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画中的金融史
  • 名画中的金融史
  • 名画中的金融史
  • 名画中的金融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名画中的金融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2.7 6.5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晓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31880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1236949

上书时间2024-05-2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公共管理硕士、宁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从事银行工作25年,先后在财务会计、产品开发、金融理财、信贷管理等不同岗位接受过银行文化的洗礼,负责过近千亿元资金的投资与管理,对金融的历史与发展有独特的理解与认知,撰写的与金融领域相关的论文多次获得国家及地方奖项。

目录
引言  金融的本质:《财富的寓言》
第一章  货币的呼唤
  文明的火花:《远古时代》
  【金融视角】 世界与金融的多样性从货币的多样性开始
  图腾记忆:《受伤的野牛》
  【金融视角】 货币最早起源于图腾崇拜
  称量心脏:《阿尼的亡灵书》
  【金融视角】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谁最幸福:《克罗伊斯面前的梭伦》
  【金融视角】 货币与债务相生相伴
  权力游戏:《纳税银》
  【金融视角】 罗马铸币的权力分配游戏
  盛世危图:《清明上河图》
  【金融视角】 古代中国对纸币的应用
  瓷器东来:《静物与中国瓷器》
  【金融视角】 一条鞭法改革与瓷器交易使明朝成为白银帝国
  炼金术士:《牛顿》
  【金融视角】 科学家牛顿成为黄金本位制的奠基人
  破冰逆转:《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金融视角】 汉密尔顿“旧债变新债”的旋转门
  黄金大道:《稻草人》
  【金融视角】 黄金与白银本位的轮转影响了中国经济
  美金原油:《巴库油田》
  【金融视角】 从英国石油公司到石油美元的霸权
第二章  资本的号角
  两种不同的爱:《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
  【金融视角】 追逐金羊毛的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
  海边的珍珠:《维纳斯的诞生》
  【金融视角】 在地中海边成长起来的商业银行
  婚礼的见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金融视角】 交易中心的边缘化:安特卫普的衰落
  文艺复兴赞助者:《三王行列》
  【金融视角】 从经济走向政治的成功者:美第奇家族
  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的海港》
  【金融视角】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与破产
  自然的旋律:《两个磨坊和水车》
  【金融视角】 纺纱机从家庭走向工厂
  蒸汽的力量:《詹姆斯·瓦特和他的蒸汽机》
  【金融视角】 风险资本股权投资的成功
  燃烧的传奇:《煤车》
  【金融视角】 从卡特尔到工会的建立
  英雄的落幕:《战舰特米雷勒号最后一次归航》
  【金融视角】 蒸汽船运输带来的垄断经营与变革
  风浪中前进:《神奈川冲浪里》
  【金融视角】 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前后的金融改革
  火红的液体:《轧铁工厂》
  【金融视角】 普法战争后全能银行的成功与繁荣
  迈向新世界:《最后一枚道钉》
  【金融视角】 一场股灾、一张铁路债券引发的辛亥革命
第三章  欲望的牵引

内容摘要
绘画是人类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绘画艺术发展与变革的同时,金融的内涵与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媒介,变成了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成为跨时空价值交换的手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出发,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金融的影响。
在前摄影时代,画作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在每一件艺术品的背后,又深藏着理念与人文的变化。只有将绘画艺术与金融置于具体历史与现实的纷纭而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与创作者本身交汇于当时的时空之下,才能挖掘其内在隐含着的因果关系,重构历史图景,给出令人信服的独到的历史解释。
《名画中的金融史》即以此为出发点,以世界名画为切入点,通过“名画赏析+历史故事+金融视角”的跨界融合,讲述了货币与金融简史、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金融体系的形成、金融制度的建立与金融危机等内容,用跨界的视角阐述金融的演变和应用,揭示了金融发展的逻辑,以期给我们当下的金融生活带来启示。

