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第一本书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1.8 3.7折 59 全新

库存1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礼阳

出版社南京大学

ISBN9787305263675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706848

上书时间2024-05-1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关于主编】卢礼阳,浙江永康人。温州市图书馆研究馆员,《温州读书报》主编。多年致力于近代史的研究与历史文献的整理出版。著有《马叙伦》《马叙伦年谱》《刘景晨年谱》《此心安处》,编校《黄群集》《刘景晨集》《雁荡山志》《梅冷生师友书札》等。主编《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籀园书系》,策划《晚近温州人物年谱丛刊》。

目录
序言/王则柯

陈增杰:《永嘉四灵诗集》

沈克成:《表音码汉字输入法应用手册》

游修龄:《稻作史论集》

朱则杰:《清诗鉴赏》

马大康:《生命的沉醉》

瞿光辉:《狐狸的神药》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瞿炜:《命运的审判者》

张思聪:《张思聪剧作选》

徐宏图:《青楼集笺注》

姜竺卿:《温州地理》

孙崇涛:《连环记·金印记》

林坚强:《股份经济实用知识》

温端政:《歇后语》《谚语》

郑巨欣:《世界服装史》

胡念望:《风景这边独好》

倪蓉棣:《怪手》

袁镇澜:《日本空手道入门》

邱国鹰:《东海鱼类故事》

王则柯:《数学园地的盆栽艺术》

谷定珍:《谷园春草》

缪克构:《少年远望》

王春南:《书法家成功之路》

魏邦良:《隐痛与暗疾》

顾志兴:《浙江藏书家藏书楼》

陈学文:《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

胡宗刚:《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

周实:《剪影》

余凤高:《弗洛伊德、螺蠃及其它》

黄鸿森:《百科全书编纂求索》

冯峥:《钓鲨女》

吴昕孺:《月下看你》

马大正:《中国妇产科发展史》

马国兴:《书生活》

智效民:《心理的单间》

刘平清:《百姓知情天下太平》

陈福康:《郑振铎年谱》

林伟光:《纸上雕虫》

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

韦泱:《金子的分量》

戴建华:《语文丛稿》

陈小平:《高中语文语义探究》

马忠文:《荣禄与晚清政局》

金柏东:《温州名胜古迹》

张元卿:《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

陈胜华:《刘伯温传说新探》

向继东:《生活没有旁观者》

诸葛忆兵:《徽宗词坛研究》

曾纪鑫:《生命流向荒野》

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

附录  卢礼阳:《马叙伦》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源自《温州读书报》自2014年开设的专栏“我的第一本书”,精选八年间发表的文章50篇,包括黄鸿森、游修龄、温端政、王则柯、陈福康、钱志熙、胡宗刚、智效民、张求会、马忠文、魏邦良、余凤高、周实、向继东、曾纪鑫等人的作品。 50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平生第一部著作问世的前前后后,分享了他们治学道路上的细节与感悟。这些文章,内容独特,可读性强,既是一代作家学人心路历程的珍贵记录,也是转型期中国出版史与社会文化史的生动缩影。

精彩内容
编后记《温州读书报》先后开设过二十几个栏目,其中“图书馆纪行”“我的签名本”“我的第一本书”“夏里札记”“温州老版本”等专栏颇受各界读者欢迎。“我的签名本”“温州老版本”两个栏目,张兄、方兄率先结集为《清谷书荫》《东嘉故书谭》出版。去年夏日,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特别是陈卓先生的慧眼关照下,刊载于“我的第一本书”专栏的前五十篇文章亦得以编选成集,深感欣慰。
说到这个栏目的缘起,其实并非凭空而来。
当时接手《温州读书报》已经十多年,虽然各地读者对我们比较认可,但与“渐入佳境”的状态尚有不小距离,一直在考虑如何改进。苦思冥想之中,忽然记起八十年代初在上海念书,当时新华书店主办的《书讯》报曾开过“我的第一本书”专栏(具体名称与主办单位是否准确,已记不清),何不旧瓶装新酒?组稿应不成问题。
主意一定,便商请温州本地的几位老先生给予支持。陈增杰先生谈《〈永嘉四灵诗集〉的整理与出版》一文成为打头稿,于二○一四年二月号总201期刊出。其他先生得悉我们的设想,都十分赞赏,纷纷响应。有的老先生还来电话“批评”我为什么不约他,说自己的处女作也很有故事,值得一谈。我说,求之不得,双手欢迎。
当然,组稿与自发来稿范围并不局限于温州,收在集子内的五十篇文章,温州本土作者十八篇,加上杭州八篇,浙江共二十六篇,另外二十四篇出自十个省市,其中广东六篇,北京五篇,上海三篇,江苏、湖南、山西各两篇,江西、安徽、河南、福建各一篇。作者之中,既有父子(瞿光辉瞿炜)、兄弟(马大康马大正),还有师生(孙崇涛徐宏图),更多的是老朋友(如沈克成张思聪/张求会马忠文等)、老同事(陈增杰钱志熙)等。令人遗憾的是,北京黄鸿森先生、太原温端政先生、杭州游修龄先生,三位前辈已经远行,无缘看到样书了。
说实话,组稿很顺利,除个别作者过分谦虚或有顾虑推辞之外,大多很快交稿,即使因为工作繁忙,暂时顾不上,也念念不忘,相隔数月乃至一年半载,稿子依然如约而至,很给我们面子。日理万机、老当益壮的乡贤王则柯先生就是难得的一例。王先生新近又慷慨执笔惠赐序言,令我喜出望外,引以为荣。
书稿发排前夕,陈卓兄吩咐我写篇编后记,有所交代,但近期头绪纷繁,诸事丛杂,一时难静下心来,拟以拙著《马叙伦》重版前言(群言出版社二〇一四年九月版),作为本书代跋,陈兄以为欠妥,不如改为附录,考虑比我周全,理当从命。
最后,对各位师友的帮助,特别是广州张求会先生的牵线搭桥,表示衷心的感谢。
卢礼阳二〇二二年十月十八日初稿十一月四日扩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