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笔记
  • 日本笔记
  • 日本笔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笔记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4.14 4.9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瑞士)尼古拉·布维耶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0968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1182257

上书时间2024-05-1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尼古拉·布维耶曾写道:“旅行者,总是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困惑。他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在。他依靠偷得的闲暇、事物的映像、琐屑的当下、意外收获和残羹冷炙来维持生活。这些残羹冷炙就是……”这些就是尼古拉·布维耶关于日本的文字:别人要翻遍整座图书馆的书才能找到点儿禅思者的感觉,身为旅行家的他寥寥数笔就把他钻石般纯净的感受呈现给了我们。法国《世界报》推荐此书:“尼古拉·布维耶以一本《日本笔记》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作品,从前的手工艺大师把这样的作品称为杰作。”

作者简介

瑞士人尼古拉·布维耶(Nicolas Bouvier,1929—1998),法语世界重要的旅行作家之一,代表作《世界之道》在西方旅行文学中占据独特的地位。



目录
一  灰色笔记本
I 幻 灯
二  零年
三 倭国之岛
四 “我法东流……”
五 秋夜寻梦
六 灰色笔记本
七 热那亚,一二九八年
八 梵蒂冈
九 灰色笔记本
十 德川治世
十一 重现的时光,一八五四—一九四四
十二 裕二的诉说,或者一堂有关“虚无”的课
十三 华盛顿,一九四四—一九四五
Ⅱ 一九五六年,猴年
十四 “万事通”
十五 荒木町一带
十六 墙脚
Ⅲ 祥云阁
十七 大德寺
十八 灰色笔记本
Ⅳ 月亮的村庄,一九六五年
十九 月村
Ⅴ 失忆之岛
二十 北海之道
二十一 灰色笔记本
二十二 阿伊努人
二十三 襟裳岬
二十四 网走博物馆
二十五 来自千岛群岛的低气压
二十六 稚内
二十七 灰色笔记本
二十八 灰色笔记本
二十九 再见

内容摘要
尼古拉·布维耶将多年旅居日本的经历,结合日本的历史、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写出这本小书。和其代表作《世界之道》一样,散文家的幽默、摄影师的敏锐在宽容坚韧的旅行家身上奇妙地融为一体,令看似温吞平静的文字相当耐读。

主编推荐
尼古拉·布维耶曾写道:“旅行者,总是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困惑。他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在。他依靠偷得的闲暇、事物的映像、琐屑的当下、意外收获和残羹冷炙来维持生活。这些残羹冷炙就是……”
这些就是尼古拉·布维耶关于日本的文字:别人要翻遍整座图书馆的书才能找到点儿禅思者的感觉,身为旅行家的他寥寥数笔就把他钻石般纯净的感受呈现给了我们。法国《世界报》推荐此书:“尼古拉·布维耶以一本《日本笔记》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作品,从前的手工艺大师把这样的作品称为杰作。”

