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廷锴自传(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蔡廷锴自传(上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1.32 6.0折 1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廷锴|责编:王世勇

出版社人民

ISBN9787010219615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0912294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
我的故乡
我的家庭
出麻种痘
看牛割草
跌毙耕牛
启蒙
稍知人事
家遭剧变,母亲长别
自学与失学
习艺与学医
独立生活
家姐出阁
从军与娶妻
兼做小商人
复入军籍
老父逝世,清朝亦亡
风灾塌屋
毙匪获奖
辞差负贩
远行从军
起首阅读报纸
策动兵变,事败他逃
调任警长,重游省城
办商团起首做官
入陆军讲武堂
粤军回粤,提前毕业
愿降少尉,擢升连长
首次北伐
攻英德重伤右手
擢升营长
歼灭沈陈,回师讨伐刘杨
二次北伐,连升二级
擢升师长
搭船遇险
遨游北地,转战桂粤
擢升军长
百战余生
“一·二八”率部抗日
革命失败
周游列国
游罢归来
参加广西“六一”运动
重游南洋,爱妻逝世
倭寇侵粤,赴难受伤
重整军旅
振旅南疆
逍遥桂林
云贵之游
困苦之年
逃难返故乡
困守家乡
后记

内容摘要
 蔡廷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投身粤军,随北伐军第四军参加北伐,屡立战功。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爆发,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战,击退日本海陆空军多次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上海停战后,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蔡廷锴、蒋光鼐联合李济深等民主人士策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并与红军订立停战反蒋协定。福建事变失败后流亡海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回国参
加抗战,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合作,从事和平民主运动,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精彩内容
 我的故乡在西江南岸,有一条支流名叫泷江(亦称南江)。
这泷江极其迂回曲折,终年淤浅。夏天水涨时,短时间内可以航行浅水电轮。除此时期外,所有交通运输,就只有狭小的篷船。近年沿江
筑有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再不如从前要坐四五天篷船回乡了。溯江而上,有一百二十里远的地方,就是我故乡的县城——罗定。可是我的故乡离县城还得走七十里旱道,假若搭船走水道,就得费两天工夫,现在亦筑有公路,可直达故乡了。由县城南行三十里,一排高山挡住去路,如果没有两条践踏滑熟的山径——金山径与牛路径,或许会疑惑是跑到荒无人迹的深山。沿山径,两旁都是峭壁,蜿蜒曲折约有五里;行尽山径,便豁然开
朗,无限的原野满是青葱的禾稻或菽麦。除了树林村庄,再不会有阻隔视线的山岗。罗镜河、太平河就在这大原野当中的官渡头汇合成为泷江,奔向东北,横穿一排蛮山,成为奇隘的双喉马埒。
双喉马埒为乱石河床,水道狭窄曲折而湍急,蛮石当中,几不知水道。篷船顺流急驶,无法可使稍停,如
船夫技术不纯熟,篷船必为乱石所碎,是以一般行旅,都不敢坐船经此奇险的双喉马埒。可是罗镜船夫却具神妙的驾驶术,当篷船将到双喉马埒,船夫便请搭客一律卧下,他们便放下船篙换取两块小木桨,站在船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当前,用手向掌舵的做着手势。那时篷船顺流急驶,有如奔马,直奔屹立河中的蛮石,真是间不容发;而站在船头的船夫,就使出绝技来,不知怎样拨了两桨,篷船就转弯在石前擦过,才渡过这奇险的双喉马埒。罗镜船夫的绝技在别的地方我想是很难见到的。
罗镜古为泷水县城,旧城址至今还未湮灭,后来县城迁址,易名罗定,罗镜则变为一圩场,现属罗定三区,而商店数百,还算是罗定的繁盛市场。龙岩双轮角离罗镜圩东南八里,有潭名帝瓮,为罗定八景之一,我的家就在这帝瓮附近的村落里。
说到帝瓮,真是使我忘不了。层叠矗立的高山,环成一广阔幽谷,一条曲折山涧蜿蜒重山间,宛若一条出洞大白蛇。涧流至谷的正面,飞跃倾泻而下,如十丈白练,洼而成潭,称帝瓮,潭水深数丈,清可见底。瀑布奔腾,幽谷回响,澎湃若海涛,偶听如雷霆乍惊。潭水左折百余丈为第二瓮,复右折十余丈为第三瓮,始流出原野,这景致实为罗定八景之冠,即在粤省也是难得的风景。我曾环游各国,所见
风景诚极华丽,而多为人工做成,不若帝瓮之天然美使我爱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春,日寇侵我热河,我请缨派健儿北上援热,当日我意想抗日胜利,如能生还,则退居于帝瓮以让贤路,因而在二三瓮之中间,正对瀑布,建一小房,而取己号——贤初的贤字,寓以上述意思,名此小屋为“退避贤庐”。二十七年(1938年)秋,因足伤回乡,在此屋疗养,复在瓮侧石壁题“东南一景”四字,以示自己对此故乡风景之满意与留恋。
我的家庭我曾祖父成贵公娶郑氏太夫人,生我祖父锦源公一
人。祖父娶彭氏太夫人,生
我父亲及姑母二人。我父名天明,字晚东,虽然是两代单传,但因家道贫穷,到二十九岁才娶埒口彭氏女为妻,生我姐弟四人。家姐乳名大妹,二弟名达锴,三弟为朝锴。姑琢嫁水摆许姓。我父母生长农家,从小勤劳,都是很壮健的农夫农妇,都具有中国农民的苦干精神,插田、割禾、种菽、种麦、
种芋、种薯……农作之外,还须割草砍柴,真是一年到末没有一天得空暇,没有一
刻不在工作。
我父亲除了力事农作之外,他还学习几种业艺,他自幼学习了裁缝,自学堪舆及医药。虽然他没有怎样念过书,可是凭他自己的智慧与努力,终于能研读几本医药和堪舆的书籍,行医于乡中。虽不能称为名医,但在穷乡僻壤的农村里,已算是难能可贵了。他疗治过很多穷苦农民,使他们不至因穷病而牺牲他们唯一的财产与工具——耕牛,所以附近农民对我父很是恭敬,每届年冬时节,农民们便给他送来不少馈赠的食品。我父既学有几种业艺,一年中不是忙这样就是忙那样,有着四个孩子的穷家庭,不如是怎能生活!
在生活重压下的我的父母,每日都是拼着命在工作,除了因为孩子们的事情有时会辩论几句之外,什么事都可互相谅解。父亲的能干,母亲固然敬爱;母亲的刻苦耐劳,父亲也非常体恤,所以我的家庭很温和。民国纪元前二十年(1892年)三月十九日辰时,我就诞生
在这种简陋而又艰困的农家里。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