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45 4.5折 8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译者:刘兴华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09752630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683533

上书时间2024-06-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著的《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专门介绍18世纪欧洲对亚洲的探索、认知和发现。各种标签的形成、解除与修正过程中,改变或丰富着那个时期西方世界对亚洲的认知,也影响着之后三百余年西方世界对亚洲的认知。一国对他国,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要了解现在,就需要探究历史。或许,这本书会在史学研究、文化研究之外的其他层面上给我们更多启发。

作者简介
刘兴华,德国波恩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游学德国多年,现从事出版工作。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茨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他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获得德国史学家协会奖)《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等。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因其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莱布尼茨奖、汤因比奖。目前,他正在从事2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Iriye)合作主编6卷本《世界史》(AHistoryoftheWorld)。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亚洲的“没落”欧洲的自大
  人类的大地图
  论述压力教育包袱偏执症
  认知差异
  空间
  断代
第一篇  知识之路
第二章  亚洲一欧洲:界线、均衡、等级
  俄罗斯帝国中的亚洲及欧洲领土
  奥斯曼帝国:欧洲强权还是野蛮的异族文化?
  亚洲:最重要的大陆?
  特质类型与百科全书
  欧洲优先:泛欧洲的全球化
第三章  变换角度:欧洲自由心证的表现空间
  文化转移与殖民主义
  种族中心论的理论
  跨文化的成就比较
  演绎出来的正义
  访问中国人及泰米尔人的信
  尼布尔的猴子
第四章  旅行
  约翰马尔科姆爵士(John Malcolm)的客人
  官员的眼泪
  海洋与陆地
  东亚:抵达长城
  东南亚及南亚:帝国的迁徙自由
  近东:古代朝圣团
  冒险家及变节者
  研究者及工作人员
第五章  相遇
  劳累失望灾难
  神秘的曼宁先生
  通译与对话
  语盲
  模仿与假象
  认知机会的社会学
第六章  亲眼所见一亲耳所闻:以亚洲为经验
  巨人与独角兽
  没有偏见
  亲眼所见
  在哲学的刑场前
  有疑问之阶级的方法
  耳闻与道听途说
  当地知识:欧洲文本中的亚洲学
第七章  报道、出版、阅读:从经验到文字
  作为认知工具的游记
  文体与真实
  选集拼贴超叙述
  改善的翻译
  现实性与经典名单
  阅读轨迹
  阅读艺术
  铺陈的断裂
第二篇  当代人与历史
第八章  历史的基本力量:草原战士、征服者、篡夺者
  部落的亚洲:阿提拉(Attila)与后果
  革命的大陆
  帖木儿:王朝创建者与怪物
  纳第尔沙阿国王:战争彗星与爱国人士
  海达阿里(Haidar A1i):暴君与启蒙改革者
  火山政策的现代化
第九章  野人与蛮族
  失落的野人
  四种野蛮
  世界屋脊
  地理学、历史哲学及民族志上的“鞑靼地区”
  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骑士与异族
  人种学与阿拉伯人的自由策略
  游牧生活的理论
  安土重迁的胜利
第十章  真假暴君
  尼禄和所罗门的遗产
  孟德斯鸠阅读约翰夏尔丹爵士
  专制主义与历史哲学
  质疑“东方专制”
  安奎特一杜培宏与欧洲人之亚洲图像的去魔化
  印度:专制移转
  中国:官僚管理
  奥斯曼帝国:禁卫军与纸老虎
  来自西方的光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
  文明人的休戚与共
  城市
  巴达维亚的殖民社会学
  近距离的角度:阿勒颇的城市生活
  奴隶
  掌权的博士
  种姓制度:宗教束缚或社会乌托邦?
  封建制度
  面具与感情
  在文化差异下诞生的社会学
第十二章  女性
  最大的差异
  感官的国度
  家庭范畴
  “老婆很多”
  工作、自由与牺牲
  进步:殷勤的标准
第十三章  时代转折:欧洲中心论的兴起
  思想的悬浮状态与新的隔离
  从阿拉丁的宝库到发展中国家
  没落退化停滞
  从文明理论到文明化使命
新版后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地名及内容索引

