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讲演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学讲演录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0.89 5.5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承思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33020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349769

上书时间2024-05-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暂无

目录
我为什么讲国学
1 什么是国学
2 什么是传统文化
3 国学的研究对象
4 国学的研究方法
5 “六书”造汉字
6 由声音文字以求诂训
7 为什么会出现国学的回归
8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9 管理是一种文化
10 西方管理学也在变
11 领导人的文化素质
12 国学不分文史哲
13 国学的历史脉络
14 “六经”之初,学在王府
15 官学日衰,私学日兴
16 孔子和儒家
17 孟子和“仁政”思想
18 苟子和“性恶论”
19 墨子和墨家
20 老庄和道家
21 谁是老子
22 庄子的故事
23 道家代表中国文化阴柔一面
24 道家和道教
25 不懂法家就没法懂国学
26 李斯和焚书坑儒
27 独尊儒术和经学
28 经学今古文之争
29 六朝以来,儒佛道成思想主流
30 魏晋玄学和清谈
31 佛教的中国化
32 韩愈和古文运动
33 宋明理学
34 清代朴学
35 《易经》是五经之首
3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7 《尚书》是上古国家文献汇编
38 什么叫“三礼”
39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40 《左传》的历史价值
41 宋以后是“四书”时代
42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43 《论语》是指导人生实践的书
44 《孟子》是先秦儒家百科全书
45 古本《大学》和《中庸》
46 怎么正确解释《中庸》
47 从五经到十三经
48 司马迁和《史记》
49 从三史到二十四史
50 《资治通鉴》和编年体
51 《战国策》和先秦纵横家
52 诸子百家和三教九流
53 了不起的《管子》
54 《道德经》是什么样的书
55 《庄子》的文学成就无可比拟
56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57 《吕氏春秋》和杂家
58 《三国演义》也是国学经典
59 文学在集部
60 怎样学国学
附录
国学基本书目
怎样读中国书
初版后记

内容摘要
 《国学讲演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书中收录了作者对于儒道法墨诸子学说、玄理朴学流
派、五经四书二十四史等国学经典的犀利剖析与自我解读,文字浅显近白,内容广泛深刻。

精彩内容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本国的学术都属于国学的范畴。例如: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是研究中国的,不会有人称它为“国学”。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那也是中国的问题呀,但也没有人会称它为国学。那么多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也不会称它为国学。虽然这些都是本国学术研究,但是并不属于国学的范畴。那么,国学的范畴是什么呢?指的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第一,国学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第二,是学术研究,所以称为“学”。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先要把这个概念讲清楚。这就需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现在各种“文化”满天飞,我看到有什么“大闸蟹文化”,“香熏文化”;山西出过关公就叫作“关公文化”,福建一
带曾经出过妈祖,就叫做“妈祖文化”;传说观世音菩萨到过普陀山,那里是观音道场。就要弘扬“观音文化”。我还看过一个展览叫做“鞋文化展览”,把历朝历代,包括外国的鞋子放在一起展览,还蛮有趣的,鞋子的流变就被称为“鞋文化”。大家觉得“文化”这个名词很时髦,于是什么都套上文化,什么都冠名“某某文化”。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词的定义,据说有一百六十多种,各有各的说法。按照我自己的定义,所谓“文化”就是对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限定。首先要是一个共同体,个人称不上文化,两个人也很难称作文化,一定要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群体。这个人群,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所以有“企业文化”;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构成我们平时所讲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也可以大到一个国家,以至全人类。我们讲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或者人类文化,但至少都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里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别于其他共同体,限定他们所特有的共同的思想行为方式的,就称为文化。
那么什么叫做传统?“传统”其实就是历史的传承。从过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东西,叫做传统。比如,我们讲传统政治,一个共同体、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政治模式、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西方和东方各有属于自己的政治传统,也就是说,他们的政治模式和制度是一代一代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你突然照搬人家的东西,是不行的,会变形的。台湾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政治制度完全照搬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为什么最后出了个陈水扁?因为没有形成适合这个制度的政治文化,没有这个政治传统。西方从希腊时代已经有了这个民主政治传统,它沿着这个路子走下来,可以有这样的功效。你不经改造,完全照搬人家的东西,结果就变形。再说传统法律,法律也是有传承的,比如世界上有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伊斯兰法系三大法系。这也不是一代人凭空捏造的,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当然,在传承中也有变化。
我们搞清楚了文化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再来讲什
么是传统文化,就比较容易了。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一个共同体对过去文化的传承。所以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我们走一下中国,各个地区差别很大。例如:青海和上海的文化根本就是两回事啊。你一定要把青海的一套搬到上海来不行,把上海的一套完全照搬到青海去也不行。当你深入到民间,各地的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不同,更不用说风俗习惯。这是当地老百姓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传统文化是共同体对过去文化的传承。它和我们的现代文化是相对应的。相对应,但是不对立!没有对应,就没有传统和现代之区别的必要。因为两者毕竟还是有区别,所以它们是对应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化大讨论,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把现代和传统完全对立起来。误以为要建立现代化中国,文化要现代化,就要把传统都抛掉。所以,在那个时候,其实一
直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走极端。认为要建设新文化,就必须要和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其实,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是现代的源头,你想抛也抛不掉的。现代文化的源头还是在传统当中。从“五四”的时候起,就有人提倡“全盘西化”。中国人再怎么西化,可是你的饮食习惯总改不了,不可能全民都去吃面包牛奶,不吃米饭面条。饮食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个共同体的共同行为。语言更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对共同体的一种限定,也不可能全部人都讲英文,不讲中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