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类型学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语言类型学教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01 6.6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丙甫、金立鑫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260111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1654049

上书时间2024-05-2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陆丙甫,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语言类型学研究所所长。国内语言类型学界最重要学者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语言学学者之一。金立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导,国内知名语言学家。

目录
目 录
前 言……………………………………………………………… 1
术语表……………………………………………………………… 5
第一章 绪 论…………………………………………………… 1
1.1 语言类型学:属性、发展、目标和任务………………… 1
1.2 传统的形态语言类型学……………………………… 12
1.3 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程序……………………………… 20
1.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26
第二章 语音和音系类型……………………………………… 27
2.1 音段音位及其共性…………………………………… 27
2.2 超音段音位:音调高低和强弱重轻………………… 32
2.3 韵律类型学…………………………………………… 40
2.4 小结…………………………………………………… 52
参考文献…………………………………………………… 54
第三章 词类和词汇范畴类型………………………………… 56
3.1 开放性词类…………………………………………… 56
3.2 封闭性词类…………………………………………… 68
3.2.1 代词………………………………………… 68
3.2.2 与名词相关的功能词……………………… 72
3.2.3 与动词相关的功能词……………………… 75
3.2.4 连词及其他………………………………… 77
3.3 小结…………………………………………………… 80
参考文献…………………………………………………… 81
第四章 基本论元配置类型…………………………………… 85
4.1 基本论元的形态标志类型…………………………… 85
4.2 与动词相关的名词性成分的形态蕴含共性………… 90
4.3 句法主宾格和句法施通格…………………………… 95
4.4 小结…………………………………………………… 98
参考文献…………………………………………………… 100
第五章 语序类型……………………………………………… 101
5.1 与语序相关的基本概念…………………………… 101
5.1.1 语序与语序单位…………………………… 101
5.1.2 语序与形态………………………………… 102
5.1.3 基本语序…………………………………… 103
5.2 名词短语语序……………………………………… 104
5.2.1 名词短语内部语序总体基本情况………… 104
5.2.2 指示词和名词……………………………… 106
5.2.3 数词和名词………………………………… 108
5.2.4 形容词和名词……………………………… 110
5.2.5 领有成分与名词…………………………… 112
5.2.6 关系小句和名词…………………………… 113
5.2.7 复数词和名词……………………………… 115
5.3 动词短语语序……………………………………… 116
5.3.1 小句语序…………………………………… 116
5.3.2 否定小词和动词…………………………… 118
5.3.3 动词与旁置词短语………………………… 119
5.3.4 主要动词和助动词………………………… 120
5.3.5 系动词和述谓词…………………………… 120
5.4 从句语序…………………………………………… 121
5.4.1 标句符和从句……………………………… 121
5.4.2 状语从句和主句…………………………… 121
5.5 语序共性的解释…………………………………… 122
5.5.1 优势与和谐………………………………… 122
5.5.2 语义靠近和可别度领先…………………… 125
5.6 小结………………………………………………… 127
参考文献…………………………………………………… 128
第六章 与名词形态相关的语义范畴………………………… 130
6.1 数范畴……………………………………………… 130
6.2 性范畴……………………………………………… 140
6.3 人称范畴…………………………………………… 143
6.4 小结………………………………………………… 150
参考文献…………………………………………………… 150
第七章 领属结构与致使结构………………………………… 153
7.1 领属结构…………………………………………… 153
7.1.1 名词性领属结构编码类型………………… 153
7.1.2 编码形式跟领有者生命度的相关性……… 156
7.1.3 编码形式跟领属关系次范畴的相关性…… 156
7.2 致使结构…………………………………………… 160
7.2.1 致使结构的编码方式……………………… 161
7.2.2 影响编码选择的其他主要功能因素……… 166
7.3 小结………………………………………………… 169
参考文献…………………………………………………… 170
第八章 形态类型……………………………………………… 173
8.1 形态类型学的演进………………………………… 173
8.2 格标志……………………………………………… 175
8.2.1 格标志的区别作用………………………… 175
8.2.2 格标志模式………………………………… 176
8.3 一致关系…………………………………………… 180
8.3.1 从名词、代词到动词……………………… 180
8.3.2 \"一致\"类型………………………………… 180
8.4 标志位置…………………………………………… 183
8.4.1 从\"附核/附从标志\"到\"标志位置\"……… 184
8.4.2 小句结构的标志位置……………………… 185
8.4.3 领属结构的标志位置……………………… 187
8.4.4 标志位置的整体类型……………………… 189
8.5 其他形态类型……………………………………… 190
8.5.1 附缀………………………………………… 190
8.5.2 重叠………………………………………… 191
8.6 小结………………………………………………… 193
参考文献…………………………………………………… 193
第九章 时-体-情态类型…………………………………… 198
9.1 时范畴类型………………………………………… 199
9.2 体范畴类型………………………………………… 207
9.2.1 空间视点体………………………………… 207
9.2.2 时间视点体………………………………… 210
9.3 行为类型、情状类型与句子体之间的关系………… 212
9.4 情态范畴与编码类型……………………………… 217
9.4.1 语气与情态的关系………………………… 217
9.4.2 情态的分类………………………………… 219
9.4.3 情态的编码方式…………………………… 224
9.4.4 时-体-情态的跨语言共性……………… 227
9.5 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31
第十章 理论解释……………………………………………… 234
10.1 蕴含共性描写和类型学的功能解释……………… 234
10.1.1 蕴含共性和\"四缺一\"真值表…………… 234
10.1.2 解释之一:可能性等级………………… 235
10.1.3 解释之二:两因素互动………………… 240
10.2 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 244
10.2.1 语言经济性……………………………… 244
10.2.2 语言象似性……………………………… 246
10.3 六大象似性………………………………………… 248
10.3.1 声音象似性……………………………… 248
10.3.2 复杂度象似性…………………………… 249
10.3.3 顺序象似性……………………………… 251
10.3.4 语义距离象似性………………………… 252
10.3.5 可别度领先象似性……………………… 254
10.3.6 功能-形式共变律……………………… 255
10.4 小结………………………………………………… 256
参考文献…………………………………………………… 257
第十一章 语义图……………………………………………… 260
11.1 语义图基本概念…………………………………… 261
11.2 类表格语义图……………………………………… 263
11.3 多点连接语义图…………………………………… 266
11.4 小结………………………………………………… 280
参考文献…………………………………………………… 281
第十二章 田野调查和描写…………………………………… 283
12.1 调查计划和清单…………………………………… 283
12.1.1 调查计划………………………………… 283
12.1.2 调查清单………………………………… 287
12.2 语言取样…………………………………………… 296
12.3 语言转写与标注…………………………………… 299
12.3.1 语言标注的来源与发展………………… 300
12.3.2 莱比锡标注系统及其框架下的标注体系………………………………… 304
12.3.3 语法类别标签…………………………… 316
12.3.4 以汉语作为元语言的标注……………… 317
12.4 小结………………………………………………… 320
参考文献…………………………………………………… 322

内容摘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用于语言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语言类型学教材,主要介绍语言学各个分支领域内的语言类型学研究范式,通过各分支领域内具体问题的分析,展示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工具、理论、方法和成果,同时也介绍作为语言类型学研究而展开的语言田野调查的方法。教材参考了国际语言类型学界的主要成果,结合汉语和学生们较为熟悉的英语进行分析,有必要时也会展示其他语言的描写样本。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希望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思路和方法,尝试在语言类型学的背景下采用语言类型学方法描写自己的母语,尤其是自己的方言母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