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精)/探索与争鸣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伤(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精)/探索与争鸣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7.34 4.8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刘晓丽//叶祝弟

出版社上海三联

ISBN9787542657596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835140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晓丽,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学会中国大陆代表。研究领域为:伪满洲国文学、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生产、文学理论、美学、当代艺术。著作有《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与文学杂志》《周末读点美学》等。主编有“伪满洲国时期资料整理与研究丛书”34卷。
叶祝弟,江苏泰兴人,1980年出生。《探索与争鸣》杂志副主编、副编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当代都市文化、丈艺思潮研究。在《社会科学》、《小说评沦》、《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部分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目录
辑一  东亚殖民主义作为方法
  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
  与殖民相关的四个共时/历时差异维度描述——东亚日据区文学艺术研究的一种宏观方法
  张赫宙,满洲及东亚
  伪满洲国与假亲属关系
辑二  新史料出土与研究
  “在满”中国人作家的日译作品目录
  找回记忆:从前在满洲的日本殖民者与下那计划
  (2001-2012)
  《盛京时报》的文艺版《文学》概观
  无信的天使——殖民地朝鲜的社会工作
辑三  东亚文学场:越域与跨语
  《送报夫》在中国:《山灵:台湾朝鲜小说集》中的杨逵小说
  中韩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
  古丁与“汉话”
  伪满洲国朝鲜文人与日本及中国文人的相互交涉——以伪满洲国朝鲜人文坛的第一次文学高潮为中心
辑四  “满洲国”:文学、记忆与乡愁
  五四脉络下的“满洲国”叙事
  “满洲”记忆与再现:以安寿吉解放后小说为中心
  北村谦次郎文学的意义——以《那个环境》为例
  中国第一俄侨诗人: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
辑五  打开东亚殖民地:遗产与清理
  柳龙光报刊生涯考察——以《盛京时报》《大同报》为主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民族主义特征
  重释与融合:伪满洲国通俗文学的研究价值
  伪满,真郁
  “满洲国”广播中儿童的政治形象
辑六  青年论坛东亚殖民主义的文学实验场
  废墟与新都:爵青笔下的满洲新人试炼场
  少女表象中的殖民主义——以作品《满洲人少女》和电影《支那之夜》为中心
  满洲自然书写第一人——俄侨作家巴依科夫东北写作考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忧郁,受殖者的精神抵抗
  “借问满洲陈白露,猩红一点为谁颦”——伪满洲国明星作家杨絮的文化表演与文学创作
  20世纪50年代梅娘作品修改研究

内容摘要
 刘晓丽、叶祝弟主编的这本《创伤(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是一次跨文化、跨语际、跨学科的国际合作研究的尝试,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共同反思,探讨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洲国、台湾岛、朝鲜半岛、中国沦陷区的殖民创伤的知识议题,透视东亚殖民主义与东亚文化的复杂关系,重新解释文化殖民现象,探讨一种新型的殖民地研究理论。本书共分六辑:一、东亚殖民主义作为方法;二、新史料出土与研究;三、东亚文学场:越域
与跨语;四、伪满洲国:文学、记忆与乡愁;五、打开东亚殖民地:遗产与清理;六、青年论坛:东亚殖民主义的文学实验场。本书收录29篇论文,主要以文学研究为主,兼及艺术、历史和社会工作等议题,共有34位学者参加了撰写、翻译、校阅、编撰工作,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研究专家互相配合,共同劳动的结晶。本书主体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承办的“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部分论文为主,选入其他相关学者的论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