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妖怪化物史
  • 日本妖怪化物史
  • 日本妖怪化物史
  • 日本妖怪化物史
  • 日本妖怪化物史
  • 日本妖怪化物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妖怪化物史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0.47 5.4折 38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江马务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5079

出版时间2022-08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1525617

上书时间2024-05-1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江马务,1884年生于京都。1910—1912年任教于京都市立绘画专科学校(现京都市立艺术大学)。1911年创立风俗研究会,1916年发行该会学会专刊《风俗研究》,1919年设立风俗研究所,研究历代朝廷或武家礼仪典故、官职法令、装束武具等,开辟风俗史学的新领域。1941年出版《日本风俗史》。1924—1950年任京都女子大学教授,1925年出任风俗研究所所长,1927年任日本风俗文化学会会长,1935年任日本风俗史学会会长。1979年去世。主要著作有《日本生活史》《日本服饰史要》等。

译者简介

王子豪,大连理工大学日语系硕士,译有《龙彦之国绮谭集》《恶魔幻影志》。



目录
目  录
自 序 i
日本妖怪化物史 1
  第一章 序 说 3
  第二章 妖怪化物的历史沿革 7
  第三章 妖怪化物的生成及出现的原因 59
  第四章 妖怪化物出现的时期、场所与景物 89
  第五章 阴火与声响 97
  第六章 妖怪化物的形象与语言 101
  第七章 妖怪化物的性别、年龄与职业 140
  第八章 妖怪化物的能力与弱点 145
  第九章 结 语 155
文艺作品中的鬼 157
磷 火 181
编修附记 192
索 引 193
译后记 203

内容摘要
“妖怪”是人无法觉察其真面目的不可思议之物;“化物”是某种善于变换外形之物。
幽冥界善于操使妖异的力量,不断翻弄着那根恐怖的提线,向人间降下灾厄。日本人一直深深畏惧着妖怪:食人的鬼、诳骗凡人的狐狸、幽灵……风俗史学家江马务在假设妖怪化物实际存在的前提下,探讨自古以来人类与妖怪间的往来——先民们如何看待、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应对妖怪化物。
本书基于从大量古籍中采集辑录的文献记述,勾勒出妖怪与化物的本来面目,由此一窥从古至今的人类之虚妄偏执的流变。
发表于1923年的论文《日本妖怪化物史》是柳田国男民俗学所依仗的先驱性妖怪研究。此外,本书另收录《文艺作品中的鬼》《磷火》二文。

