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访谈录2
  • 华为访谈录2
  • 华为访谈录2
  • 华为访谈录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为访谈录2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1 4.7折 69 全新

库存1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田涛|责编:孙暘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45320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1504068

上书时间2024-06-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华为访谈录》出版说明 
访谈1:李 杰
访谈2:查 钧 
访谈3:周 劲 
访谈4:阎力大 
访谈5:吴钦明 
访谈6:易 翔 
访谈7:叶晓闻 
访谈8:苏立清 
访谈9:熊乐宁 
访谈10:查钧(第二次访谈)

内容摘要
华为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任正非是一个怎样的人?关于这两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解答,唯独华为人自己的声音不是很多。
华为公司顾问田涛在2013年至2022年10年时间内,对华为上至高层下至普通员工共500多人进行了访谈,《华为访谈录2》是这些访谈的第二部结集成果。
通过这些华为人不设防的侃侃而谈,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真实的华为,包括它是怎么起家的,它的第一桶金,它的独特的组织文化,它的永续折腾的变革史,它的自我批判精神,它的激进的研发战略和充满英雄气质的市场开拓、冒险与征服、血与泪和歌与酒的奋斗,尤其是它是怎么一步步从一无所有、\\\"四大皆空\\\"(无背景、无资本、无技术、无人才)走到全球领先地位的曲折历程,还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他有着什么样的人格特质、领导风格、独特个性和优缺点,等等。

