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见的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看不见的世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67 3.0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莉兹·摩尔|译者:吴自华

出版社广西科技

ISBN9787555107996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910788

上书时间2024-06-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莉兹·摩尔(LizMoore),兼有作家、音乐家、写作课助理教授等多重身份。曾荣获美第奇图书俱乐部奖、罗马文学奖等。她的短篇小说和非虚构类作品经常曝光于《纽约时报》以及TinHouse、NarrativeMagazine等文学杂志。
她首部小说TheWordsofEverySong被鲍德斯书店的《原始声音》栏目选中,并被《科克斯书评》给予了星级评论。
第二部小说Heft一经发行便成为畅销单品,并受到极高的赞誉。《纽约时报》评论说:“摩尔的人物刻画都是充满爱的描写,是真实、原始的表达。”《旧金山纪事报》写道:“在近期的记忆中,很少有小说家能像莉兹·摩尔这样把我们那种毫无希望的孤绝之感用文字鲜活地表达出来。”在《看不见的世界》这部作品中,摩尔刻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女孩形象,用简洁、流畅、优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女儿对父亲身份及过往的追寻,将两代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娓娓道来。

目录
序幕
1980s波士顿/生活,涟漪四起
2009旧金山/虚拟世界的开端
1980s波士顿/谜团接踵而至
2009旧金山/生活暗流汹涌
1980s波士顿/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
1920s—1930s堪萨斯/伤痛与苦难交织的童年
1980s波士顿/嗨,哈罗德
2009旧金山—波士顿/秘密浮出水面
1980s波士顿/一段新的征程
2009波士顿/久别重逢
艾达:哈罗德是谁?
1940s—1950s/他一生的故事
2009波士顿/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1980s波士顿/一个生命不着痕迹地逝去了
不久之后/UW的初次测试
不久之后/看不见的世界
尾声

内容摘要
 戴维·西贝柳斯博士,是我的父亲,我唯一的家人。最近,父亲的性情有些变化,原本爽朗好奇的他,变得忧虑而孤僻。终于,阿尔茨海默病日渐侵袭我们的生活,直到他连我也不记得了。
然而在监护权转移的过程中,他们却告诉我——戴维可能不是他一直声称自己是的那个人。
如果连父亲的身份都是假的,那么他曾经教给我的那些知识,让我看的书,听的音乐,证明的公式、
定理,他所讲述的有关他家庭的故事,又有哪些是真
实的昵?
戴维曾对我说过:“有一天你会知道一些关于我的,很让人费解的事情。”是关于他的身份之谜吗?
还有那张“给艾达”的软盘,他说那是一个谜题,也
是一份礼物。“等到打开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的。
”我一定会找到打开它的办法的,不管要花费多少时间……在《看不见的世界》这部作品中,莉兹·摩尔刻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女孩形象,用简洁、流畅、优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女儿对父亲身份及过往的追寻,将两代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娓娓道来。

精彩内容
 那是一年八月底,戴维举办的一系列晚宴中的一
场。“看那束光,艾达。”——艾达正站在厨房里。
那天晚上的那束光,颜色如同蜂蜜或是沙色马的鬃毛,温暖和煦,生气蓬勃。它流过窗外的树叶,洇润成片片斑斓的亮纹,最后慷慨地倾泻在台面上,而未被照到的部分,仍浸泡在夜幕的晦暗里。
戴维对她说:“告诉我是谁解释了光的颜色。”“格拉斯曼。”她答道。
他接着问:“告诉我谁最早描述了折射。”“斯内尔。”“比斯内尔更早的。”她想不起来这个名字了,便把一只手支在身边的台子上,微微晃着身子。
“是伊本·赛赫勒,是那个天才伊本·赛赫勒。
”戴维醉心于各种形式的光,醉心于回忆掌控光线的光学定律。那天他有点热伤风,时不时得停下来擤一
把鼻涕,在每次呼气之间,用手比画着阐明更进一步的内容。他穿着他最舒适的那件衬衫,脚上是他很久之前在意大利买的一双皮凉鞋,脚趾伴随着他挑选的音乐(布伦德尔演奏的舒伯特)从凉鞋里伸出来又缩回去,膝盖在每个渐弱音处放松,又在每次长休止时收紧。蓝色的锅里是他正猛烈搅拌着的面糊;黑色的锅里,三只龙虾已经红透。在下锅前,他按摩过它们的背部——他告诉她这样可以让它们平静一些。“不过,它们当然还是会感到痛苦,”他说,“我很遗憾。”这时,他把龙虾盛出锅,用右手搞定了它们的钳,而左手继续搅拌着面糊。对这样的活计来说,这里实在是太热了。夏末时节,多彻斯特一幢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房子。没有空调,只有一台电扇,窗户大开,也难求一丝微风。
这就是艾达·西贝柳斯喜爱着的父亲:沉醉在期
待之中,计划和执行企盼已久的活动,为由他主持的晚宴做好准备。戴维选择性地参与社交活动,比起新交,更在意老友们的陪伴。有时他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粗鲁无礼,但偶尔当他决心办一次派对,他会相当严肃地担当起主持者的职责,一整个晚上,化身为马戏团领班、宴会主持人,或者市长。
那天就是一次这样的“偶尔”,戴维已经完全沉浸在宴会的准备工作之中。他是波士顿理工学院一个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主任,学校的简称是Bit,有时他正在兴头上,会叫成Byte。每年八月,他会请上一
群同事,为每年新加入实验室的研究生们举行一个欢迎晚宴。艾达像了解自己的父亲一样了解他的这些同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她来说如同父母一般—和戴维一起,他们养育了她,虽然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这一点。理论上讲,她上的是“家庭学校”,但实际上,她上的是“实验室学校”。她每天待在父亲实验室里的时间,就与他和其他同事工作的时间一样长。到了晚上,他会挑出觉得讲得还不够的地方,巩固一下她的学习。他教她法语,让她阅读文学作品,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理论框架讲述那些他觉得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她没有考试,只有一些即兴的口头提问,就像现在—他一
边来回搅动着面糊一边布置给她的这样。
“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他问道,“是费曼图吗?”她应了一声,他便让她去把刚才讲的东西在厨房墙上的黑板上画出来,新粉笔在黑板上痛苦地挣扎出断断续续的痕迹。
他扭过头去看了看她画的图形,宣布她的结果正确。通常他就说这么多,如果他不说“错!”的话。
……P13-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