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异闻录
  • 中国古代异闻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异闻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64 3.4折 58 全新

库存3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呼延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04381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409357

上书时间2024-05-2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选材别具特色,论说有理有据,从生动活泼的文字中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研究精神。
书中具体收录了“煤窑传说与道光帝整顿黑煤窑”“嘉靖朝特大连环凶杀案侦破记”“《探清水河》中的大莲是自杀还是他杀?”等有趣内容。

作者简介
呼延云,著名推理小说作家,华文推理的革命性人物。代表作《黄帝的咒语》曾霸占各大电商悬疑推理图书榜首。其作品熔本格派与社会派于一炉,创造出一个个恐怖离奇、悬念迭出的不可能犯罪案件,侦破过程往往展现法医学、刑侦科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前沿成就,同时坚守推理小说的本质:以严密的逻辑性推导出不可预测的震撼结局,每部作品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近作取材于传统神秘文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风,被评论界誉为“开拓出推理小说的全新时代”。

目录
第一章  传奇:帝国的B面
  一、清末民国初年对赶尸之谜的“新解”
  二、李自成祖坟里的“小白蛇”真相
  三、煤窑传说与道光帝整顿黑煤窑
  四、裹脚:清末战乱中的“逃生概率”
  五、古代笔记里找得到“地震云”吗?
  六、世上本无鬼,装的人多了就有了鬼
第二章  要案:那些不知名的“狄仁杰”们
  一、乾隆年间的“怪乌杀人事件”
  二、摸钟:古人破案屡试不爽的“心理战术”
  三、陈涌金案件:嘉庆朝第一人伦惨剧
  四、“万源夹道命案”的小说与真相
  五、道光年间的寒山寺“一百四十余人命案”
  六、古代笔记中的“名侦探鹦鹉”
  七、古代“滴血验亲”中的荒唐事儿
  八、当福尔摩斯遇到中国“诡案”,怎么破?
  九、嘉靖朝特大连环凶杀案侦破记
  十、武则天时代那些真正的“狄仁杰”们
第三章  揭秘:诡谲背后的真相
  一、“天启大爆炸”是外星人入侵吗?
  二、方苞与1691年的“北京之疫”
  三、晚清武术真实的“功守道”
  四、清末民初,治牙疼居然真能挑出“牙虫儿”
  五、当“喵星人”开口说话的时候
  六、《探清水河》中的大莲是自杀还是他杀?
第四章  大内:皇宫里的丑闻、趣闻与异闻
  一、壬寅宫变:十六个少女的杀人计划
  二、癸酉之变:都是闰八月惹的祸
  三、明英宗废除“人殉”的前前后后
  四、慈禧太后为何跟一棵白果树“熬鳔”
  五、隆庆二年正月里的“大恐慌”
  六、杨贵妃:不爱“妖猫”爱“妖猿”
  七、中法战争,恭王曾用“天眼通”侦察敌情吗?
  八、朱棣与明代“福尔摩斯”之死

内容摘要
本书由《北京晚报》和澎湃新闻共同开辟专栏的内容结集而成。本书在对古代笔记小说及其背景史料做大量阅读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摘取其中的志怪故事、历史奇案、自然之谜和宫廷秘史等相关记载40余则,按照现代科学或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全书选材别具特色,论说有理有据,从生动活泼的文字中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研究精神。本书分成四个类别:一、志怪传奇;二、历史奇案;三、自然之谜;四、宫廷秘史。

主编推荐
1.颠覆性、趣味性、知识性并重。历史、案卷、民间文学整合统一,在历史中寻找真相。
2.360度多方面解析历史。糅合史学、考古学以及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运用诸多刑侦手法,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力图为读者还原历史真相。
3.《北京晚报》、澎湃网读书频道授权推荐。内容丰富有趣,网络粉丝众多。
4.本书部分章节已在首都图书馆、西城图书馆、三联书店做过讲座。

精彩内容
 一、清末民国初年对赶尸之谜的“新解”“赶尸”的故事一直是电影热衷的拍摄题材。比如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中,开头的一幕便是几具穿着
清朝官服、额头上贴着黄色的符篆的尸体排成一列纵队
。在他们旁边,穿着八卦服的赶尸匠喊着“天苍苍,野茫茫,回家了,列成行”,每当赶尸匠摇一下铜铃,尸体就会跳一下,最后消失在漆黑一片的夜色之中。
想想这是没有道理的,已经死去的人,在某种奇特法术的引领下,竟能驱驰千里!这其中的每一条信息,都足以调动人们的猎奇心理:赶尸的故事真的存在过吗?如果是真的,那么赶尸者是怎样突破了生与死之间那条界限的?如果出现可怕的僵尸又该怎样应对?走夜路的人一旦碰上赶尸者的队伍应如何做?万一有个掉队的尸体一动不动地站在夜深人静的道路中间,最终它会到哪里去……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和电视节目试图用科学对“赶尸”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而本文则根据古代笔记中的记录,让读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赶尸”现象窥豹一
斑。
1.“三人住店,两人吃饭”在古代笔记中,关于“赶尸”的记录所见不多,我所
见的几则大都是在清末到民国初年这一时期的笔记中出现的。别的不说,这至少说明一些灵异小说动辄把“赶尸”说成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则记录,是晚清著名学者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这也是古代笔记中对“赶尸”记载得最为清晰、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