精彩内容
《华为访谈录》出版说明《华为访谈录》是我断断续续、长达10年时间(2013—2022)对华为员工的访谈实录,访谈对象覆盖了包括常务董事在内的绝大多数公司各业务体系和后勤支撑体系的主管、专家、市场与研发部门的普通员工,他们中间既有华为创业最早期的老员工,也有“90后”、“95后”的新生代员工。高中层管理者访谈文字整理稿总字数在300万以上,普通员工的访谈文字整理稿字数在400万以上,涉及人数500人左右。这是一个完全口水话的访谈,此次出版,完全保留了口水话的风格,未做雕饰。唯其如此,才显得真实和生动。
华为访谈最初的目的主要是满足我自身的研究需求,但随着访谈愈来愈深入,我意识到,这700多万字是一座巨大的“富矿”,私藏于我显然是一种浪费,再加之我几年来身体欠佳,所以更萌生了将其陆续出版的念头。我了解,国内外有不少经济与管理学者对研究华为有浓厚兴趣,但存在各种原因,无法走近华为进行持续和系统的访问和调研,《华为访谈录》无疑可以弥补这样的缺憾。
《华为访谈录》将分册出版,每本访谈8至10位人物。通过访谈对象毫不设防、毫无保留的娓娓而谈,相信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一个无比真实的华为,包括它是怎么起家的,它的第一桶金,它的独特的组织文化,它的永续折腾的变革史,它的自我批判精神,它的激进的研发战略和充满英雄气质的市场开拓、冒险与征服、血与泪及歌与酒的奋斗,它的高级干部屡经摔打的成长经历和他们的生动个性,它的“90后”、“95后”新生代员工的心路历程,尤其它是怎么一步步从一无所有、“四大皆空”(无背景、无资本、无技术、无人才)走到全球领先地位的曲折历程,它在几十年一个接一个的内外危机挑战中,如何应对危机、把握危机、化危为机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还有它的创始人任正非有着什么样的人格特质、领导风格、独特个性和优缺点……这些在《华为访谈录》中都有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而且大多以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和被访谈者的无遮拦的评论呈现了出来。
我自认为,《华为访谈录》可以被称为一部华为的“历史故事辞典”,从中你应该能够找到关于华为的几乎所有疑惑的解答。不是我在解答,是华为的数百位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用自己亲历的故事、观察和思考在解答。华为没有秘密,秘密就在20万员工的奋斗传奇中,在他们的人生故事中。
《华为访谈录》第一辑出版后,读者反应强烈,有不少企业家私信于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有管理学者评价“这是一部鲜活丰富的管理案例教材,在企业研究史上这样大规模的访谈鲜有先例”,这使我和团队颇受鼓舞,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将访谈录持续出版下去。
《华为访谈录》第二辑出版之际,特别感谢华为公司殷志峰、曹轶、申胜利、叶晓闻、龚宏斌、左飞、张俊娟、陈丹华、惠彩红等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以我个人的微薄之力,恐怕很难完成这样一项历史性工程。
2022.7.25修订于北京访谈1李杰田涛:李总好!感谢你抽时间来跟我聊天,咱们就漫无边际,以讲故事为主,谈观点也没问题。要不从你的经历开始讲吧。
李杰:我是1992年来公司的。我到华为就是奔波的命,不断地换岗位。
田涛:谁把你招进来的?
李杰:老板把我招进来的。我先到人力资源部,那时候还叫人事部,曾老师(原人事部主管曾信富)面试完以后,王文胜技术面试。面试完了我就准备上班,他们说你还要等一等,我们公司总裁任总还没回来,你下个礼拜再来吧。我第二个礼拜来的时候,正好华为在深圳开几家通信公司的联合合作会,我在那儿认识了其中一个公司的副总,他说你在干吗,我说我在应聘,面试完了等着这个公司的总裁任正非签字呢。他指着一个人说,那个人就是任正非,穿毛背心那个,刚走过去。我就噌噌噌地跑过去了,老板在前面走,我说:\\\"任先生!\\\"\\\"嗯,什么事?\\\"\\\"我是来应聘的。\\\"我把材料递过去。他看了看,拿个大笔写了句:到西乡生产去工作。我当时一看傻眼了,人力资源部本来安排我到研发,老板写了到西乡去,他们只好把我搞到西乡去了。到西乡我一去就到了任树录那儿--单板工段。
田涛:你对任正非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
李杰:还是挺绅士的吧,那时他穿个灰色的毛背心。
田涛:你觉得他挺绅士?很多人印象不是这样的。
李杰:我觉得至少有一点,他特别有决断能力。因为一般来说,怎么会外边随便一个人给他递个简历他就批了,一般人最多会说你去找哪个部门。他是拿来看了看,直接在上面批了。
田涛:你也没给他说前面已经面试过了?
李杰:没有,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呢。我说我来应聘的,他说你的材料给我看一看,然后就批了。然后我就在西乡干了几个月。后来研发还是想要我,又把我调回去了,从生产又调到研发。你看我几次变化都是这样,从进公司时就跟任总是这个关系--我离开研发时又是任总来做我的工作,那个时候鼓励英雄儿女上战场,但其实我是很想做研发的。当时我们两个研究室,一个我的,一个夏勇的,两个研究室要合在一起,然后我和他其中一个要上市场去。老板来跟我谈,做我工作,让我去市场。我当时还想,是不是我的研发工作做得不太好啊。那是1994年,之前我在生产也就待了两个月,在研发待了一年半,然后就去市场了,那时公司刚开始卖局用机,我主要是做推广、宣传。到了市场后,我发现这个决定其实挺好的,我还是挺适合去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老坐在机器后面开发其实不是我的长项。之前我想做研发,是那时候刚到深圳,希望能稳定,不希望奔波。人就是习惯,后来奔波多了,就觉得不奔波反而不是工作,奔波才是工作的正常状态,待在一个地方我就感觉好像没给公司干活儿似的。那时候公司有多少人呢?我觉得可以这么算,我工号是210号,但那时候人数应该比210多一点,因为210号是按照工资排序的,我那时学历高,工资总比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高一点吧。我认为饭卡号可能是真实的人数,以前公司是这样,新来一个人,就按顺序给一个吃饭的号。我的饭卡是256号,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加上已经走的人,一共有256个人。
田涛:和你同时进来的,现在还在公司的都有谁呀?
李杰:我们同期进公司的,还在的人其实挺多的。我在西乡同宿舍里的人,除了姚福海、李今歌,另外几个人都走了。我到研发以后和王辉是一个宿舍的,王辉不知道你们认识不认识,他是一个研发高手,后来数字机的界面都是他做的。高层班子里面还有费敏,我跟费敏是一起面试的,在曾老师那儿面试,他坐在我前面,我都看见他的简历了。
田涛:你那么好的个人条件,为什么选择华为?
李杰:我觉得我条件不算很好,那时候穷学生有啥!
田涛:据我们访谈的一些人说,华为那时候招人很难。
李杰:那我估计是我在前面吃的苦更多一点。我原来联系的是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我要是去深大电话就不会来华为了,后来是因为国家统分,没去成,我到深圳就先去了深圳大学。那个条件很艰苦的,我做多媒体,工资也很低,能有台电脑就不错了。我到华为面试时都没好意思问人事部工资是多少,我是面试完下了楼,正好在楼底下自行车棚碰见陆波,我就问华为工资是多少,他说刚进来540元,我这才知道工资大概是多少。老板这个人,在公司穷的时候,他都把办公室环境搞得挺好的。你看咱们那个深意(深圳南山区深意工业大厦),虽然名字叫大厦,楼不咋地,但我到公司,一进五楼,哇,里面装修得很漂亮,到处都是植物。
田涛:孙总(孙亚芳)给我讲,华为一开始对她最大的吸引力,也是办公室装修得好,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李杰:装修得很好,很亮堂,到处都是玻璃墙,大家谁都能看见谁,后来都叫\\\"金鱼缸\\\"式的,大厅里还摆个乒乓球台子可以运动运动。然后是食堂,饭菜很好吃。关键是圈子小,谁都认识谁。我特别感动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我晚上赶软件,加班睡在办公室了。我们办公室后面的方便面永远都堆成山,我又爱吃方便面,早上七点多钟起来,我就拿了方便面到开水房去冲。老板很早就来了,在走廊上碰见我,说:\\\"哎,你怎么能吃方便面呢,不能吃方便面,食堂有稀饭,很好喝的,还有包子!\\\"硬逼着我去喝稀饭吃包子,其实那时候我心里想我爱吃方便面(笑)。华为那时候食堂真的很好,随时都有吃的,晚上加班有大包子,汤也很好喝。那个时候生活很苦,但是很有意思。我们一帮\\\"老人\\\"总是很怀念那个时候,睡在办公室,开发完了就打乒乓球,打完乒乓球洗个澡接着干,到九点多,饿了就搞肉包子、方便面吃,感觉很幸福。
田涛:吃住都在办公室?
李杰:都在办公室。我曾经在办公室待过整整三天。那个时候南园村的宿舍,条件比办公室差远了,还不如待在办公室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