精彩内容
自序妖怪,乍看之下不过是从幻视、错觉等主观性的精神现象衍生出的存在罢了。近世以来的学者大都服膺这种观点。试看“妖由人兴也”的警世名言,或是“幽灵的真面目原是一尾枯芒草”的俳谐妙文,无不旨在破除妖怪的迷误。但若从风俗史研究的立场审视妖怪化物现象,追问妖怪是否存在只是一件舍本逐末的无用功,或许,更有意义的是去追问、去探寻:我们的祖先在昔日是如何看待妖怪的?当他们亲眼看见妖怪时又采取了何种态度?如实搜集这些材料,去芜存菁,条理清晰地编纂成册,正是风俗史家应尽之能事。这种研究对当下的学界而言是必要的,然而恕我孤陋寡闻,还未见这类著作面世。我自幼喜读妖怪化物的故事,在旧制第三高等学校念书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制作过一本题为《文学中的幽灵》的小册子。从那时起,我一直考虑将这本小册子扩充修订,以冀出版面世。大正四年(1915)始,我倾注心血在社会活动上。大正六年(1917),我主持的风俗研究会在京都俱乐部筹办了一场以“幽灵”为主题的书画展。我将展览陈列的材料补缀成文,同年十月撰写了《文学绘画中的幽灵》一文,发表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会发行的《艺文》杂志上。大正八年(1919)的九月三日,风俗研究会在位于京都大云院的家政高等女子学校举办了关于妖怪化物的书籍绘画展。借此机会,我又收集到许多珍奇的新材料,因此风俗研究会特地将学会专刊《风俗研究》第二十期辟为“妖怪史研究”特辑,主要记述妖怪的历史变迁,卷末附有上述那篇有关幽灵的论文。未承想,这期杂志出版不足旬日便告售罄,许多人击节称赏其为“前所未有之奇书”,各方的订单更是纷至沓来,以至于我们无力满足所有的订单。后来,我在京都绘画专科学校校友会的学会专刊《美》上发表了《文艺作品中的鬼》。从那以后,每有浮生偷闲的机会我便倾心于收集鬼怪的奇闻异事。
近来,风俗史研究日渐兴盛,出入敝舍的博雅之士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怂恿我再版这本有关妖怪的著作。我通过校友江藤澂英联系上他任职的中外出版社,这家新锐出版社欣然应允此事,最终这本书才能以如此精美的装帧问世。
本书的编纂宗旨已如前述,只收录史料,显然出自文人之手的纯虚构作品一概不予采用。因此,京传、马琴、种彦等人笔下被后世广泛流传的妖怪化物在本书中都没有出现。不过,有些稍显可疑的传说故事仍然收录,因为若是连这些都削去,也就称不上是编纂了。虽然书中的插画没有一幅出自画家亲眼所见,也鲜有画家在落笔前特意去听求亲身经历者的描述,但是这些画作都是画家遵照当时口口相传的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后挥毫泼墨而成的。作为参照的史料出处均用小字标注在插画旁。如您所见,这些画以及画中题注都显得极为荒诞,我也曾犹豫再三,但还是决定收录了。今人看来的荒诞无稽却是古人眼中的确凿无疑,我们由此亦可一窥不同时代的思想风貌。因此,敬望读者对这本荒唐的妖怪之书多加谅察。
此外,本书虽名为妖怪化物史,但没有涉及明治以后的妖怪传说。明治前后存在着一道鸿沟,明治以后的人再也不把妖怪视为客观现象,而只当作观者的心象。文明的进步使得妖怪的逸闻急剧减少。妖怪学泰斗井上圆了博士已对明治以后的妖怪化物进行过详细的论述。如能在阅读本书后翻阅井上氏的著作,想必读者将对上下三千年妖怪史的流变了然于胸。
本书的插画大多取自风俗研究所的藏本或从研究会诸君处借阅的书籍,再由风俗研究会的干事小早川好古、会员斋藤黑岑二人临摹绘成。其余的插画是从《风俗研究》的“妖怪史研究”一刊中抄录而来。书中珂罗版印刷的绘卷为京都绘画专科学校的收藏,劳烦京都大学摄影社的山本君帮忙拍摄,其余的锦绘8则是收藏家们的私藏,这些照片先前已在《艺文》杂志上登载过。另外,中外出版社的江藤澂英始终对本书的出版鼎力相助,绘画专科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堀十五郎亦出力甚多。在此谨对以上诸君表示诚挚谢意。[注:在权利人允许下,本书简体中文版以更清晰的公版图片对原书中的一部分图片进行了替换。其中第27、41、126、175页图片来自大都会博物馆(https://www.metmuseum.org/),第35、82、109、111、113(上)、117、142、177页图片来自史密森尼图书馆和档案馆(https://library.si.edu/),第130、171页图片来自日本国立文化遗产收藏综合检索系统(https://colbase.nich.go.jp/),第152页图片来自Wikiart(https://www.wikiart.org/)。