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程作品系列阅读的季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彭程作品系列阅读的季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49 3.9折 5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程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7882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31182385

上书时间2024-06-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彭程,籍贯河北衡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光明日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散文集《漂泊的屋顶》《急管繁弦》《在母语的屋檐下》等,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金奖、报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丁玲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等。



目录
第一辑? 溯 源
源头的声音 /?003
在母语中生存 /?008
旧瓶与新酒 /?013
始终如一的吟唱 /?019
流泪的阅读 /?026
歧异的背后 /?031
抵达事物核心最近的路途 /?037为什么不读经典? /?043

第二辑 汇 聚
镜子和容貌 /?051
藏书的形成 /?055
纯粹的读者 /?060
阅读让人保持生长 /?064
重读之书 /?070
阅读的季节 /?074
把电影当书看 /?086
与书有关 /?097

第三辑 宛 转
回到先秦 /?109
读那些“伟大的书”/?113
方志的诗意 /?122
袁中郎不做官 /?126
甘美的小鱼 /?131
《金蔷薇》与一个消逝了的夏天 /?134
受难之爱 /?138
乡野的俄罗斯 /?143
在旅途中读米沃什 /?152
土地的蕴含 /?158
带着驴子去天堂 /?165
感性的无限敞开 /?176
 “我游历第八大洲”/?184
在非典阴影中读《鼠疫》/?193 《冷山》:七年之旅 /?197
怀特文章 山高水长 /?206
走一走后楼梯 /?218
哲学原本可以充满乐趣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的启示 /?224

第四辑 涌 流
生命的扩大 /?235
写作的难度 /?241
语言中的铀 /?248
你自己的靶标 /?254
让文学成为黏合剂 /?259
我们为什么喜欢散文 /?266
文学交流将我们的心灵拉近 /?276
在阅读的边缘 /?286

跋 对生活的感知和表达 /?317

内容摘要
当代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的散文精选集,所谈都与书有关。包括读书、藏书、评书等40余篇,是作者遨游书海、沉醉书香的感悟,探索书与人的生命交互,阅读与写作的彼此相长。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溯源”,谈经典之作与经典阅读,抒发了在书中与名家神交所获得的心灵滋养。第二辑“汇聚”,谈聚书的乐趣,及由阅读带来的生命的宽阔。第三辑“宛转”,收录作者撰写的精彩书评。第四辑“涌流”,分享名家写作历程与跨文化的文学交流。四辑从四个维度展现了阅读长河生生不息的流动,邀请读者一起浸入其中畅游。

精彩内容
 源头的声音如果我们承认,精神的发育犹如一条河流的形成,那么一定会有某个时辰,像面对泱泱大水会遥想它的发源之所一样,我们会被好奇心或者机缘引领着,溯流而上,更行更远,直到抵达它的源头——冰雪融化成的一条细流,或山间渗淌出的一道小溪。它们前后之间差异如此巨大,但的确是细流小溪成就了大河巨川,演化出下游舳舻千里的壮观。
作为人类精神最古老也
最主要的载录和传播者,书籍的情形也正如此。有一些书仿佛是生长在时间之外的大树,根系在遥远的过去,却将荫蔽一直伸展到今天。它们常常如博尔赫斯所言,是那种被世代的人们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要
说明这类书的特点,只需
列举一两种就够了,譬如
《诗经》,譬如古罗马维吉尔的《农事诗》。
对于喜爱中国古典诗歌的读者,《诗经》尤其是其中的“国风”诸篇,终有一
日将成为他要早晚面对且咏诵的功课,尽管最令他心仪的可能是汉魏乐府、
唐诗宋词或元曲小令。那些简朴的文字、率真的口吻,蕴含了自那以后近30个世纪里中国诗歌(也许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要
素。戍边兵士望乡的愁苦,家中思妇怀远的哀怨,对剥削者的诅咒,农夫贫苦的叹息,爱情的亦苦亦甜,劳动的艰辛,收获的欢乐,等等,后世文学中反复述说的诸多内容,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寻到最初的母题,都只是它无数的变体和纷繁的再现。而那些桃花、垂柳、桑树、梅树、蝉、燕和雁,自此以后也便生长、鸣啭、飞翔在几千年间恒河沙数般的诗篇中,正像由它们构成的农业中国几十个世纪中不变的风景一样。尽管世代更替,这些意象所包孕的情感意义,却如同语言
背后的实体一样变化甚小。在后工业化的今天,念起“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或者“我徂东山,慆慆不归”,仍然能唤起内心悲凉的感
触,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境,依然还在成为从20世纪初的电影歌曲到今天的MTv的不竭的灵感
泉源,为流行文化的浮泛贫血注入了些许民间的清新和真挚。它们每每会让人想到某种神秘先验的力量。
维吉尔的《农事诗》是为配合古罗马帝国皇帝屋大维重视农业的政策而写,可以说是一部意在教化的作品。这部费时7年写就的2000多行的4卷长诗,分别叙述了种植谷物,栽培葡萄和橄榄,饲养牛、
马、羊,以及喂养蜜蜂的有关知识,这类今天看来属于实用科技的题材,在维吉尔笔下却获得了庄严崇高的美学品格。每一卷都以对有关神祗的祷告(如
对丰收女神刻瑞斯,对酒神巴克斯)开始,正是这些神明一直佑护了地中海岸边那片古老秀丽的土地五谷丰登,牲畜繁衍。在泛神观念的映照下,万物都变得生动不凡。诗人将雨水譬喻为天空对他的妻子大地的拥抱,这样雄浑的想象,只能诞生于神话和现实、传说和历史浑然不分的年代。耕作和牧养因着神话的注入具有了重大、神圣的意义,而对国家现实生活的赞美,又调和了诗意的疏阔,使之显得坚实可触。在诗人笔下,农业是一桩庄严的、至高无上的事情,是生命之所
维系,是一切劳作之母。
诗人提出,新帝国的命运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耕种土
地的人们。对照今天农业萎缩,土地或被撂荒、或被劫掠性地用于工商业目的的现实,《农事诗》不啻是来自时间彼端的警醒。我执意认为,这一股西方文明的源头之水,在以后漫长的流淌中,不仅流
进了斯宾塞、弥尔顿等人的田园诗,一定也有一部分流进了今天的罗马俱乐部、有限增长理论和绿色和平运动,尽管影响的方式可能是迂曲的、潜隐的。因为从本质上,它们关注的都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