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广芩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叶广芩文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20.59 6.9折 60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广芩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ISBN9787530218075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8元

货号31380375

上书时间2024-05-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叶广芩,北京市人,满族。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授予“北京人艺荣誉编剧”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曾任陕西省人*大第十一届常*委会委员,西安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等;散文集《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琢玉记》《老县城》等;中短篇小说集多部;电影、话剧、电视剧剧本等多部;儿童文学《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惹祸了》。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好书奖、柳青文学奖、萧红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采桑子》

《全家福》

《青木川》

《状元媒》

《黄连厚朴》

《山鬼木客》

《去年天气旧亭台》

《没有日记的罗敷河》

《老县城》

《茶馆》



内容摘要
叶广芩,当代京味文学大家。她生于北京、客居他乡、游历四方半个多世纪,是一位创作成绩颇丰、作品风格独特的作家,被誉为“老舍之后京味文学的旗手”。2022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全*新修订再版《叶广芩文集》,收录了叶广芩创作的长篇小说《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中短篇小说集《黄连厚朴》《山鬼木客》《去年天气旧亭台》、散文集《没有日记的罗敷河》《老县城》、剧本集《茶馆》等十部作品,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作者四十年来文学创作的成果。叶广芩的作品中那种既投入又清醒、既细致生动又从容舒展的叙述,哀婉深沉、悠远悲凉的情调,总能将人们引入一种特殊的氛围,随之领略自己所不熟悉的那样一个特殊人群的悲欢离合和生存状态,深入体味那曲折复杂的人生况味。写没落而不颓败,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愠不躁,从容舒展中饱溢书卷翰墨之气,颇有大家之风。《叶广芩文集》中的十部作品,均是作者动用独特、难忘、熟悉的生活素材,精巧构思、精心创作而成。叶广芩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与研习和对世事交变的经历与敏锐感知,促成自身修养所具有的学识与胸襟,加之现实主义浪漫的艺术风格,都赋予了作品非比寻常的文学魅力。

精彩内容

谁翻乐府凄凉曲



别馆接莲池谱来杨柳双声古乐府翻新乐府

故乡忆梅事听到鹧鸪一曲燕王台作越王台

——某戏台楹联



我老想跟谁说说我大姐金舜锦的故事,却又总是犹豫。毕竟这是个很陈旧、很一般、很平淡,又很不值得一提的故事,让人觉得除了老生常谈的重复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新意,当然更谈不上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在之所以把这个引不起别人兴趣的话题贸然提起,是因为我知道,我不道出,她的故事便永远无人再道,连她那划过夜空的刹那灿烂,也将随着岁月的流逝逝于记忆的沉沉黑暗。

她走得远了,太远了。

现今年纪大些的老北京人当中,或许还有人能记得北平40年代那次很轰动的名媛京剧义演,或许还记得演程派青衣的金舜锦,记得那个美妙动人的女子。彼时,金舜锦以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报上登了她的大照片,电台请她去清唱。总之,她非常地有名,非常地红火,成为票友界一时的骄傲。而对金舜锦以后的情况,知之者就甚少了。一代名票,有始无终,难免让人觉得遗憾,让人觉得不完美、不满足。出于手足之情,我有责任将她的结局道出,以给喜爱过她的人们一个完整。她无儿无女,没有后人;她有过短暂的辉煌,有过属于她自己的充实;她追求过,奋斗过,也失望过。倘若活在今天,她应该是一个造诣精深的艺术家,一个慈祥善良的老祖母。中国戏曲舞台上应该有她亮丽的一笔,金氏大家族里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但是,什么也没有。没有。动人的音律已经散尽,六合之内再无处寻觅,留给我们的只有空白。

