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光(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星光(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2 3.7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思和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2759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0248766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星光》为陈思和先生***人物专题散文集,写作前后跨度二十多年。作者以温润从容的文字记述自己接触过的文坛学界前辈和交往较多的同代作家学者,他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却保持着生命的真实,性格鲜明又印刻着时代的痕迹。从巴金、贾植芳、吴朗西到陈映真、夏志清、章培恒……这些温馨的名字唤起我们无限的怀思,他们仿佛璀璨的星辰,闪烁在辽远的夜空。

 

作者简介
陈思和,男,1954年1月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禺。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著有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论》(韩译本)、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编年体文集《笔走龙蛇》、《马蹄声声碎》、《羊骚与猴骚》、《鸡鸣风雨》、《犬耕集》、《写在子夜》、《豕突集》、《牛后文录》;选集《陈思和自选集》、《还原民间》、《黑水斋漫笔》、《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对话集《夏天的审美触角》、《理解九十年代》等。其中,《中国新文学整体观》1990年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陈思和自选集》199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参与发起“重写文学史”、“人文精神寻思”等知识分子话题讨论,并参与策划“火凤凰”系列图书。

目录
第一辑
  巴金
  我心中的巴金先生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
  殊途同致终有别——记贾芝先生与贾植芳先生
  感天动地夫妻情——记贾植芳先生和任敏师母
  五年来的思念
第二辑
  毕修勺先生
  吴朗西先生
  郑超麟先生
  陈映真先生
  梁披云和他的理想主义
  康乃馨不再飘香——怀念王瑶教授
第三辑
  我的老师们
  朱东润先生
  章培恒先生
  曾华鹏先生
  范伯群先生
  潘旭澜先生
第四辑
  陈子展先生
  许杰先生
  施蛰存先生
  柯灵先生
  李子云老师
  周介人老师
第五辑
  胡河清
  赵长天
  程乃珊
  褚钰泉
  王富仁
  沈善增
第六辑
  无名氏先生
  沈谦先生
  想念秀丽
  耀德不见了,文学衰落了
  香港文坛“左翼”领军人物——曾敏之先生
  假如中国现代小说也有“大传统”——纪念夏志清先生


内容摘要
 《星光》为陈思和先生最新人物专题散文集,写作前后跨度二十多年。作者以温润从容的文字记述自己接触过的文坛学界前辈和交往较多的同代作家学者,他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却保持着生命的真实,性格鲜明又印刻着时代的痕迹。从巴金、贾植芳、
吴朗西到陈映真、夏志清、章培恒……这些温馨的名字唤起我们无限的怀思,他们仿佛璀璨的星辰,闪烁
在辽远的夜空。

精彩内容
 我心中的巴金先生
我不是一个爱做笔记的人。有许多事情发生,当年仗着年轻记性好,好像什么都可以清清楚楚地保存在脑子里。但最近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比如,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谒见巴金先生的?我一直以为在1980年的秋天,因为那一年我与李辉的第一篇研究巴金的文章刊发于《文学评论》(大约是五月份),还得到过巴金先生的首肯,于是我记忆中就好像在那一年的深秋,我与李辉上门拜访的。那时候也没有拍照留念,记得巴金先生穿的是蓝布中山装,似乎是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一直这么记忆,还写进了一些文章里。但是最近问及李辉,他查了当年日记,竟是1982年1月7日。那时候我们已经毕业,马上要各奔东西了,李辉被分在北京工作,想在临行前见一次巴金。于是,由李小棠兄安排(我们都是同班同学),我们俩才第一
次走进武康路113号巴金先生的府邸。
我们与巴金先生说了些什么?我没有记录,李辉是有的,他如果回忆起这难忘的一幕,一定会有重要
的细节披露。但我却没有太具体的印象,留下的第一
个印象是,巴金先生那天身体不好,似乎是感冒了,还有些发烧。我们谈话中,有人进来为巴金先生注射针药,巴金先生起身到客厅外面的过道里去了一会,又进来与我们继续说话。那时候巴金先生已经是七十
八岁的老人了。我们的探望当然是早几天就约好的,并不知道那天他会感冒发烧。但巴金先生没有因此拒绝两个陌生的年轻人上门打扰,小棠兄也没有告诉我们。所以当他走出客厅打针的时候,我俩惶恐的心情可想而知。
记得我们说起了无政府主义。那时候离“文革”还不远,巴金在“文革”中被批斗的主要罪名,就是无政府主义。“文革”有一段时期为了制止群众武斗、派仗和打砸抢等失控局面,《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要批判“无政府主义”,那时人们认为无政府主义就是打砸抢和武斗。后来林彪倒台了,“四人帮”倒台了,批判他们极“左”路线时也总要联系他们“煽动”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罪行。所以,直到“文革”结束“抓纲治国”的年代,无政府主义仍然是作为敌对的反动思潮看待的。有的学者写文章为巴金辩护,认为巴金一生追求反帝反封建,与无政府主义无关;说巴金是“无政府主义者”,那是“四人帮”对巴金的陷害。我们那时正在研读巴金的著作,在贾植芳教授的指导下,不仅读到了巴金早期许多与无政府主义相关的文献,还直接阅读了克鲁泡特金等人的无政府主义著作,才弄明白了无政府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以激进的姿态反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在理论上反对一切国家形式的强权和专制,认为国家只能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群众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它的基本立场是站在被压迫者的一边。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以前,无政府主义作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翼,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过重要的进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