的以石库门为代表的经典建筑,另一类是体现1949年以后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流的工人新村。这两种文化范畴,分别赋予了人们完全不同的叙事记忆。
而我,是在混混沌沌之中,被上帝的命运之手轻轻一
个拨弄,便实现了“跨界”行动——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父亲带领着我们,举家从常德路的弄堂房子搬往了杨浦区的控江新村,一下子从石库门迈入了工人新村。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必定连只言片语的发言权也无。
那年,我实足五岁,属于小赤佬一个,用北方话说,就是小屁孩。据一本已经发黄、发脆、老掉牙了的户口簿记载,那是公元一九五四年,十月。
至今在我记忆影像中挥之不去的是一个长长的镜头:父亲埋头弓腰地拉着一辆很大很长的劳动榻车(一种双轮平板人力车,是当年很常见的运输工具)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着,车上坐着奶奶、妈妈和我,妈妈怀里还抱着我一岁
多的弟弟。在我的身边好像还胡乱堆放着几根长竹竿和几块木铺板。那时候似乎也没什么家具,我们是穷得只剩“清汤寡水”的无产阶级,就这样潦潦草草地开始了后来在记忆中那么富有历史意义的乔迁之喜。
其实,当时是有另一辆劳动榻车和我们并行的,只不过拉车的是一个尚未婚娶的宁波籍小青年,所以他车上的东西更为简单:一桌、一凳、一老娘而已。他与我父亲为同一爿麻袋厂的老同事,此去大杨浦则更是成了未来几十
年出入与共的新同事。他们后来的工作单位皆为国棉十七厂。前些时日遇见了这位已然八十有余的老邻居,他至今犹记得自己当年住在8号,而我家住4号。其实这4号、8号并不真正属于他们,他们仅仅是房客罢了,工人们是买不起房子的,买得起房子的就不是工人了。
那条弄堂唤作“英华里”——这三个字乃是我从已故作家毛炳甫先生的《算命纪事》小说集中查阅而得的——在大自鸣钟附近。1926年,在公共租界劳勃生路(现长寿路)、小沙渡路(现西康路)交叉口中央,建起一座钟塔,这就是上海滩远近闻名的大自鸣钟。人们把东至现在的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的这一
带广义地称为“大自鸣钟”。1959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拆除了这座带有帝国主义殖民文化色彩的建筑。顺便说说,毛炳甫先生当年竞与我父亲是同一爿厂子的工友。
这位老邻居姓李,至今我们见面都改不了沿袭几十年的称呼,我唤他为“娘舅”,他则很奇怪地叫我“老管”。当然,在我未成“老管”之前,他是唤我“新生”的。
这样的长途跋涉、拖家带口,他们不但不知疲倦,反而是一路欢快。童年时的我,又如何能理解大人们的心事?直到近几年创作长篇小说,翻阅史料,方才恍然。原来在那年头,能住进工人新村,绝对是一大快事,当年流行的一句口号自是从历史的故纸堆中一不小心泄露了时代的心事:“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不少劳模可是戴着
大红花、敲锣打鼓很光荣地住进工人新村的。那个时代的浪潮改变了我的一家,也影响了千千万万上海家庭的命运。
尤为令人叹服的是,当时的新村连选址都是大有讲究、颇具考量的。普陀的曹杨新村毗邻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杨浦的控江新村、长白新村、鞍山新村等分别紧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理工大学(原沪江大学,那时为机械学院)。政府的良苦用心十分显然,期盼着工人子弟的教育和文化生活都能更上一层楼。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