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诊疗标准术语英译(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诊疗标准术语英译(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5.75 7.2折 17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照国//李汉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7982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75元

货号30952457

上书时间2024-06-0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照国,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诊断与症候术语组组长,世界标准化组织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专家。先后出版《中医英语》《国学典籍英译教程》等研究著作27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译著25部,《月落闲阁》等杂文集5部。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参与制定了中医术语国家标准英文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传统医学部分的中国推荐方案。
译者简介:李汉平,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历史系博士,研究方向:书籍史、翻译史。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内容与范围
第二节 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论争与论辩
第四节 求同与存异

第二章 中医证候名称
第一节 基本证候类
第二节 基本实证类
第三节 虚实夹杂证类
第四节 心系证类
第五节 肺系证类
第六节 脾系证类
第七节 肝系证类
第八节 肾系证类
第九节 脏腑兼证类
第十节 卫表肌肤证类
第十一节 头面官窍证类
第十二节 经脉筋骨证类
第十三节 其他证类
第十四节 六经证类
第十五节 分期

第三章 中医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 治则
第二节 解表法
第三节 涌吐法
第四节 攻下法
第五节 表里双解法
第六节 和解法
第七节 清热法
第八节 理气法
第九节 理血法
第十节 祛湿法
第十一节 润燥法
第十二节 补益法
第十三节 通里法
第十四节 祛暑法
第十五节 治风法
第十六节 祛痰法
第十七节 开窍法
第十八节 祛虫法
第十九节 安神法
第二十节 消导法
第二十一节 固涩法
第二十二节 治痈疡法
第二十三节 治五官法
第二十四节 其他治法
第二十五节 针灸疗法
第二十六节 推拿疗法
第二十七节 外治疗法
第二十八节 饮食疗法
第二十九节 意疗法
第三十节 杂疗法

第四章 中医疾病名称 
第一节 传染病、寄生虫病类名称 
第二节 脑系疾病名称 
第三节 心系疾病名称 
第四节 肺系疾病名称 
第五节 脾系疾病名称 
第六节 肝系疾病名称 
第七节 肾系疾病名称 
第八节 男性前阴疾病名称 
第九节 颈瘿病类、乳房病类名称
第十节 疮疡病类名称
第十一节 皮肤疾病名称 
第十二节 经带杂病名称 
第十三节 胎产杂病名称 
第十四节 新生儿、小儿疾病名称
第十五节 眼病名称
第十六节 耳鼻咽喉口齿疾病名称
第十七节 肛肠疾病名称
第十八节 躯体痹痿瘤病名称 
第十九节 时行病、中毒及其他疾病名称
第二十节 症状性术语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医理论与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其国际传播中,因文化背景差异,缺少权威英译标准,易造成西方医学对中医的误解。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实际和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根基,参考现行翻译实践的发展和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走势,对中医术语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思考、分析和研究,对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现状和走势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分析和解说,收录近3000条中医术语的标准英译及释义。

主编推荐
在优选化时代,中医药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了经过上千年考验与积累的中医药学的宝贵医学价值。如何有效的传播中医药学,加强中医药与靠前社会各方面的衔接,促进靠前学术与文化交流,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和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主要针对了中医药学靠前传播中的标准化问题,汲取了靠前外学术界多年来在中医药学术语英译标准化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可以为靠前外的中西医工作者与研究者提供支持与指导,进一步指导中医药学的翻译工作,确立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与规范,提出科学性的中医术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精彩内容
中医名词术语大多源自中医经典著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虽然称为名词术语,其实却是主谓结构甚至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心主神志”“肝藏血”“脾主运化”等等,就是典型之例。由于自古以来的广泛使用,这些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实际上一直发挥着名词术语的作用。但在具体翻译时,特别是在对其翻译进行国际标准化时,却很难将其翻译形式完全统一规范起来。比如“心主神志”,既可译为:Theheartcontrolsthemind/spirit,也可译为:Theheartgovernsthemind/spirit,还可译作:Theheartdominatesoverthemind/spirit。可见,对这样一些发挥着名词术语作用的中医常用语的翻译强求统一,是很难实现的,也是不太科学的。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将其所涉及的某些核心概念的翻译加以规范,而其他的普通词语的翻译则可适加宽泛。如“心主神志”中的“心”和“神志”是核心概念,可以统一地译作“heart”和“mind”或“spirit”。而“主”则不是核心概念,既可以译作“control”,也可以译作“govern”,还可以译作“dominateover”,只要能基本表达“主”之含义即可。
所以在“中医国际标准”推进过程中,明确标准化的范围——亦即哪些成分需要标准化、哪些成分不需要标准化——至关重要。从中医术语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征及其在国内外的长期翻译实践来看,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医名词术语,一定是反映中医理论核心与临床诊疗要义的那些概念和用语。而那些常见的普通概念和用语,以及一些功能性词语的翻译,则无需强求一致。在中医数万之众的用语中,能反映其理论与实践要义的概念和术语却比较有限。但这些较为有限的概念和术语,其作用却极为重要,因为它们体现着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特色,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医学和其他民族医学体系的象征。因此对这部分核心概念和术语的翻译必须准确而规范,并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以利于中医在全球的传播和发展。
7.扶正祛[达]邪【fúzhènɡqū[dá]xié】:reinforcehealthyqiandeliminate[remove]pathogenicfactors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而实的病症,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Atreatmentprincipleusedtotreatexcesssyndrome/patternduetodeficiencyofhealthyqibymeansofreinforcinghealthyqitoeliminatepathogenicfactors.“扶正祛(达)邪”既可称作“扶正祛邪”(reinforcehealthyqiandeliminatepathogenicfactors),也可称作“扶正达邪”(reinforcehealthyqiandremovepathogenicfactors)。“扶正祛[达]邪”的“扶”是扶助的意思,可译作“reinforce”,或“support”;“正”即“正气”,一般译作“healthyqi”,也有的译作“normalqi”,或“genuineqi”;“祛”即祛除的意思,可译作“eliminate”;“达”也是祛除的意思,可译作“remove”;“邪”即病邪或邪气,可译作“pathogenicfactor”,通俗派也常译作“evil”。“扶正祛邪”在《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译作“supportingrightanddispellingevil”,属于通俗派的直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