——编者]我有志于风俗史研究已十年有三,考察上至天子下至乞人的诸般风俗习惯,现今仍在从事这项基础性研究,这门学问尽管浅显却不可或缺。今日幸有此书的因缘,得以钻研来世与神秘世界的堂奥,一家之言付梓问世,于我是莫大的欢欣。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大正十二年(1923)八月下旬风俗研究所 江马务译后记关于日本妖怪的真面目众说纷纭,有的妖怪或许是被遗忘的昔日神祇,有些见于古籍的妖怪或许是大和王权成立时期被征服的原住民,有的是来自唐土甚至天竺的异域想象,有的妖怪显而易见催生自道德训诫,为了“止小儿夜啼”或是给娶进门的妻子画地为牢。在怪谈盛行的江户时代,不少浮世绘师、文学作者们热衷于杜撰那些妖冶诡怪的形象与绮谭,这些诞生自个人创作或者共同幻想的妖怪溜出熙熙攘攘的江户城,流传到日本各地,附会、衍生、翻案出许多新生的“古老”传说……那么,妖怪究竟是什么?
这一追问始自明治时代的“妖怪博士”井上圆了,他试图从近代合理主义的立场扑灭“妖怪”的迷信。井上语境的“妖怪”远比当代的妖怪概念更广泛。他在《妖怪学讲义》的绪言中写道:“仰望天文,日月星辰,秩然而罗列者,妖怪也;俯察地理,山川草木,郁然而森立者,皆妖怪也。”在井上圆了看来,疾病、占卜魔法、民间土方乃至育儿经都是所谓的妖怪,亦即所有非理性的思考与迷信都是需要被克服的“妖怪”。因此,“妖怪学者,经纬哲学之道理,而向四方上下,开达其应用之道路者也”。
井上妖怪学充满了明治时代的启蒙特质。可是一旦科学从物理、心理的角度将妖怪划分为物怪、心怪、理怪,预设好妖怪背后的实体之后,妖怪就随前现代的黑夜一同消逝了。其后的妖怪研究中,无论是用“零落了的神”(柳田国男语)还是用“日本的原住民”(坪井正五郎语)来阐释妖怪,都是理性地否定妖怪存在之后再去证明妖怪的实体。
在日本妖怪学的谱系中,江马务的《日本妖怪化物史》处于井上妖怪学的对立面。江马的“妖怪”概念接近我们现在的用法,或许我们可以把他的工作视为挽救那些和迷信一起被圆了葬送的可怜妖怪。江马在自序中开宗明义,追问妖怪的存在是件无用功,因为妖怪确实存在于日本人的历史——在王朝文学的字里行间,在镰仓、室町两代的绘卷之上,在江户时代的町人口耳相传的怪谈之中。江马摒弃了对妖怪的自然科学式探究,转而从历代的文献、绘画乃至出土文物中探寻妖怪的历史变迁。在他看来,妖怪的实体就是妖怪本身。江马风俗史学的妖怪史写作把妖怪归还给想象与象征的纯粹嬉戏,无怪乎妖怪学研究者香川雅信指出:“妖怪终于与它背后的实体分割开来,具备了作为表象或想象力的产物被分析的可能性。这可以说是作为人文科学的妖怪学诞生的瞬间。”世间的人、动物、植物、器物、自然物都不过是镜花水月的假象,森罗万象之间自有其联系,而凭借一己之执念就能够在诸般物象间往来无阻者,即为妖怪化物。
这段话写出了江马务眼中妖怪最堪羡慕的能力——变化。当我们进入不断试图克服超越性存在的近代世界之后,曾经栖息在黑夜、阴影以及人类的恐惧之中的妖怪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因为它们精通变化,凭着巧妙的变化术在森严分明的形象秩序中横冲直撞、变动不居。妖怪是反逻辑化或者反近代的存在,无一席之地却天高地遥,这也许就是妖怪的迷人之处。
江户时代的草子写下狸猫变成茶壶的昔话,昭和年代的孩子听说狸猫会变成蒸汽火车,1994年吉卜力的动画电影《平成狸合战》、2013年的动画《有顶天家族》仍在续写着狸猫在现代的绮丽物语。你瞧,世界上的妖怪与梦从来不会结束。
附本书注释均为译者所加。对于书中未加解释的妖怪,译者均予加注,对妖怪形象的描述大体依照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师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等妖怪画集及其解说,部分参阅千叶干夫编纂的《全国妖怪事典》。
关于妖怪的译名,日文中以汉字书写者尽量保留汉字,以假名书写者则取意译,在译名后或注释中标注日文假名。
在作者依据的古典著作中,现今唯《今昔物语集》有汉语全译本,平安朝及镰仓时代的故事集大都有现代日语译本,曲亭马琴、式亭三马等名家的浮世草子多有单行本传世,日本国书刊行会出版的《德川文艺类聚》第四卷收录了本书提及的大部分江户时代的怪谈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照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