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16 3.6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卫民|责编:贾忠贤//林榛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65069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940223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新版序言
作者序
楔子
第一章 北喜南忧
  正月初一 大都
  忽必烈举行隆重的元正受朝仪式
  正月初一 潭州
  元军克城,南宋守将李芾全家自尽
  正月初一 临安
  南宋君臣求和不成,元军兵临城下
  正月初一 吐蕃算木多
  大元帝师八思巴遥祝忽必烈早成一统大业
  正月初一 大都大明殿
  元宫廷举办气派非凡的“诈马宴”
第二章 江南易主
  正月十八日 临安
  宋室降元,向元军献出传国玉玺
  二月十一日 临安
  元军入城,着手建立新秩序
  二月至三月 原南宋辖地
  部分南宋军队拒不投降,坚持抵抗
第三章 武功与文治
  二月二十五日 大都
  忽必烈离开大都城,北上避暑
  正月至二月 沙州
  西北蒙古宗王禾忽叛乱,被迅速平定
  正月至二月 善阐
  赛典赤在云南提倡“文治”,初见成效
第四章 北上与南下
  三月至四月 临安至上都
  亡宋君臣在元军押解下,从诏北上
  三月二十四日 通州
  文天祥等历尽千辛万苦,逃脱虎口
  三月至四月 临安
  为维护统治,元廷实施一系列禁令
  四月十八日 江西龙虎山
  道教正一道天师张宗演应召北上
第五章 国破伤心时
  五月初一至初二 上都
  亡宋君臣向元太庙礼拜,朝见忽必烈
  五月初一 福州
  逃亡中的南宋益王赵昰登极,改元“景炎”
第六章 兴学与修历
  六月初六 大都
  太学生上疏建议加强儒学教育
  六月十一日 大都
  规模空前的修历、测天活动投入运作
  六月十五日 大都
  忽必烈下令设局修史第七章
第七章 正气歌
  八月十三日 扬州
  元军处决南宋守将,淮东战火熄灭
  六月至八月 四川
  宋军反攻,解重庆之围
  八月初七 大都
  忽必烈下令征讨西北叛王
  十一月十五日 福州
  南宋幼帝登舟入海,小朝廷漂泊海上
第八章 大一统
  十二月三十日 大都
  忽必烈免除江南苛捐杂税,并大赏群臣
尾声 大一统后的隐忧
附录一:南宋世系表
附录二:元朝世系表
附录三:至元十三年宋元主要高级官员小传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聚焦于元至元十
三年(1276),是元帝国统一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年份。元军挥师南下,将偏安已久的南宋王朝攻灭,在长达五个世纪的分裂割据之后,大江南北再次重为一域,如此范围广大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出现。
作者采用纪实手法,按照时间顺序将至元十三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连缀
成篇,解析元帝国崛起的密码,并勾勒出南宋王朝的末世图景。作者没有详细介绍统一战争的过程,而是重点描述了由社会变革引发的种种后果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各个侧面体现出大一统格
局是历史轨迹前进的必然方向。

精彩内容
 “江南若破,百雁来过”的童谣,在危机四伏的南宋王朝境内悄然流传。
终日为生计辛劳的寻常百姓,没有工夫去深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饱读诗书的士人却深为忧虑。这倒不完全是神秘的流言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惧,而是宋元间的战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公元13世纪初叶,持
续了近百年的宋、金、西夏三国并立的局面,被新兴的大蒙古国所打破。蒙古军队摧垮西夏王国(1227年)之后,集中兵力向退保中原地区的金国发起最后攻击,并向南宋朝廷伸出橄榄枝,邀请南宋出兵夹攻金军,许以灭金后南宋收复黄河以南之地的优厚条件。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原来试图利用北方战乱的机会,麾军北上收复失地,洗去旧日北宋王朝留下的耻辱记录,没想到被金军打得大败而回,于是抱定隔岸观火的态度,谨慎守卫边城,坐视中原大战。但是,蒙古人的邀请毕竟是诱人的,错过这一良机,收复北方失地的目标将成为泡影。
几经踌躇之后,南宋君臣改变初衷,决意和蒙古人合作。他们不仅应约派出军队北上参战,还向蒙古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其他军用物资。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朝在宋、蒙军队
的夹击下灭亡了。以胜利者自居的宋人,马上发兵收复开封、洛阳、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南)三个旧El的都城,准备兑现宋蒙协议中自己应得的一份。未曾料到,北上的军队没能享受收复失地的喜悦,蒙古军队发起的突然袭击,使宋军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仓皇南撤。蒙古人肘腋之患已除,马上把兵锋指向江南,宋蒙战端由此大开,北骑南猎,险情迭起。
一个世纪以前,北宋曾经联金灭辽,结果是金人在荡平辽朝后,大举南侵,北宋灭亡。现在历史似乎在重演,只是宋室过了长江后,已经无路可退
了。依仗淮水、汉水一线的军事重镇和四川中部有利的地形,宋人勉强挡住了蒙古军队的攻势,在以后近四十年间拒敌于大江
之北。北人不习水性,不善使船,难以逾越长江天险,暂时给了宋人心理上的平衡与保障。
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江北重镇襄、樊失守,形势突变。次年,二十万元军席卷而下,横渡长江,不熟悉水战的北人,居然屡次大败南宋水军。两年之中,宋军主力损
失殆尽,元军兵锋直指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指挥这次大战役的元军统帅,是自誓下江南不妄杀一人的丞相伯颜。宋人终于省悟,童谣中所说的“百雁”,原来就是“伯颜”的谐音,宋朝的灭亡看来是要应在这个人身上了。
那些骑在马上耀武扬威的北方人,真能够在江
南取代南宋王朝,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吗?几百年来,多少人梦寐以求实现中国的重新统一,但谁会想到,领导实现这一目标的,竟然是来自朔漠的游牧民族领袖?困惑的江南人士不得不面对现实,尽快对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命运做出选择,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正是在这种北喜南忧的气氛中,神州大地迎来了新的一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即宋恭宗德祜二年,公元1276年。
P31-3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