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精)全三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精)全三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0.51 5.7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莫超|责编:张可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5990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31446019

上书时间2024-06-0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的实施

 

为科学保护中国语言资源,、国家语委于2015年下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教语信司函〔2015〕2号),正式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省语委、省教育厅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首先成立了以时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同志为组长,时任甘肃省教育厅总督学、国家督学李晶同志,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莫超教授为副组长的专家组。随即报请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审定同意,特聘莫超和雒鹏(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两位同志为首席专家,并组建了6个专家团队,分别负责全省首批15个县(区)的10个汉语方言调查点。6个团队及人员组成如下:
1.莫超、张建军、任丽花、李泽琴(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2.雒鹏、杨同军、黄海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莫昱鼎(陕西师大博士生)
3.敏春芳、邓文靖、雷雨(兰州大学文学院)、付康(中国社科院博士生)
4.李永宏、胡阿旭、王红洁(西北民族大学)
5.卢兰花(天水师范学院)、谭治琪(陇东学院)、朱富林(西安外国语大学)
6.黄大祥(河西学院)、吴开华(武威市教育局)、曹兴隆(陕西师大博士生)
其中李永宏、胡阿旭负责的团队凭借西北民大雄厚的技术力量,单独承担所有调查点的摄录工作,其他团队则负责各点的调查、转写、校对等系列工作。经过2016、2017两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15个点的各项工作,并得到了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专家的一致好评。
因甘肃是一个语言资源大省,除了有特有少数民族语言(如东乡语、保安语等),汉语方言的种类也比较丰富,有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还有少量晋语方言。基于此,省语委、省教育厅又向语信司申请增加12个调查点。语信司领导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专家同意了我省的请求,增拨了12个调查点,使甘肃省的语保资源调查点达到27个,基本涵盖了全省各市(州)。因前期工作已培养了团队,调查、转写、摄录、核审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2018、2019两年顺势而上,如期并圆满完成了所有项目点的验收工作。这27点分别是:
兰州市城关区、榆中县、永登县、红古区,武威市凉州区,张掖市甘州区,酒泉市肃州区、敦煌市(党河东),金昌市永昌县,平凉市崆峒区,庆阳市庆城县、宁县,陇南市武都区、文县、康县、礼县,天水市秦州区、清水县,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永靖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临潭县。
这些点的负责人分别如下:兰州市城关区(莫超)、榆中县(邓文靖)、永登县(雒鹏)、红古区(雒鹏),武威市凉州区(吴开华),张掖市甘州区(黄大祥),酒泉市肃州区(黄海英)、敦煌市党河东(雒鹏),金昌市永昌县(黄大祥),平凉市崆峒区(雒鹏),庆阳市庆城县(邓文靖)、宁县(谭治琪),陇南市武都区(卢兰花)、文县(莫超)、康县(付康)、礼县(莫超),天水市秦州区(任丽花)、清水县(曹兴隆),白银市靖远县(雒鹏)、会宁县(张建军),定西市安定区(任丽花)、陇西县(朱富林)、临洮县(任丽花),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张建军)、永靖县(莫超),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张建军)、临潭县(敏春芳)。

 

二、《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的编写

 

为进一步落实语保工程总体规划,语信司于2017年和2018年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集编写出版工作的通知》(教语信司函〔2017〕6 号)和《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集(分省)编写出版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信司函〔2018〕 27号)。为落实这两个通知精神,甘肃省教育厅语委办制定了《“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项目实施方案》和整体规划,在省语委的指导下组织成立了《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编委会,聘任了主编、副主编,组建了编写专家团队。
1.组织架构及职责
(1)编委会的构成
编委会主任:王海燕
副主任:张晓东
主 编:莫超
委 员:李晶、杨坚、刘彦文、卢苇、雒鹏、李永宏、黄大祥、张建军、任丽花、胡阿旭
语音卷负责人:莫超、雒鹏、黄大祥
词汇卷负责人:莫超、张建军、任丽花
语法卷负责人:莫超、李永宏、胡阿旭
(2)职责
编委会负责《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编写出版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制定《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编写出版计划,组织实施编写工作,审稿工作及出版、宣传等。
主编负责《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的具体编写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编写方案,组织、指导编写工作。后负责《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统稿工作。
2.管理和实施
(1)项目管理
甘肃省语委办负责全省(区、市)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组织《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验收、结项等,向语保中心报送相关材料。
(2)项目实施
检查和验收:项目检查验收分为中期检查、预验收、验收三个阶段。因《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项目启动较晚,加之新冠疫情影响,这三个环节都略有滞后,中期检查在2020年7月底进行,预验收在2020年10月底进行,验收在2021年1月中旬进行。
(3)联系出版
2020年,主编及编写团队随时跟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专家沟通,就《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进行了一整年的修订、核审,终完成了《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的编纂任务,总计110多万字,分为《语音卷》《词汇卷》《语法例句与口头文化卷》三卷。后与中华书局达成了出版协议。
语信司、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对《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的编写进行了全程指导;语信司给予了经费的大力支持;中华书局周绚隆总编、责任编辑张可女士对本成果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致谢忱!

 

《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主编 莫超
2021年5月1日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语委立项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分省编写的《中国语言资源集》是该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由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莫超教授担任主编,书稿已通过语保中心的验收。全书分为三卷:《语音卷》《词汇卷》《语法例句与口头文化卷》。《语音卷》首先对甘肃省27个方言调查点的声韵调系统、连读变调、异读、儿化和小称音及其他主要音变规律做了逐一描写,其次列表记录了1000个单音例字在27个调查点的具体读音;《词汇卷》调查并记录了1200个词在27个调查点的具体说法及记音;《语法例句与口头文化卷》调查并记录了50个语法例句在各调查点的具体说法并记音,另通过歌谣、故事、谚语的记录,反映了各调查点的口头文化。



作者简介
莫超,博士后,兰州城市学院教授。现任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兼任《甘肃高师学报》主编、“甘肃方言研究所”所长、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华东师大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西北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西北民大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大国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宝鸡文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河西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陇南师专特聘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汉语语法学、汉语方言学、古典文献学及西北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甘肃省语保项目首席专家。已出版《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兰州方言词典》、《西北方言文献研究》、《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现代汉语教学指导书》等专著8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方言文献研究”等2项,主持完成“全国汉语方言有声语料库建设”之兰银官话有声语料库建设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相关成果先后获得甘肃省很好社科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多次。

目录
总序
前言
语音卷
本卷第一章  各地音系
第二章  字音对照
本卷参考文献
词汇卷
本卷第三章  词汇对照
本卷参考文献
语法例句与口头文化卷
本卷第四章  语法例句
第五章  口头文化
本卷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立项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分省编写的《中国语言资源集》是该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由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莫超教授担任主编,书稿已通过语保中心的验收。全书分为三卷:语音卷,词汇卷,语法例句与口头文化卷。语音卷首先对甘肃省27个方言调查点的声韵调系统
、连读变调、异读、儿化和小称音及其他主要音变规律做了逐一描写,其次列表记录了1000个单音例字在27个调查点的具体读音;词汇卷调查并记录了1200个词在27个调查点的具体说法及记音;语法例句与口头文化卷调查并记录了50个语法例句在各调查点的具体说法并记音,另通过歌谣、故事、谚语的记录,反映了各调查点的口头文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