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7.35 4.0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凡及著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6270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368841

上书时间2024-05-1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顾凡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等。现为上海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顾问、伊利诺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生物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物理条目编委等。
曾作为主持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2013年获得第4届国际认知神经动力学大会颁发的成就奖。退休后,主要从事有关脑科学的科普创作和翻译工作,出版科普著作10本,译作3本,发表文章70多篇,荣获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2016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佳作奖、2017年中国好书、2019年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等。

目录
目录
开场白:开启认识心智之旅 / 001
第一篇 脑大陆的拓荒者 / 013
维萨里:近代解剖学的奠基者 / 016
威利斯:心智所在地的发现者 / 030
布罗卡:皮层功能定位论的开拓者 / 038
高尔基:首次看到神经细胞全貌的人 / 044
卡哈尔:神经科学之父 / 052
谢灵顿:脊髓功能机制研究的先驱 / 064
阿德里安:探索神经密码的先行者 / 072
勒维:化学突触的发现者 / 082
戴尔:发现神经递质的先驱 / 092
霍奇金和赫胥黎:神经科学界的麦克斯韦 / 106
第二篇 心灵之窗的探索者 / 117
哈特兰:侧抑制原理的提出者 / 120
芒卡斯尔:皮层功能柱的发现者 / 129
休伯尔和维泽尔:朝向选择细胞的发现者 / 137
冯·贝凯希:听觉研究的开拓者 / 152
弗里曼:脑是意义提取装置之观点的提出者 / 161
阿克塞尔和巴克:嗅觉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发现者 / 172
第三篇 心智之谜的挑战者 / 181
赫布:有关学习突触可塑性机制的提出者 / 184
彭菲尔德:脑中形体侏儒的发现者 / 192
米尔纳:探索失忆症之谜的先行者 / 199
坎德尔:近代记忆研究的奠基人 / 210
奥基夫:脑定位系统的发现者 / 224
爱德华·莫泽和梅-布里特·莫泽:网格细胞的发现者 / 231
克里克:意识研究的开拓者 / 248
加扎尼加:探索左、右脑功能分工的先驱 / 260
拉马钱德兰:探索心智的马可·波罗 / 277
收场白:他们为什么能攀上科学高峰? / 287
致谢 / 299
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 / 303

内容摘要
在某种意义上,脑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脑科学家的奋斗史。维萨里、高尔基、哈特兰、坎德尔……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脑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凭借无穷的好奇心和百折不回的毅力,披荆斩棘,使人类对脑和心智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 本书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将人类认识心智之艰难历程与这些伟大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巧妙融合,既向公众进行了生动的科学知识普及,又真实地呈现了脑科学家们的求索之路与治学之道:如何开展研究、彼此合作,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在关键节点把握时机脱颖而出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望本书能够启发和激励更多的人探索脑的奥秘,勇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主编推荐
25篇文章,29位很好的脑科学家精彩的科学人生。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切身感受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凭借无穷的好奇心和百折不回的毅力,或攻克种种难关,或运气爆棚巧得实验结论等鼓舞人心又贴近生活的故事。有趣且好读。

精彩内容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近代自然科学孕育与诞生的时期,也是达·芬奇、哥白尼和伽利略等近代科学开创者风云际会之时。近代解剖学的奠基者、绘出人脑解剖图谱的巨匠维萨里,也诞生
于这个时代,他为近代脑研究奠定了结构基础。御医世家1514年,维萨里出生于布鲁塞尔的一个医生世家,从他的高祖父开始到他,5代都是御医。说来也巧,正是在同一年,达·芬奇放弃出版他根据解剖人体所得人体结构的画册。这是因为教皇莱昂内十世禁止他再进行解剖,他不得不遵命放弃。
他的那些素描也被束之高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世人所知。达·芬奇曾经解剖了30具左右的人尸和更多的动物,据此做了大量素描,遗存至今的还有550余幅,其中包括脑的解剖图。要是他的那些素描能及时出版的话,不但会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美的一本解剖图谱,而且一定会大大推进解剖学的发展,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教皇的扼杀阻止不了科学的发展,最终维萨里完成了达·芬奇的未竞之业。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所处的年代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欧洲人开始扬帆远航,探索未知的新世界,这催生了制绘学的兴起,一张地图比一
长篇描述更能说明问题,印制高质量地图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维萨里目睹了一
些集学者、艺术家和工匠于一身的巨匠打破界限,对地理学和天文学做出了诸多贡献。作为一位思想开放的年轻人,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
新思想。他的家在布鲁塞尔远郊,俯瞰加洛山。那里是对死囚行刑之处,尸体就暴露在外,任凭飞鸟啄食。虽然这对孩子来说绝算不上什
么理想的环境,不过倒也激
起了他对解剖的兴趣。他把抓住的动物进行解剖,然后到他父亲的书房里找解剖书对照。到14岁时,他就已立志当一名医生。15岁那年,他进入父亲的母校勒芬大学的城堡学院艺术系求学,这所学院是当时人文运动的中心,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而不迷信教条。学校不仅教授当时任何有教养人士都要
学的拉丁文,还教授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这为他在后来得以阅读解剖学书籍的原作奠定了基础。完成学业三年学业结束之后,18岁时,维萨里到了巴黎去学习他的最爱——解剖学和医学。当时,巴黎大学医学院所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西方医圣盖仑的著作。由于盖仑时代的罗马法律禁止人体解剖,所以盖仑只能对牛、猪和猴进行解剖观察。在他之后的1000多年中,人们把他的著作奉为金科玉律。由于以往的译本有不少误译,因此当时又有人重新把他的著作由希腊文译为拉丁文,这些译者中有两位成了维萨里的老师,他们是西尔维于斯和京特。他们很喜欢维萨里的热情,所以就让他在做解剖演示时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维萨里的得益比老师们教给他的更多,尽管他们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解剖学家。西尔维于斯对制订解剖名词颇多贡献,而京特则把许多盖仑的著作从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后来还在维萨里的协助之下写了本大学教科书。尽管维萨里很尊重他们的教导,但是由于人兽之差,盖仑的描述和他亲身做解剖之所见不尽一致,这使他越来越感到苦恼。西尔维于斯解释说这只是因为自盖仑以后人体结构有了变化,盖仑的话是不会错的。
1536年,在维萨里还未毕业时,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爆发了战争,他作为敌国的公民不得不逃离巴黎而回到勒芬,并在1537年完成学业。在勒芬,他认识了不少有钱有势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他获准进行公开的解剖演示。通过解剖死囚的尸体,他对人体的真实结构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也更向往当时的医学中心——意大利。P16-1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