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民艺图鉴:柳宗悦的手工艺之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6.88 5.8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本民艺馆编著,徐一然译,理想国出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7875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155872

上书时间2024-06-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日本民艺馆

1936年由“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Sooetsu Yanagi)创立,馆内共有约17000件藏品,主要为江户晚期以后民众生活中使用的陶瓷、染织、木漆等工艺品。日本民艺馆是柳宗悦“民艺运动”的主要成果,是日本民艺之美的宝库,在民艺启迪领域有着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首任馆长为柳宗悦,现任馆长为日本品牌设计师深泽直人。

徐一然

青年译者,北京大学日本语言与文化学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文化与翻译专业硕士(博士在读)。



目录
凡例 
出版寄语 
第一章 柳宗悦其人:创作者柳宗悦
第二章 《日本手工艺》之旅 
《日本手工艺》与展览会  
关于“日本民艺地图”:当代日本民艺 
手工艺之国
第三章 民艺之美的精华 
民艺运动与民艺馆 
江户时期的民艺:日本美之精粹
通往《日本手工艺》之路:“地方性”与“现代性”
回顾柳宗悦的旅程 
生活中的料理与杂器之美 
日本各地民艺馆介绍
民艺运动大致编年表
注释
致谢

内容摘要
“民艺”是由柳宗悦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概念,他所颂扬的“正常之美”“健康之美”,是一种超越创作者自我意识和行动、朴素、不刻意修饰、倾注了爱的美。这本书是日本民艺馆创立80周年纪念巡回展“民艺的日本:柳宗悦与《日本手工艺》之旅”的正式记录。柳宗悦20世纪20—40年代日本全国各地和东亚地区进行了约20年的研究,用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收藏,包含陶器、染料、纺织品、涂料、手工纸、家具等。本书从北海道的阿伊努宝剑开始,按照从东北到西南的顺序介绍了155件作品。除了欣赏精美的艺术品,柳宗悦为首的日本民艺学者,也提出了对手工艺与现代化这对矛盾的精湛思考。

主编推荐
★在后疫情时代,手工艺精神如何启发我们反思工作中的“无价值感”?手工艺在当代为何应该被重新提起,在书中,以柳宗悦和土井善晴等民艺学者为代表,纷纷给出了自己答案,柳宗悦认为:比起刻着作者大名的“署名”之作,这些“无名”之作展现出了更深层次的美。比起彰显自我,无心插柳反而能孕育出更高层次的美。比起以稀为贵的东西,我们却从量产廉价物中找到了更胜一筹的美。这种美不是源自对技巧的苦心雕琢,而是源自以日常实用性为优先的宗旨,是一种高尚、丰富之美。★一场“随身携带”的民艺精品展| 日本民艺馆定制授权高清图片+解说词本书是日本民艺馆80周年纪念展“民艺的日本:柳宗悦与《日本手工艺》之旅”的官方纪图册,从17000件馆藏品中再精选出155件,本身就是这次盛大展览的纸质精华版,由日本民艺馆现任馆长、MUJI和APPLE等品牌设计师深泽直人撰写出版序。所有展品介绍和论文,由馆内研究员和多位文化学者特别撰写,为每一件展品配上尺寸、年代、出处,赋予其故事和灵魂。★一物一生,155件手工艺品、155位草根匠人的坚持与心意,反思工艺精神的当代价值“日本民艺之父”、日本民艺馆创立者兼首任馆长柳宗悦,在20世纪20-40年代在日本各地和东亚亲自调查和收藏的精品,其中多数都是柳本人的爱用品。书中每一件物品,都来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士,包括农民、渔民或地方工匠,每一件都是“一代失传”的孤品。155个物品,“民艺之父”20年的寻访,其中最重要的是1924年探寻木喰佛之旅,柳宗悦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在归途中将日本人称呼日常工艺品的“粗物”一词,改为“民间的手艺”,即“民艺”一词的诞生。10年后的1936年,日本民艺馆正式成立。★通识性与艺术性兼备,零基础的日本民艺入门书,一部日本民艺简史作为一本以欣赏图片为主的展品图鉴,本书专门为普通观众和读者所编写,是图文并茂、用图说话的民艺入门之书。为方便读者理解,此次中文简体版由本书译者、早稻田大学日本文化学者徐一然特别对书中的人物、术语添加注释,并对原版精心修订。书中收录了多篇以柳宗悦为首多位民艺学者关于柳宗悦本人、日本民艺运动和手工精神的文章,浅显易懂,使读者对民艺之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本身内文采用105g富士樱花纸全彩印刷,手感细腻柔和、图片精美、保护视力。

精彩内容
1961年,柳宗悦与世长辞,享年72岁。他的挚友、陶艺家河井宽次郎这样回顾他的一生:“柳宗悦不走既成之路,而是用自己的足迹开辟新的道路。”当我们回顾柳宗悦一生中的种种开创性成就,就会发现河井先生所言非虚。本书的主题发现“民艺”,正是这种种创举之一。非凡之美,恰恰蕴藏在日常的杂物中——这样颠覆人们价值观的主张,在日本引发了巨大反响。
1936年,柳宗悦实现了多年夙愿,在东京的驹场开设了由自己亲手设计的日本民艺馆。应该说,馆中的收藏品本身就是柳宗悦的“作品”。以陶瓷器为代表的李氏朝鲜时代的工艺品、木喰佛、英国上釉陶器,全是当时不为人知的工艺品。柳宗悦选择藏品不是遵照任何既定的标准,而是先通过“眼睛”“直观”来判断,再结合“知识”去梳理、整合。柳宗悦绝非不重视“知识”,他撰写的大量著作就是最佳例证。不过,如果少了以“直观”为先的实践,他恐怕也无法完成如此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收藏。因此我才说,日本民艺馆陈列的空间本身,就可谓是柳宗悦的一项“作品”。
柳宗悦的三儿子、园艺家柳宗民曾提到,自家(现在的日本民艺馆西馆)厨房里用的餐具,不知几时就被放到对面的日本民艺馆陈列起来变成藏品了。柳宗悦的身边更可谓巨匠云集:以河井宽次郎和滨田庄司(陶艺)为代表,还有伯纳德·利奇(陶艺)、芹泽介(染色)、栋方志功(版画)等如今被称为“近代手工艺大师”的创作者们。他们的作品都在民艺馆内展出,其中很多是柳宗悦本人的日常用品,或是挂在他房间墙上的装饰品。
柳宗悦非常爱书。他制作、留存了许多私制本,其中以他本人的著作为主。这些私制本从封面、和纸(纸张)、活字(印刷)、插图、制本等方面都花了不少心思。关于日本民艺馆所藏绘画,柳宗悦认为“好的装裱能让画作看起来更美”,故而在挂轴的设计上万分用心。如上述这般,从柳宗悦身边的日常用品到手工艺品,都是他根据自己而喜好精心筛选的。与柳宗悦一生保持密切交流的浜田庄司的评价也可印证这一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