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研究报告/国家智库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研究报告/国家智库报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23 3.9折 3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刚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3259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30879045

上书时间2024-05-3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曾刚(1961-),男,湖北省武汉市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二级教授、A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智库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曾刚工作室/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

目录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背景
  一  协同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
  二  协同发展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  协同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一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三)关系经济地理理论
  二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指标
    (二)科技创新指标
    (三)交流服务指标
    (四)生态支撑指标
  三  计算与分析方法
    (一)指数计算方法
    (二)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指数趋势分析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一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二  长江经济带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科创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交流服务能力排行榜
    (四)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协同能力排行榜
    (五)长江经济带城市不同领域协同能力的相关关系
  三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空间异质性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子群的空间划分
第四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以重点污染企业管控为抓手,打造生态大保护协同网络
  二  以重大科学设施、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为抓手,打造协同创新网络
  三  以自主可控国内价值链培育为抓手,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协同网络
  四  以全方位联动开放为抓手,打造自贸区协同网络
  五  以核心发达城市与边缘落后城市互动为抓手,打造各种类型城市共同发展网络
附录  2015年与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排名的名次变化分析
  一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排名进步前十分析
  二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排名退步前十分析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攸关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成败。本报告以中央部署为指针,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关系经济学为依据,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评价体系。借助自然断裂点、空问自相关和规模一位序等分析方法,计算了2019年长江经济带11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分析了时空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推进多城市与领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本报告可供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从事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和长江经济带研究的学者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