精彩内容
十七 大德寺入夜之后,大部分日本城市都会以灯笼和霓虹灯构成的景色呈现出大都市的气象。时至今日,这些城市已经不仅仅是从前那些被电线、绝缘子和熄灭的招牌所笼罩的发展过快的都市圈了。本旅行者觉得被人们欺骗了。
京都则不然。尽管这里慢条斯理的、唱歌一般的方言让它显得土里土气,而且小商小贩和家庭企业多如牛毛,但它始终是十三世纪前就被行政长官、军事统帅、占星师和园艺师设计并建造起来的巨大的四方形皇城,中国的榜样激励着他们很舍得在建造比例上下本钱。它以方格状的大街小巷,数不清的寺庙、墓地,布满石头、苔藓或杜鹃花的庭园,市场,手工艺人聚集区成为日本独一无二的城市,置身此地,可以感受到一种内在的空间和深思熟虑的规划。漫步于这座独一无二的城市中,可以感觉到从前的风水所看重的那些轴线、那些方位基点,还能感觉到这些轴线和基点自始至终对城市风貌和环境施加的巧妙影响。“向北日本笔记.步行十分钟,向西北步行四分钟,从那儿,向南大概也就一百米”:脑子里都带着罗盘玫瑰的京都人就是这么给你指路的。
京都三面环山,台风吹不进来。没有裂缝的地下结构让它避开了绝大部分地震。前美国领事的干预为它免除了B-29的轰炸。我真想把京都纳入世界十佳城市之之列,这样的城市很值得住一段时间。
啊!就像佛罗伦萨或者伊斯法罕,这里也一样,是那些艺术性城市当中的一座,这类城市为数不多,因为过于艺术化而有些疲惫。在这里,你找不到一根不经著名艺术家雕琢的大梁,找不到一块两个出名的战士未曾在其脚下以死相拼的岩石,这里的“文化密度”如此之高,以至于你一心忙于去知晓、去分辨、去了解,有时甚至无暇仔细感受,而围在你身边的那些细腻的行家又促使你更加刻苦地去记去学,就更没有时间感受了;这是一个只属于专家和批评家的城市,你的新鲜感太过频繁地被代之以学院式假斯文的崇敬之情——深知自己弱势何在的京都从这份崇敬中收获了一句绝妙的谚语:“随便扔一块石头,你就有可能砸伤一位教授。”只要是外国人,不论来自大阪、东京还是丹佛(美国),都会被这里视为一个不能不管的累赘:一栏旅游牲畜,匆匆忙忙地让他们吃完草后就被成群地带到出发火车站。京都的居民一般都能说上几个外语单词,但为了避免他们不指望能带来任何益处的人员拥挤,他们会觉得,将这种外语能力深藏不露更加稳妥。
想在这里找到住处可不太容易。
一九六四年五月,东北街区在佛教寺庙大德寺巨大的围墙之内——撞上了一次大运——我居然能租到一所房子。如果逐字逐句地翻译,我们的地址就是“京都北区红草地街区大德寺祥云阁”。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从禅宗用这两句话自我界定那些时日起,它就实现了发展壮大:自打我开始旅行以来,从来没有住得像这里这么宽敞过。大德寺的围墙可能比战神广场(leChamps-de-Mars)都大,要用长命百岁的几生几世才能数清它所有房顶上的瓦片数量。大德寺(这座寺庙的名字)是日本禅宗佛教临济宗的两大发源地之一,在全国管理着一百多座出自同门教派的寺庙。这里坐落着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四周围有夯土墙,开有三道巨大的中式大门,包括一座“hondo”(本堂),一座“sodo”(僧堂),一座顶部带有飞檐的钟楼,那口铜钟就安在楼顶下面,寺院起居时间以它的轰响为准;最后还有二十多座附属寺庙,栖居在它们拥有的墓地和花园之间,都保留了它们各自的环境、传统、香客、处事之道,并经常处于“举扇迎客”的状态。在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墙壁之间,由大块灰石板铺成的小径织成了一张道路网。松林茂盛。长得过于规整的叶簇伸得极高,传出阵阵蝉鸣。蝉鸣间歇时,这里一片寂静。在一片墓地里,一个穿深红法衣的和尚正在一处坟前诵读sutra(佛经),听上去就像从极远处传来的泉水声。可以闻到树脂的味道,可以听到看不见的孩子在这座迷宫里的某个地方喊着“chi-chi”(爸爸),接着便在这片不可一世的寂静中回荡出一波一波的声浪。一家小中餐馆送餐员的身影在吱嘎作响的自行车上舞动。两位僧人擦肩而过,低声问候,然后各自走远,嘴上不说,心里对对方并非没有看法。一位品德高尚,另一位则粗俗卑鄙,他们因为各自的为人而相识:这才是真正的礼貌。在这里,没有一个动作、一个字眼是人们未曾事先掂量过哪怕最轻微的后果的。在这种严格自律的平和背后,可以感觉出绷得很紧的力道,而掩盖在这种凝滞而做作的礼节之下的,是一种通常不该当场挑明的警觉。
在第三道大门背后的典礼大厅里,一尊高达十米的镀金木制佛像微笑地看着他的信徒那么干练地行着礼,并且轻手轻脚地——带着怎样的谨慎——行走在并不存在的鸡蛋上。
位于围墙之内正中央的,就是祥云阁。
说是阁,其实就是建在一扇巨门背后的一座大庙,可以轻松地容下二十个人,在它上一世时,还矗立在日本北方的乡村里。大德寺当作遗产接收了这座建筑,把它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了下来,运到这个处处都是竹子、马鞭草和白蝴蝶的花园重新建好。随后,人们再想不出还想把它怎么办,经过多次交易和算计,“祥云”飘进了龙泉庵(Ryosen-An)的势力范围,龙泉庵把祥云阁租给了一个西方汉学家,后者又以五个月的期限连带全体仆役、各种契约条件以及谨慎再谨慎的一再劝告转租给了我,他的劝告归纳起来是这说的:你干什么都行……只是别留下“不好的印象”。
重建一新的屋架还没来得及恢复减缓地震的缝隙余量,即使最小的地震也会让屋顶一间接一间地发出沉闷的轰响。
花匠跟我说:“大人,你等着瞧吧,到了夜里都能把你吵醒,那声音就像一只老虎在房顶上跑。”这花匠五十多岁,对人虚情假意,光滑的脸上长着两只忧虑的眼睛,别人告诉我对他要多加小心。他每次慢悠悠地锄掉那些细草时,都在用心观察我们,数着喝空的啤酒瓶数量,把他注意到的所有可疑之处(纵酒、破坏、疏忽等等)报告给一个邻寺的僧人,后者对祥云阁怀有野心。有人告诉我:“此人是瑞应寺(Zu?o-In)的人。”至于每天早晨拼命泼水擦洗光滑如丝绸一般的走廊地板的女仆,则完全忠实于本堂,并很可能经常翻拣纸篓里的东西。恰如沃尔特·司各特(WalterScott)小说里写的那样,一位骑士所到之处是不可能不引起人们嘀嘀咕咕的:“他是约翰王子的人……约克公爵的心腹。”我们还得帮着养一只忧郁的红棕色大公猫,如果不每周挨一顿痛打,它就开始四处抓咬。无从知晓它在为谁充当间谍,但我们还是宽恕了它邪恶的个性,因为它能以高超的技巧抓住并杀死那些有毒的大“mukada”(日本蜈蚣),这些蜈蚣栖居在房梁上,时常会掉到熟睡者身上,被它叮过的地方能肿得像南瓜那么大,一化脓就是两个星期。最后,我们最恶劣的敌人就是隐藏在一个壁橱里的“机器”——一个带有很多手柄和温控器的老旧纯铜继电器,通过地下电缆与围墙内的主要建筑相连,只要稍微热得有一点不正常,就会在我们的寺庙里响起震耳欲聋的铃声,并向邻近的消防队发出报警信号。如果夏天天气太热,这架机器就会出毛病,自己启动,平常那么安静的围墙里,此时就会被红汽车、救护车、警察、警铃、警笛从四面八方纷纷侵入,而且所有这些入侵者都是轮胎蹭着地面急停在我们门前,跳下地来,把喷水龙头弄出各种响动: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短兵相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