内容摘要
 启蒙时期的世界观与求知欲促使欧洲人接触陌生
的亚洲,欧洲不断和同时代的亚洲互相比较,借以寻得自己的定位,从而逐渐从亚洲的优势中解放出来。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著的《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呈现的正是在18世纪这段知识系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欧洲人与亚洲知识、亚洲印象纠缠的过程。欧洲在这个世纪深入认识亚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国度现在成了清晰的客体,这种知识上的去魔化令欧洲获得了一种至今依然挥之不去的优越与自大感。奥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难题,对今日的世界来说,这段历史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冲突沟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精彩内容
 第八章历史的基本力量:草原战士、征服者、篡夺者部落的亚洲:阿提拉(Attila)与后果19世纪世界政治中一个持续的大型冲突,也是一
场大型游戏,是当时最具侵略性的帝国——大英帝国与沙俄,在阿富汗、中亚及喜马拉雅地区所发起的一
种冷战。英国人力图保护通往印度的海路,并期待以由波斯到西藏的一圈附属缓冲地区包围住他们最重要
的殖民地。1842年中国开放后,英国在经济上渗入中国,需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自由施展。另外,沙俄经由殖民征服伊斯兰的内亚地区,扩大了自己的权力范围;19世纪末,沙俄透过铁路开发西伯利亚,开始和平渗透中国东北三省。在这些帝国活动中,亚洲大陆中心只是一个棋盘,其中的民族成了消极的棋子——除了阿富汗人。一直以来,英、俄既无法直接统治,亦无法间接可靠地控制住阿富汗人。直到1907年划分势力范围后,英俄在亚洲的冲突才告毹决。欧洲内部同盟角色的变动与1905年在军事上迫使沙俄屈服的日本崛起成为强权,更令情况没有转圜余地,内亚的消极角色亦未改善。反而,大型游戏的结束让这些国家丧失了在强权之问左右逢源的机会,帝国主义更加牢固地掌控着内亚。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内亚伊斯兰地区出现新的国家,地缘政治计划者梦想的欧亚“心脏地带”才赢回部分行动能力。然而,亚洲最后的大型帝国——中国,却从1990~1991年的世界危机中变得更加强大,继续控制着内亚的关键地区。至于伊朗与土耳其等周边强权,亦加强自己在此地区的影响力。
今天的局势,几乎无法让人体会当时内亚在欧洲政治与世界观中的重要地位。数百年来,欧洲的内亚之梦是一场噩梦。自阿提拉的匈奴以降,内亚的马上民族便在东欧导致不安。黑格尔提到“历史的基本力量”:带有史前原始性格的民族。出没无常,不断影响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的历史。1700年左右,只有少数欧洲人胆敢预测会一劳永逸地解决来自东方的威
胁。大家不断想起,草原战士蜂拥而来,大型帝国因而毁灭:西罗马帝国、巴格达的哈里发、俄罗斯各诸侯国、拜占庭帝国、宋朝与后来的明朝中国。
随着1644年来自长城以北森林地带的满族人统治了中国,北亚与中亚的这股征服活动仍未止息。1710年左右,阿富汗的部落战士开始入侵那些伊斯兰帝国,1722年摧毁波斯的萨非王朝,令伊朗大部陷入混乱。1739年,波斯的篡夺者,权力来自伊朗与土库曼
的部落战士的纳第尔-沙阿国王,掠夺德里,给予数十年前依然辉煌的莫卧儿王朝致命一击。1747年及1759年至1761年,阿富汗人再次入侵印度北部。这些侵略释放出几十万名部落骑士。他们其中的一些团体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其他深入印度南部的,便强占土
地,在当地人中以征收杂税的军事精英身份,发展出一套寄生统治关系。直到18世纪90年代,印度北部仍弥漫着阿富汗人的攻击威胁,不过,英国人及其印度盟友多半还能成功抵抗。同一时期,由部落联合发起的瓦哈比派宗教运动在阿拉伯人中逐渐变强,首度成功联合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的统治。1773年,瓦哈比派占领利雅得城,之后又占领各伊斯兰圣地,成为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宗教政治力量。直到1818年,苏丹派遣的埃及军队才成功摧毁第一个瓦哈比派的国家。
这类部落力量的复兴,绝非一种亚洲的主导潮流
。由中国边疆蛮族统治的清王朝,便结合怀柔与高压的手段,在军事上成功彻底弭平蠢蠢欲动的蒙古部落——他们原来的对手与盟友。1757年,最后一支独立的蒙古民族部落——准噶尔部落几乎灭绝后,莱布尼
茨所担心的、孔多塞在18世纪90年代仍旧指出的蒙古人再次蜂拥而至的威胁,便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不久后,游牧民族开始被驱离沙俄的草原边陲地带。俄国与清帝国的军事控制和农业垦殖的双面手法,显示出工业革命前的帝国能终结内亚马上游牧民族的政治气脉。同时,印度阿富汗地区的部落突击,让人想到流
动战士组织仍会持续为祸。自那时起,欧洲人便以“洪水”或“成群结队的动物”等自然形象来形容这类现象。连冷静的亚历山大·冯·洪堡,都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视为一种“发臭的微风”。P211-2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