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战列舰:1919—1945
  • 英国战列舰:1919—1945
  • 英国战列舰:1919—1945
  • 英国战列舰:1919—19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国战列舰:1919—1945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4.34 3.5折 2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R.A.伯特

出版社吉林文史

ISBN9787547287330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39.8元

货号31644976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R.A.伯特○世界闻名的舰船线图插画师和历史照片收藏家○与诺曼·弗里德曼、D.K.布朗、奥斯卡·帕克斯齐名的海军史学者○在战列舰设计、建造、服役史领域投入了毕生精力○他绘制的线图与示意图被战舰爱好者、海军史研究者和模型制作者奉为圭臬○代表作有《最后的英国战列舰:“前卫”号,1946—1960》《大舰队中的战列舰:一战英国海军主力舰图史》《法国战列舰:1876—1946》《德国战列舰:1897—1945》《日本战列舰:1897—1945》《英国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驱逐舰: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译者简介攵茧,毕业于中南大学,海军技术史研究者,《海陆天空惯性世界》《现代舰船》《舰载武器军事评论》长期撰稿人,译有《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等作品。

目录
前言

无畏舰的发展
战后重组与海军条约
导言
一战中幸存下来的早期主力舰
铁公爵级
伊丽莎白女王级君权级
“声望”号和“反击”号
航空母舰的起源和发展
“暴怒”号
“光荣”号和“勇敢”号
“胡德”号
“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
英王乔治五世级
总结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海军一战幸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故事,以及条约战列舰“带着镣铐跳舞”的艰辛历程,同时涉及航空力量崛起对战列舰的影响,还有航空母舰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对每级战舰的介绍一如既往地详尽,包括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外观变化、服役经历,等等。此外,因为其中大部分战舰都曾在二战中浴血厮杀,本书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战损情况,着力分析了炸弹、鱼雷、水雷和战舰装甲、水密隔舱、防雷凸出部之间的对抗。
书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的大幅照片和线图,舰船战损部分亦配有详细、丰富的图解。在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同样堪称精彩。

