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从晒布路吹过: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中,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 风从晒布路吹过: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中,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 风从晒布路吹过: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中,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 风从晒布路吹过: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中,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 风从晒布路吹过: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中,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从晒布路吹过: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中,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37 2.9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海兰 著

出版社文汇

ISBN9787549628735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30973557

上书时间2024-05-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倪海兰,笔名清如海兰,生于河南,现居深圳。2010年开始写作,小说和散文先后发表于《黄河文学》《短篇小说》《读者》《青海湖》《滇池》《北京文学》《佛山文艺》《牡丹》《知音》《家庭》《思维与智慧》《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大河报》《郑州晚报》《今晚报》等全因各报刊。获文学创作中级职称。

目录
第一春 / 1
夏未央 / 14
木棉花开 / 25
你在车公庙 / 44
红的玫瑰,绿的王二 / 55
月圆之夜 / 68 
夏薇的季节 / 81 
家宴 / 89
古子的一九九二 / 104
新叶之夜 / 112 
短信 / 123
芙蓉梦 / 134
一个西餐厅服务员的日记 / 147
摇红十八岁 / 157
桃色人家 / 172
品管课的女人们 / 183
老二还乡 / 202
信仰 / 210
城中人 / 216
羽升的故事 / 224 
两只野鸭的爱情 / 235 
野兔狂奔 / 242 
今夜暴雨将至 / 262
风从晒布路吹过 / 277

内容摘要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是作者取自东莞、杭州、深圳三地,从当代平凡的的人物和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提炼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情感故事,共计35篇。有在爱情面前卑微如草芥的红,也有视爱为不归路的夏薇。她们本性善良,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追求与理想,但在生活这个巨大的旋涡面前,总是被淹没至中心地带。每一个文本,都是对生活最实际的写照;每一个女子,或许都曾从你我面前经过。尽管黑夜忧伤,现实绝望,但黎明总是如期而至。

主编推荐
1.短篇小说集,是作者取自东莞、杭州、深圳三地,从当代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提炼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情感故事,映射出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2.每一个文本,都是对生活很实际的写照;每一个女子,或许都曾从你我面前经过。尽管黑夜忧伤,现实绝望,但黎明总是如期而至。

精彩内容
第一春春熙是姚家最小的女儿,临到她出嫁的年龄,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成家了,家底已被掏空,因此她的婚事格外窘迫。但热闹还是要有的。
日子是做媒人看的,就定在11月27日。 据说这一天喜神降临,吉神荟萃,很合春熙和桑田的八字。 日子定下后,春熙的娘掐指算了算,只有一个月的办事时间,虽然不大情愿,但也怕自家女儿在桑田家住了几天,万一大了肚子怎么办?虽然这也是她一手促成的。
乡间办事自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有婚嫁丧娶,左邻右舍都要主动帮忙。更何况一向颇有声望的姚家最小的女儿出嫁。而春熙又长得花容月貌,在同龄的姑娘中首屈一指,单凭春熙在镇上的夫家话题就足以让人绕梁三日。于是这一天,来帮忙的人格外多了些,洗菜的、 打杂的、 挑水的、 送礼的、 说闲话的,冷眼旁观的,在院子里络绎不绝。
相比之下,春熙的卧室就显得冷清许多。其实这是春熙娘睡觉的地方。 为了便于看顾拴在草屋里的牛,春熙娘在院子的过道里支了一张床,春熙从东莞打工回来,也没有支新的床,就睡在娘空出的床铺上。谁知道她这一回来就走不了了呢!打心底,春熙没想着这一天会这么快来临。日子定下后,不,从与桑田见面后,她一直晕晕乎乎。只觉自己像一个提了线的木偶,被人牵着走。先是桑田的甜言蜜语,再着是娘的泪眼打骂:看吧,家里没一分钱,怎么办事,桑田家就送来六千元,要不是你在他们家住了几天,五万元他们都会掏。春熙心下说:不是你送我去与桑田见面的吗?可这话她说不出来,只能掐在嗓子眼,噎得她难受,一向话少的春熙话更少了。来看的人都说她这是被喜事闹的,这就是新娘子该有的姿态。
按照乡下的风俗,新娘子在婚礼那天都要盘头,经人提醒,春熙在头天晚上才知道这个俗礼,娘赶紧找人用摩托车送她到镇上。刚到理发店,桑田就得知消息,赶了过来,表明晚上可以送她回去。偏偏那天理发店人多得很,结婚的人扎堆,等到春熙盘时,已是三更半夜。桑田是个讲排场的人,也为了安全,召来几个小伙伴,开了几辆摩托车,在乡间的路上前呼后拥着 回了家。春熙戴着一头花,记着盘发师的叮嘱,晚上就着被子靠了一夜,只朦胧合了几下眼。第二天也没出去,连早饭都是在卧室吃的,院里的熙熙攘攘听得格外清楚。亲戚们都来了,一簇簇拥着到房里看她。春熙微笑着,整个人被头上的发型和发圈固定住了,像一个硬邦邦的纸人。大姐回来了,带回一床棉被,那是她出嫁时的被面,上面绣着石榴花,火红耀眼。自她出嫁那天起,春熙就喜欢上了,在上面摸了又摸,这点小心思早被大姐看在眼里,放下话来,这一床棉被给她留着。大哥大嫂也从城里回来了,大哥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县城上班,娶了介绍工作人的女儿。二哥二嫂早在春熙婚礼前一个月,去杭州打工了,留下小侄儿在家,大舅妈、 二舅妈、 大姑,一帮亲戚都来了,房里的人谈笑一阵,忽然听到院里更大的嘈杂,原来是春熙的组合柜到了。组合柜也是春熙嫁妆的一部分,且是重头戏,都出去看嫁妆了,春熙坐在房间里,隔着玻璃窗,看外面的公鸡和母鸡在地上啄食,偶或伸长脖子“嗝嗝”一声。 这时传来几声争吵,春熙终于忍不住,走了出去,看到院子的人都围着组合柜。春熙这才得知,由于订的时间太晚,这套组合柜只刷了一层清漆,且木板极薄。做组合柜的人是跟春熙爹相交几十年的老朋友,欠了账一直未还,就以这套组合柜抵债。但也太寒酸了,这送过去不让人笑话?嫂子围着组合柜边敲边说,里面传来空空的闷响。但已经来不及了,时辰马上就要到了。大姐上前解围,说春熙平时也喜欢素色的,这套颜色挺素净,反正桑田家有钱,不喜欢了到时候他们再买。春熙什么话也没讲,又回到屋里。她想起大姐出嫁时的盛况,十几床被子花团锦簇,订的是最流行的组合柜,刚刚时兴的电视,爹也给她买了一台,就怕她到了夫家会吃亏。但到了春熙这里,爹已经老了,家里也确实没钱。春熙打工挣的几个钱全帮家里还了外债,她也不能说什么。
眼看到了出门的良辰,说媒的人说,千万不能错过良辰。一天里只有这一个时辰是好的,春熙在众人的簇拥下,急急出了门,刚踏上门槛,就听到邻居堂婶在嚷:结婚哪兴请白车?春熙眼一撩,发现门口果然停了一辆白色的轿车,摄像师正举着机器对着她拍。春熙一生气,一只脚又缩了回去,众人赶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