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泉下的美术(新版)
  • 黄泉下的美术(新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泉下的美术(新版)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47.14 5.4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巫鸿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2988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1514129

上书时间2024-05-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本德杰出贡献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众多重要展览,包括《瞬间:20世纪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关于展览的展览》(2000、2016)、《中国当代摄影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礼仪中的美术》《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废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与展场》《荣荣的东村》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空间性
  从椁墓到室墓
  三重宇宙
  再现灵魂
第二章  物质性
  明器
  墓俑及其媒质
  身体:保存和转化
第三章  时间性
  宇宙/神话时间
  “生器”
  历史叙事
  旅行
尾声:写照墓葬
注释
全书所涉墓葬索引

内容摘要
《黄泉下的美术》是巫鸿对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综合性研究。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20世纪,大量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人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墓葬看作是埋藏宝藏的地方。本书是巫鸿长期思考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

精彩内容
古代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持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历史上无前例。……二是在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墓葬传统不但锻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形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特别是和中国人生死观和孝道思想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三是墓葬艺术还没有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那样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或“亚学科”,发展出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我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之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巫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