她是我的亲姐姐,虽然我们非一母所生,虽然我们年龄的差距太大,大得我们在金家只是擦肩而过。但那血脉终究是连着的,拆也拆不开。

在金家偶然的一次腾房过程中,我在厢房拾到了一本残旧的戏本,是一出老旧的《锁麟囊》。七哥舜铨说,这是大格格的东西,烧了吧,她在那边说不定还有用。我则有些舍不得,将这个发黄的已被蠹虫侵蚀大半的戏本拿到窗前细看,发现里面不少地方都做了圈点记号,标了工尺。从那娟秀的一丝不苟的小楷可以推测出,这当是大格格的手迹,近六十年前的手迹。

书上手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翻看中,一股清香飘来,说不清是来自窗外还是来自书中。抬头望,窗下几棵榆叶梅花瓣已经凋落,海棠的新绿已经泛起,蜜蜂的嗡嗡声让人胸臆间荡起一股淡淡的思念。故乡忆梅事,古乐府翻新乐府。乐府翻开,那凄凉之曲娓娓溢出,红雨纷飞中,袅袅婷婷地走来了韶秀哀婉的金家大格格金舜锦。

在说大格格之前,应该先说说我们家。

我们的祖先曾经跟着皇上打过江山,老先祖科尔哈赤是努尔哈赤的胞弟,他们的祖父觉昌安是宁古塔贝勒之一。1583年的时候,老贝勒和儿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父亲死于兵火。我们的老先祖和他的哥哥努尔哈赤为报父祖之仇,起事于五月,以“兵不满百,遗甲十三”攻打图伦城,兄弟俩与敌众艰苦卓绝一场血战,大获全胜。从此,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先祖与努尔哈赤一起,为争取刚哈部落、计杀诺密纳、收编萨尔浒,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其兄的得力臂膀。1593年,在反击九部联军时,先祖为掩护其兄,左颊中箭,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一岁。先祖在世时,被赐封正白旗主和硕贝勒,参与政事,与其他七位旗主“共治国政”。这道“汗谕”,《满文老档》里有记载,保存至今。顺治入关,我的祖先科尔果摧坚陷阵,直入中原,更是战功赫赫。康熙十四年,在平定三藩叛乱中,懋建功勋,被封为郡王,世袭罔替,一脉相承。到我祖父,尚有镇国公头衔,镂花金座红宝石的顶子,片金海龙绣蟒的朝服,威凌显赫,难以言尽。彼时,大清江山虽然已经风雨飘摇,国势衰颓,再难提得起来,但祖父的俸禄是一点儿也不少的。因为有公爵衔,岁俸银是八百八十两、米八百八十斛。当时朝廷正一品官员内阁大学士的岁银不过一百八十两、米一百八十斛,与祖父相比竟低至若此。为了保障满洲宗室和八旗世爵的利益,看来皇家宗室与一般官员的差距之大,实在是难以服众了。

我的父亲生于光绪十七年,祖父死时,父亲二十四岁,当时他正在国外留学。按清朝例制,承袭爵位,代降一等,为镇国将军。但溥仪小朝廷的册封已经没有任何权威了,在国外的父亲听到此信,连回也没回来。辛亥革命以后,我们这个爱新觉罗的家族改姓金,因为家底儿殷实,父亲属社会名人,在政府又有职务,所以家道并未见怎样败落。

父亲一生娶过三房夫人,生养过十四个子女,男女各半,取名以舜字排辈。以“钅”字旁赐名,比如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就是舜铻、舜镈、舜、舜镗,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就是舜锦、舜镅、舜钰、舜镡,等等。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太复杂,又拗口。家里人管儿子们一律呼之为老大、老二、老三……将女儿们唤作大格格、二格格、三格格……


三房夫人,生养过十四个子女,男女各半,取名以舜字排辈。以“钅”字旁赐名,比如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就是舜铻、舜镈、舜、舜镗,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就是舜锦、舜镅、舜钰、舜镡,等等。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太复杂,又拗口。家里人管儿子们一律呼之为老大、老二、老三……将女儿们唤作大格格、二格格、三格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