精彩内容
当1939年战争开始时,没有人能预见到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国皇家海军将被迫做出多大的改变。尽管那些20世纪30年代在恐慌中匆忙建造的大型水面舰只并非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可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一系列错误造舰计划的产物。虽然海军部知道德国海军中能够构成威胁的大型水面舰只仅有7艘,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清楚这场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有多大的不同。事实上,德国人把精力集中在了通过水面舰只和潜艇进行破交战上。尽管如此,战列舰在战争开始时仍被视为主要的战斗力量,哪怕到了1941年日本参战时也是如此。
说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其他各种战舰而非战列舰上更好,这肯定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当时所有的主要海上强国仍然认为在与任何敌人的战斗中,传统的水面战始终会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任何一个国家的舰队中仍保留了战列舰,其他国家就必须跟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除了突袭塔兰托之外,航空母舰并没有像20世纪30年代很多人经常预测的那样成为强大的海战主力。大多数现有的航空母舰都没有成功实施空对面攻击的经验,尤其是目标位于远海时。1941年陆基攻击机击沉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得到证明的是飞机的价值,而非航母的价值。
诚然,偷袭珍珠港(这是对1940年英国海军突袭塔兰托的模仿)显示了航空母舰在运送飞机攻击港口舰队方面的价值,所有的海洋强国都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潜力。但这并没有使战列舰变得过时:它们仍然可以在大量的水面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战列舰仍旧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战争兵器,但它们很容易受到空袭,因而需要防空舰和己方航母的支持,就像后者需要大口径舰炮的保护一样。
在以前的许多出版物中,英国战列舰的设计水平一直备受争议。其实,在排水量和舰体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它们与任何其他国家建造的战列舰一样优秀。任何英国战列舰无法与外国战列舰匹敌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反复提及的观点:1.君权级航速太慢且水平防护脆弱;2.英王乔治五世级(1936)火力不足且续航能力较差;3.英国战列巡洋舰防护不足;4.英国主力舰水下防御能力较弱。
我不得不说,毫无疑问,按照1939年时的标准,君权级的航速确实很慢——如果没有更换全新的轮机和锅炉设备,它们怎么可能快得起来呢,毕竟舰龄都快达到25年了。虽然以1939年的标准来看它们的甲板装甲很差,但由于设计时的稳性问题,水平防御已经无法再加强了,不过它们仍然足以对抗任何同期的外国对手,就像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以幸存一样。该级各舰在1942年被派往印度洋时,很有可能面对日本海军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人们往往认为这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但事实上,英国军舰在面对那些仅装备356毫米口径火炮并由一条相对较薄的229毫米主装甲带保护的战舰时,会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如果它们被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抓到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但面对航空兵时任何一艘现代化战列舰都是一样的。
至于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火力不足这类观点,或许属实,但海军部在继续建造其后续舰之前就已经知晓了这一问题。这些火炮需要面对什么敌人呢?它们不需要面对美国的406毫米主炮战列舰,也不太可能面对日本海军的“长门”和“陆奥”号,而德国和意大利的战列舰则仅拥有381毫米口径的火炮。356毫米炮虽然纸面上口径较小,但在海战中证明了自己同样是一种优秀的武器,尽管其穿透力确实低于381毫米火炮。
1943年12月26日,356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的主装甲带上打出了一个大洞。1941年,该级舰击沉了所谓的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356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安装方面有一些小毛病,毛病得到纠正之前它的名声就已经败坏了。在围歼“俾斯麦”号的战斗中,“威尔士亲王”号和“英王乔治五世”号的四联装炮塔故障频出,招致不少批评。但除此之外,356毫米火炮及其炮塔在其他时间和场合都表现优秀。
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续航能力小得可怜的确是事实,这是因为其吨位被限制在了35000吨左右,而重量却需要花费在比燃料箱更重要的地方。许多英国战列舰在太平洋战区服役时这方面的表现都不是很好,而在本土水域服役时则没有续航能力方面的担心,因为补给往往近在咫尺。
英国战列巡洋舰的防护确实不足,我必须再次强调它们是为速度而建造的。另外,到了1939年,所有在一战中幸存下来的战列巡洋舰都已经是很老旧的船只了。
它们的设计目标是跑过敌人,而不是战胜敌人。即使在现代化的战舰上,这种防护思路也从未改变过。“胡德”号的甲板装甲很薄弱,英国海军在1920年该舰完工之前就知道这一点了。声望级仍然是战斗舰队中防护能力最弱的,但它们肯定不会比日本海军的金刚级战列舰更弱,而似乎从来没有任何贬损后者的言论。
英国舰只水下防护不好?与那些现代化的战舰相比确实如此。君权级和伊丽莎白女王级采用的都是老旧的水下防护体系,难以应对二战中的严重威胁。“皇家橡树”号和“巴勒姆”号受到了来自潜艇的威力过剩的打击,被至少三枚鱼雷接连击中,不可能不被击沉。但类似的外国战列舰就不会在同样的情况下沉没吗?它们当然也会沉没,否认这一点是愚蠢的。
“威尔士亲王”号实际上是被鱼雷和炸弹联合击沉的,考虑到它受到的破坏,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该舰被击中时,它自己的轮机搅坏了船艉的底部。没有任何一艘船,无论是新舰还是老舰,能在承受这样的伤害后活着回到港口(也许“大和”号和“武藏”号除外)。在水下防护系统方面,英王乔治五世级至少和20世纪30年代任何一艘外国战列舰一样优秀。事实上,它们的水下防护系统比一些对手的更完善。
当然,这些对英国战列舰设计的反思可能看起来非常沙文主义,但事实确实如此。这不是为了执拗地回击一切外国反对意见,也不是对英国战列舰的诸多缺陷视而不见。仔细考虑了所有相关因素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英国海军的战列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应该受到过于负面的评价。
【摘自正文604—611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