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早期国家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早期国家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6 2.2折 1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和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09725955

出版时间2011-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5元

货号2110836

上书时间2024-06-0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王和所著的《中国早期国家史话》论述的是夏、商、西周这三代的历史,这一段历史的时间跨度颇大: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至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东迁。这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变化最巨大、意义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作者简介
王和,安徽桐城人,1948年生。1980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赵光贤先生。1983年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副主编,2008年退休。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目录
一 何谓中国早期国家
  1.什么是早期国家
  2.由酋邦跨入文明时代:关于中国国家起源及发展道路的特性问题
  3.对传统国家理论的反思
  4.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发展和向成熟国家演变的历程
二 英雄时代的史诗
  1.舜逐四凶:华夷之辨的发端
  2.尧舜禅让:躁动于酋邦母体中的文明时代
  3.“启继禹位”再认识
  4.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5.“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从夏的灭亡看邦国联合体夏王朝的特征
  6.“商都屡迁”:农牧业混合经济的文化特征
  7.“殷人重神,率民以事神”:粗具宗法与神权统治的时代
  8.“纣克东夷而殒其身”:英雄时代的挽歌
三  赫赫宗周的礼乐文明
  1.累世务农的西土小邦
  2.宗法政治化与王权的强化
  3.神权衰落,人文主义精神发展
  4.追颂文、武与“孝”、“德”观念的产生
  5.周公“制礼作乐”:具有伟大与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
  6.从“昭王南征而不返”到平王东迁
结语  从突破族邦桎梏的意义去认识三代历史

内容摘要
 王和所著的《中国早期国家史话》中:早期国家,是指尚未发展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而体现为地缘与血缘特征相结合国家形态的初始国家。中国的早期国家时期,指夏、商、西周三代。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先民经过若干万年的发育成长、繁衍生息,终于突破族邦结构社会的桎梏并接近完成对今日中国疆域之内核心区域的开发与占领的历史。它对于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国家制度、民族精神、文化特质的形成、凝聚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当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无不一一走完其由发育、繁荣趋向衰亡,最终归于湮灭之历程的时候,《中国早期国家史话》讲述悠久的中华文明却因这段光辉的历史而具有绵延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从远古一直走到今天。

精彩内容
 按照中国史学界目前的一致认识,所谓中国的早期国家时代,一般指夏、商、西周这三代。而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则是由早期国家到成熟国家的过渡时代。本书论述的即是夏、商、西周这三代。
这一段历史的时间跨度颇大: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至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东迁。
这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变化最巨大、意义最重要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历史开始的时候,黄河流域的一些势力强大的酋邦刚刚跨人文明时代的门槛,还保留着明显的氏族社会痕迹;地缘组织尚未建立,人们仍然依靠部族社会强有力的血缘组织维系生存;广袤的大地上星罗棋布地点缀着
众多以族邦形式存在的居民点,横亘其间的,则是一望无际、未经开垦的林莽荒原;文字只以萌芽状况的幼稚形态出现,神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祭司们虔诚地向日月风雨等自然神灵顶礼膜拜。
而在这段历史行将结束的时候,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文化发达、
制度先进、具有共同的心理认同的“华夏共同体”已经在这块东亚大陆出现;“华夏”与“四夷”共生的多民族统一体格局已经基本建立;以人本主义的群体本位为特征、影响中国其后的漫长历史并一直延续作用于今天的文化精神业已形成。
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先民经过若干万年的发育成长、繁衍生息,终于突破族邦结构社会的桎梏并接近完成对今日中国疆域之内核心区域的开发与占领的历史。它对于中国的国家制度、民族精神、文化特质的形成、
凝聚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当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一走完其由发育、繁荣趋向衰亡,最终归于湮灭之历程的时候,悠久的中华文明却因这段光辉的历史而具有绵延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从远古一直走到今天。
这段历史,在现代最新的史学研究中,被称作中国的“早期国家时代”。什么是早期国家所谓早期国家,是自20世纪后期随着国际学术界对于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形式研究的逐渐深入,被普遍地使用于历史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一
个概念。而在我国史学界,这一概念则如一些学者所说,目前使用得还不很多,尚属一个“比较新的提法”。不过,由于一批具有新的史学思想和观念的学者的大力提倡运用,其概念和内涵已日益为广大的.史学工作者所熟悉和接受。从近年来国内对这一概念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史学工作者主要是从如下意义来认识这一概念的,即将早期国家看做是虽已具有国家的若干形态,但尚未发展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亦即恩格斯所说的“不依亲属集团而依共同居住地区为了公共目的来划分人民”那样的发展阶段的、县有早期特征的国家。在这种早期国家里,由于生产力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地域组织还没有建立或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人们仍然生活在血缘组织之中,其生活与生
产劳动的基本单位是家长制大家族。家长制大家族之上是宗族。这种宗族或比宗族更大的血缘组织,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被称为“邦”或“方”。这样的血缘组织是直接从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所以每一个邦又称“某某氏”。
现代的研究者则称其为“邦国”或“方国”。由于这种以血缘组织为基础的邦国在管理、公共权力、财产分配及占有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已具有鲜明的国家性质,但在以血缘组织而非地缘组织为基础来划分居民这一点上又明显仍然遗存着氏族社会的特征,所以人们称之为“早期国家”,以既区别于氏族部落,又区别于成熟形态的国家。
我国的史学工作者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问题,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曲折的认识过程。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