精彩内容
金融之我见
古人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绘画是人类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存了200多万年的话,绘画从出现至今才三万多年。在那个只有绘画而没有文字的时代,绘画是我们人类保存生活世界面貌的唯一办法。我们最早的文字实际上也是绘画,是事物最简单、最抽象的表达方式。后来文字与图画分道扬镳,图画的抽象化变成了文字,而图画的完全形象化就变成了绘画。
在西方历史画中,文本与图像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文本与图像都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但相较于文本,图像更加具体复杂。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会根据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惯例或个人经验,赋予图像难以捉摸的含义。在这一层面上,图像不仅仅是对文本的再现,也是对文本的创新和颠覆。
在古希腊时期,自由贸易和小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所以绘画主要是在瓶子上;在古罗马帝国时期,财大气粗的富豪比较多,所以绘画主要是在别墅的墙上;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国家比较富裕,建设了许多宗教活动场所,所以绘画主要是在教堂的半圆壁上;到了西欧中世纪,农奴们信奉上帝,所以绘画主要是在宗教典籍上,不识字的人还可以看看图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壁画、油画、版画等形式逐渐丰富起来,绘画的形式也多样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绘画形式的变化与画家的社会地位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在柏拉图时代,画家和雕刻家的地位不高,主流思想认为绘画无法描述真理,而只是复制实际事物,其中除了工艺,没有其他的成分在内,就像制鞋及铸铁一样。中世纪的艺术不同于古代艺术,在观念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表现,强调神性高于人性,表现形式单一。而在文艺复兴之后,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原来在空间上平铺的绘画艺术,拓展为时间上多维的历史表达,逐渐得到认可与发展。包括文艺复兴三杰以及威尼斯画派的提香、巴洛克画派的鲁本斯等在内的著名大师也将艺术带入宗教与贵族的“狩猎场”内,记录着波谲云诡的权力游戏。
在照相机问世之后,绘画原本用来记录真实世界的功能和地位受到挑战,西方绘画由求真再现走向了更加个性化的创作。画家们纷纷逃离摄影技术的阴影,开始追求画面的形式,由具象走向了抽象,倡导独树一帜,反对传统艺术手法,使古典主义写实绘画由单一的视觉样式裂变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化现代艺术风格与流派,画家在摄影师的带领下“闯入了现代精神之中”。现代美术中的野兽派、立体画派和超现实主义的成就与摄影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摄影技术的出现导致了绘画的深刻变革。
在绘画艺术发展与变革的同时,金融的内涵与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简单物物交换的媒介,变成了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成为跨时空价值交换的手段,影响着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会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前摄影时代,画作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在每一件艺术品的背后,又深藏着理念、人文的变化。与创作者本身交汇于当时的时空之下,只有将绘画艺术与金融置于具体历史与现实的纷繁复杂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挖掘内在隐含的因果关系,重构历史图景,给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
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将全书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第二章以货币与资本为主题,记录货币与资本在金融社会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突出事件;第三章以人类需求为着力点,浅谈人类自身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变化与金融发展的交集;第四、第五章则记录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国家政治权力更替过程中,利益、矛盾激发战争,影响金融变革的事件;第六章结合一些改变人类认知的事件,了解推动社会及金融发展的科学知识点;第七章则从历史上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找出阻碍社会发展前进的问题,以及人类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与尝试的手段。
引言部分通过名画《财富的寓言》引入并介绍我个人对财富及金融的见解。“财富从物质上来看只是需要的多样性”,财富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人对财富也有不同的需求。金融的本质就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就形成了财富,拥有财富的途径除了劳动就是交换。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形成的不同的艺术流派的思想及表现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第一章,货币的呼唤。从威廉·布莱克的画作《远古时代》开始,讨论世界文明起源的多样性,从而提出“世界金融的多样性从货币的多样性开始”这一论点。再通过《受伤的野牛》《阿尼的亡灵书》《克罗伊斯面前的梭伦》讨论了货币的起源与最早的吕底亚金币。后续用其他的画作分别讨论了我国宋朝时期的纸币“交子”、明朝白银帝国的形成,还有颇具代表性的黄金白银复本位的争论与黄金本位制的确定,以及现代社会石油美元霸权的形成历程等事件。
第二章,资本的号角。从提香的画作《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入手,将金融社会的主体分为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本两种不同的形式,且两者拥有不同的资本增值途径与模式。再根据资本轨迹的不同,通过《维纳斯的诞生》等画作谈论了早期金融资本的变迁历程;通过《两个磨坊和水车》《轧铁工厂》等画作谈论了产业资本创立工厂制度、狂热追逐“金羊毛”的历史。
第三章,欲望的牵引。运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高更的画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中提出的人生三问。因为不同的人生与时代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不同的人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选择,而金融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需求与变化才产生的。这一章落脚于家中事、内有料、乐悠闲、抽过瘾、喝得爽、品有范、亮如昼、跑得快等各种不同层级的人类需求,把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物、服饰、饮料、家居等艺术作品与金融交集的内容,作为本章故事的重点,为大家带来新的体验与感受。
第四章,国王的权力。从《帝座上的拿破仑一世》画中人物的衣物与手中的权杖这些权力的象征开始,讨论权力更替伴随着金融制度的变迁。从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等著名男性君主的霸业中寻找金融的元素,也从奥斯曼帝国的许蕾姆苏丹、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法国的蓬帕杜夫人等女性掌权人身上看到她们对历史的贡献。在这些国王、教皇、诸侯之间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与税收制度等,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的运转与权力的施行。
第五章,战争的洗礼。当人类受到利益的诱惑使矛盾不可调和之时,便会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彼此的纷争。因为争夺金苹果而爆发的特洛伊之战与名作《拉奥孔》,充分反映了人类在使用终极手段时的丛林法则。而每一次的重大战争都可能摧毁旧秩序,建立新秩序:《黑海的月夜》中为了筹措战争费用,在威尼斯诞生了债券;《奥兰治王子威廉三世从荷兰出发在托贝登陆》使英格兰诞生了第一家中央银行;《凡尔登》中一战的爆发也导致了曾经辉煌的王朝的崩溃,原本强大的殖民帝国衰落了,新的力量则建立了新的政治规则与金融制度。
第六章,科学的胜利。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是由无数代人的努力与经验造就的,这些都来自知识的积累与传承。《雅典学院》中跨时空的思想交流场景完美呈现了人类跨时代知识传承的特质,学者们将智慧的火种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静物:沙漏、笔袋与印刷物》所采用的透视法不仅带来了绘画艺术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们度量时空的认知。印刷术的诞生更是增加了知识的覆盖面,科学的世界从此敞开了大门,在金融的支持下推动着人类探索更广阔的宇宙空间。
第七章,危机的潜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经济史也可能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当某种资产的价格超过人们的预期时,总会带来追捧与狂热,而随着潮水的退去,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巴别塔》与《愚人船》就是告诉我们这种非理性繁荣背后的逻辑与定律,荷兰郁金香狂热、法国密西西比公司泡沫、英国南海公司危机也是艺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永恒主题,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金融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世间万物也在时空之中演变与迭代,当金融之树在人类社会慢慢成长的时候,艺术之花也逐渐盛开。让我们用科学求真的精神,研究名画世界的真善美,去挖掘名画背后隐藏的金融元素与故事,找到那些触动变化的旋律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