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诺奖得主人文译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格/诺奖得主人文译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54 3.8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印)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译者:蒋立珠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21137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199594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融合东西方诗学、哲学的核心,揭开文坛巨匠“梵我合一”的神秘面纱。
《人格/诺奖得主人文译丛》一改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擅长的诗歌体裁,用议论性或抒发、或评论地表达出作者对于“人格”的思考。这种“人格论”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其中既有西方浪漫主义主体性诗学的影响,又有印度传统“梵我同一”思想的哲学底蕴。

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诗歌。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曾写下大量短中长篇小说、散文著作,创作了1500多幅画。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
其重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等;短篇小说集《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等;长篇小说《沉船》(1906)、《戈拉》(1910)等;剧作《顽固堡垒》(1911)、《人红夹竹桃》(1926)等;散文集《死亡的贸易》(1881)、《在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语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当被译成英文之后,则风靡整个世界。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代表作品《猫》《我们是少年》等。

目录
第一章  人的宇宙
第二章  创造的精神
第三章  人的“剩余”
第四章  精神的合一
第五章  先知
第六章  幻象
第七章  我心目中的人
第八章  音乐制作者
第九章  艺术家
第十章  人的天性
第十一章  交汇
第十二章  启蒙的老师
第十三章  精神自由
第十四章  人生的四阶段
第十五章  结语
附录一:孟加拉巴乌尔教派
附录二:关于实在实质的注释
附录三:达都和“有形”的奥秘
附录四:夜与昼

内容摘要
 “人格”是泰戈尔诗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的精神本体和存在主体,是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美国作的题为《人格》的系列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人格论”哲学和诗学思想,这种“人格论”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其中既有西方浪漫主义主体性诗学的影响,又有印度传统“梵我同一
”思想的哲学底蕴。这样的“人格论”是东西方诗学对话的结晶,是东方诗学话语转型的标志。
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人格》一书,进一步阐明了他的人生哲学,并对哲学基本范畴,如运动与静止、有限和无限、时间和空间、感觉和理性,本质和现象做了概括性的说明。

精彩内容
 第一章人的宇宙光,作为创造的辐射能,在微茫的天宇中启动了它那跳动着的原子圈舞,也在浩瀚、寂寞的时空剧场里跳起星辰的舞蹈。行星从火的沐浴中跳出,久远于太阳之光的曝晒。它们是巨大的“隋性物质”的王座,呈现出静默、荒凉,不知道自己茫然命运的意义为何,虽然肃然地注视着未来,却不知自己的王国将受到威胁。
不知多久,生命乘着细胞的微小独轮车,进入了宇宙这一竞技场。它以自己的生长天赋和适应能力,直面笨重庞大的万物,藐视它们那毫无意义的巨大物体。生命并不在意存在之数量,却注重存在之价值,且在创造的诸多途径中,它一直努力提高并保持这一
价值,遵从自然规律而不是被自然惯性所阻碍。
然而,创造的奇迹并没有止于仅限孤立微粒的生
命,走向“未知”的寂寞旅途。相反,大量的细胞不是通过简单的聚合,而是通过复杂的、能使各种功能完美合一的相互联系,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特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单元。这便是创造的合一原理,即神的奥秘的存在,难以对它进行分析。这些较大的合作单元,能够拥有充分表达自我表现的更大的能力,而且能够形成并发育新的力量器官,新的有效性工具。这便是曾经展现的生命的各种潜力的进化过程。
未曾料想,这一物质层面上的持续进化,有其自身范围的限制。物质这一方向所有的过度进化,都会成为一种重负,进而打破了生命的自然进化的节奏;那些任自己的躯体随心所欲增长的动物,由于体态笨重到了荒诞的程度,已经几乎全部灭绝。
在生命进化这一阶段结束之前,“人”出现并扭转了进化的方向,使之从肉体的无限扩张,转为走向较为精妙完美的自由之路。这就促成人类的发展进步,有可能是无限的,并使得人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是无穷的。
炉火在燃烧,锤子在挥动,日日夜夜,在伴随着
灰尘和喧嚣的辛苦劳作中,乐器被制作了出来。我们姑且将此作为一个孤立的事实来接受,看一下它的演化进程。当乐器被演奏时,我们知道,我们听到的整体虽然互相抵触,但依旧是音乐表达的一部分。在经历许多年代后,进化过程终于进入人类时代后,且必须与人类合为一体才能实现完成;不过,它在人类身上以新的价值体现,走上一条与以往颇不相同的路程。这是只有在“人”身上才能发现其意义的持续过程。而且我们必须承认,科学意义上的进化,是“人”的宇宙进化。书的封面与书名页,都是书本身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心灵,以及人生经验予以感知的这个世界,与我们的自身深刻地合为一体。
神的合一原理,从来都是一种内在的、相互关联的原理。这在地球上多细胞生物进化的最早期阶段,就已经显现出来。人类在自己的肉体之中,已经实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