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斯科佬(精)/俄罗斯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莫斯科佬(精)/俄罗斯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9.27 6.3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罗斯)米哈伊尔·波波夫|译者:贝文力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67544512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672304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贝文力翻译的这本《莫斯科佬(精)/俄罗斯文库》是米哈伊尔·波波夫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俄罗斯当代生活万象。因此,对于我来说,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是进一步感知当代俄罗斯文学的过程,也是更全面地了解当代俄罗斯社会生活、民众心态、价值理念的过程。
《莫斯科佬》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俄罗斯“建设工程设计”公司总裁阿斯科尔德·莫兹加列夫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洽商业务,在那里神秘失踪。公司高层代表迅速飞抵基辅。同机而来的还有阿斯科尔德的“继承人”,他的弟弟季尔。季尔原先一直背运潦倒,后来阿斯科尔德为他买下了一家杂志社,让他当上了主编,季尔便觉得自己是“主人”和百万富翁,思维和行为开始变得愈发乖张,“暴君”风格日渐凸显。刚到基辅,他就宣称乌克兰和乌克兰人是自己的敌人,发誓要进行报复。随着寻找工作的展开和报复计划的实施,围绕财富、责任、家庭、爱情、友情、道德、伦理等,在这些人的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甚至曲折惊险的事件,历史的沉淀被搅动,显出与当今现实的因果关联,并进一步地交织在一起。

作者简介
贝文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总支书记、副院长,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和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文化艺术。参与两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主持两项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项目。出版译著《彼得堡的冬天》,担任《普京文集(2012-2014)》编委并参与翻译,出版专著《大剧院的故事》、《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化艺术》和教材《俄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习教程》,翻译《普希金》、《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俄罗斯文艺传记片。发表论文“经典文学与俄罗斯芭蕾”等十余篇。参加莫斯科、明斯克、基辅、首尔等地国际学术活动。
米哈伊尔·波波夫,1957年2月25日生于哈尔科夫,俄罗斯散文家、诗人、政论家和评论家。先后就职于《苏联文学》杂志社、《莫斯科通报》杂志社(1990—1995年任副主编)。1999年当选莫斯科散文家创作协会主席。2004年起担任俄罗斯作家协会散文理事会主席。曾获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zui佳图书奖、舒克申奖(1992)、蒲宁奖(1997)、普拉东诺夫奖(2000)和莫斯科市政府奖(2002)。作品被翻译成中、英、法、德、阿拉伯和拉脱维亚语。

目录
ПРЕДИСЛОВИЕ Михаил Попов
序  米哈伊尔·波波夫
莫斯科佬
译后记  贝文力

内容摘要
 由贝文力翻译的这本《莫斯科佬(精)/俄罗斯文库》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俄罗斯作协散文理事会主席、高尔基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获得者米哈伊尔·波波夫创作的一部惊险小说。小说人物遭遇曲折,情节惊险,在深入刻画性格、展现世态的同时,也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问题。作品
获2009年И。冈察洛夫奖。

精彩内容
 向下四个台阶。房门顺从地悄然打开。半地下室,拱形的天花板。烟抽得屋内青雾缭绕。小酒馆里那种令人讨厌的声音嗡嗡作响。右边有个柜台。一个身穿白色围兜的男人面带微笑,在擦拭着啤酒杯。尽管他在微笑,但看得出,他并不欢迎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我和牵着我手的父亲。“军官老爷要点什么?”“你知道的!”父亲回答。他今天穿得很奇怪,连我都有点为他感到难为情。马裤,擦得锃光瓦亮的铬鞣革皮靴,光膀子吊着背带,头上是考究的大檐帽。我父亲个子不高,干瘦,但身上肌肉发达,我为此而感到自豪。
酒馆老板在父亲面前放上一只带棱的小玻璃杯,并从方瓶里往杯子中倒进伏特加。这时从后面的一片嘈杂声中清晰地传来了一个很无耻的声音:“这是什
么帽子啊,帽子下面会是什么呀?”立刻响起一声胆怯的、快速的回答:“犄角!”①(①在俄语里,头上长犄角有“戴绿帽子”的意思。——译注)随后便是众人的笑声。
父亲慢慢地喝着伏特加,拿酒杯的手翘着小指。
酒馆老板殷勤地递上一块糖果,它放在已经打开的包装纸上,父亲咬掉一半。他望着我,我看见,他已醉眼惺忪。但显然不是因为喝了伏特加。他转身朝向大厅,我们的前面是一张长桌。桌子的一端朝向我们,左右两边都有人俯身坐着,他们的头都很大,发型奇特。头顶和前额上都有蓬松浓密的头发,鬓角光秃秃的。坐着的人虎背熊腰,穿着在我看来是老古董的衣服。长袍,短袄,天知道是些什么。那些人嚼着食物,从鼻子里发出呼哧声,沉默不语。甚至没人抬下眼
皮。
“谁说的,站起来!”大家默不作声。那个发出无耻声音的人、那个喊“犄角!”的人、所有刚才哄笑的人,都默不作声。
父亲轻蔑地把带糖味的唾沫吐到桌脚下,对着整个青烟缭绕的地下室,大声说道:“人渣!”于是那两排坐着的人动了起来。一下有三个人站起身。用握成拳头的手重重地、威胁性地揉搓着大胡子。其余的人,发出像打鼾一样的低沉的声音,同时用眼睛死死盯着我和父亲。
架打得没劲。强悍的乌克兰人没有想到一起上阵,而是一个接着一个靠近父亲,间隔几秒钟,而这对于父亲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他的动作要比他们快三倍,瞬间给他们致命的打击,仿佛手里有两把锤子似的,但头上的帽子却纹丝不动。那些穿着短袄的老爷们,横七竖八地躺倒在柜台脚边,可怜地呻吟着:“军官老爷!军官老爷!”父亲喝第二杯伏特加,比喝第一杯时更慢,他牵起我的手,我们走出那个地方。那些台阶——一切都是从那里开始的——不知怎的没有了,我另一只手拿着棒棒糖。是谁塞给我的?我试图把它甩掉,但糖粘在我的手指上,无论如何甩不掉。
乌克兰1房间里很暗。从拉上的窗帘的缝隙间透进来的那道白色光线也没能提高一点亮度。角落里有一张宽大的床,从发出的声响判断,上面睡着的是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屋子的中间,站着三个人,穿着湿风衣。靠近窗户那人的肩部映出微弱的光亮。他们刚进屋。他们的眼睛正在慢慢地适应黑暗。看不见睡觉的人:他身上盖着厚被子,像座小山一样。
“季尔·谢尔盖耶维奇!”站在中间的那人犹豫地问道,“季尔·谢尔盖耶维奇,您睡着?”被子动了一下,从那些褶皱里露出一只看不见的鼻子。就像大山里出现了一只小老鼠。躺着的人觉得湿淋淋的客人像是三团奇怪的来势汹汹的阴影。他们带来的潮气,盖过了此前弥漫在房问里的酒精味。季尔·谢尔盖耶维奇吞咽了一下,但没有口水。
“雷巴克,开灯。”黑风衣中的一个走到靠床的桌边,用戴着皮手套的手在上面摸索了一阵,打开了一盏有着喇叭形灯罩的低矮台灯,照出了猜测中的景象:带有醉酒狂欢痕迹的宾馆客房。
“喝水。”季尔·谢尔盖耶维奇说道。依然是那个雷巴克,长着圆脑袋的大汉,动作缓慢地开始拿起一个个在桌上躺着和立着的瓶子。都是空的。于是他走到卫生问,倒来了一杯自来水。
“要啤酒。”被子里的人表示反对。(P003-00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