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经典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命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经典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3 2.1折 35 全新

库存2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译者:欧阳瑾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516817711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0166985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的这本《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本书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书中,作者对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进行了分析,既可以指导人们如何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指导父母更好地开展家教;此外,人们的出生顺序、早期的记忆,还有神奇的梦等等,会对人们以后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一一给出切实的答复。而且,本书作为阿德勒博士重要的著作,对世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直接促进了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本身的贡献。他提出“自卑与超越”“社会情感”是性格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阿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目录
第一章  人生的意义
第二章  思维与肉体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四章  早期记忆
第五章  梦境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  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与预防
第十章  职业
第十一章  人类与同胞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内容摘要
 真正主宰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经历过什么,而是我们赋予这些经历什么意义,以及用什么方式应对他们。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源自意识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有价值的个体,值得需要和认可。
冲破自卑羁绊,活出真实、勇敢、自信的自我。
《生命的意义》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经典之作。

精彩内容
 第一章人生的意义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意义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的,并非只是纯粹的环境;我们感受到的。始终都是对人类具有意义的环境。即便是寻根溯源,我们的感受也受到了人类的种种目的的限定。“木头”指的是“与人类相关的木头”,“石头”则是指“可以成为人类生活中一种要素的石头”。假如一个人试图逃避意义,只关注环境,那么他就会变得非常不幸:他会让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他的一举一动,对于自己和其他人来说,都会毫无用处。简而言之就是,他的行为将毫无意义。不过,没有人能够避开意义。我们始终都是通过赋予现实意义来感受现实的;我们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了理解的某种东西。因此,我们自然可以认为,这种意义往往或多或少是没有完成的、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这种意义永远都不是彻底正确的。意义这个领域,就是一个存在谬误的领域。
倘若我们问一个人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他可能回答不上来。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自寻烦恼去想这个问题,也不会努力去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确,这个问题有如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还有年纪较大的人),经常也会发出这样的呼声来:“活着是为了ff‘么?人生意味着什么?”然而,我们可以说,他们只是在自己遭遇了某种失败的时候,才会这样去问。只要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没有艰难的考验摆在他们面前的话,他们就绝不会提出这个问题来。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行为过程中都必然会提出这个问题,并且加以回答。假如堵上耳朵,不听其言,而是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具有属于其个人的“人生真义”,而他的所有心境、态度、举动、话语、癖好、抱负、习惯和性格缺陷,全都会与这种意义相一致。他的表现,就像是自己可以倚仗对于人生的某种诠释似的。他的所有行为当中,有一种隐含的、对整个世界及其自身的整体判断,也就是这样一种结论:“我像这个,世界就像那个。”这既是赋予他自身的一种意义,也是赋予人生的一种意义。
我们赋予人生的意义,就像世间芸芸众生那样繁
多;并且,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可能每种意义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某种谬误。没有人拥有绝对的人生
真义;而我们也可以说,任何一种真正有用的意义,都不能称之为绝对谬误。所有意义,都是介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同类型。然而,在这些类型当中,我们还是能够将那些回答得较好与回答得较差的意义区分开来,能够将其中谬误较小和其中谬误较大的意义区分开来。我们能够看出,那些回答得更好的意义之间具有什么共性,而那些回答得较差的意义当中又欠缺了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一种科学的“人生真
义”,获得一种衡量真义的通行办法,获得一种意义。这种意义,可以让我们在其涉及人类的范围内面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