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行人(王夫之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地行人(王夫之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15.24 3.9折 3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聂茂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91504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679429

上书时间2024-05-1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聂茂著的这本《天地行人(王夫之传)》以简明、通俗的笔调,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生平事迹和他富有特色的哲学思想和他对后世中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全书资料收罗丰富,对传主的把握准确、到位,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是近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的别开生面之作。

作者简介
聂茂,原名陈庆云,湖南祁东县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小说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视觉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首批湖南省“三百文艺人才工程”人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等。曾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复旦大学和湘潭大学。1999年出国留学,2004年7月学成归国,被中南大学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同年9月由助教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文坛》《小说评论》等发表文学评论13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或观点摘要10余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l项、省部级项目10项(含重大项目2项),出版各类著作40余部,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人民文学》优秀散文奖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等。

目录
序言/书生苍茫  唐浩明
引子/孤独的圣贤
第一章/归西
第二章/报丧
第三章/奔丧
第四章/吊唁
第五章/大殓
第六章/守灵
第七章/出殡
第八章/入土
第九章/头七
第十章/千古
附录一/王夫之大事记
附录二/参考文献
后记/信仰的力量

内容摘要
 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聂茂著的这本《天地行人(王夫之传)》抓住了王夫之的精神脉络,展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
是突出“上马杀敌,下马读书”的英雄情结;二是着
力塑造“辩忠奸,明是非,知去就”的刚毅个性;三是发掘人性的闪光和高贵的人格力量;四是彰显“书生报国,信仰至上”的理想情怀。

精彩内容
 母亲又叹了一口气,道:“有何法子?你父亲不在,你又舍不得责罚他们。我当然要好好管教。如若不然,他们早就无法无天,等到那时,我如何向你父亲交代——你速去二叔那里把他们喊回来。”王介之应承下来,走进沉沉暮色,沿着乡间的小路,七拐八弯走向二叔家。约摸半炷香的工夫,就到了二叔家。还没进门,就听见两个弟弟的欢呼、叫喊声。门里,二叔正拿着书,来回踱步,二弟和三弟就坐在椅子里,听二叔讲《逍遥游》,边听边笑,边听边叫,酒气飘满了整个院子。王介之心想:“坏了!
二叔又在教他们吃酒。”王介之快步走进内堂。
当年,父亲不在家,夫之喜欢跟着叔父厮混:“受教于叔父牧石先生,知比耦结构,因拟问津北地、
信阳,未就,而中改从竟陵时响。”久而久之,“狂
娱无度,而檠括弛弓,闲勒逸马”,且“少不自简,多口过”。是叔父给予他真性情,也是叔父培养了他的傲气与傲骨,更是叔父教他行走天下,仗剑写诗,无所畏惧。
“二叔,您又让他们吃酒!”王介之进门道。
“哟,介之来了,快过来,陪二叔饮上一杯。”王廷聘笑道,“参之可喝几两佳酿。夫之还不行,只能饮一小杯。”“二叔!家父一心向儒,从未对老庄鞠躬致意,他让我们读的都是儒家的经书,若知道你教他们《庄子》,定又要生气了。”王介之很惊惧,连连摇头。
王廷聘不以为然,眼一瞪,道:“世上学问皆相通,谁定尊儒,则不能问道老庄?孔子当年亦向老子学习。你父亲过于拘泥,以至过犹不及,通百家之学,而守儒道,并无坏处,若你不说,他不会知道的。
来,快坐,端上一杯。”王介之道:“研习庄子也就罢了,您还让他们学吃酒!”王廷聘笑道:“介之呀,王家人怎能不会吃酒?
”王介之道:“您知道参之自生下身子就不好,这些年都泡在药罐子里,没想他能活下,父亲对他格外担心,您却让他喝酒。还有夫之,他才三岁,怎喝得了酒?父亲管束严格,您倒好,这样放纵他们。”夫之突然道:“长兄,我能吃酒的,这酒好香。”王介之气得不知该说什么。王廷聘哈哈大笑:“介之,你越来越像你父亲了——吃酒,死不了人。来,喝了它。”他把一碗酒端到王介之面前。父亲不在,二叔就是最大的。虽然不太情愿,犹豫片刻,他还是喝了。
一杯酒下肚,接着又是第二杯,第三杯,他也放开了,趁着酒意道:“二叔,其实我也喜欢酒的,然则,父亲大人不准我饮,所以,我一直不敢触碰杯盏。跟
着二叔就不同了。”几天过后,王朝聘真的回到了家中。他从京城带来了很多礼物。三个孩子围着他高兴坏了,尤其是夫之,拿着礼物,他心满意足。但是,他不敢和父亲独处,因为,他怕父亲,又有些认生。王介之试图向父亲打听京城的事情,但父亲大人总是一脸严肃,对此绝口不提,仿佛他不是从京城当官回来,而是刚刚遭受了一场劫难。
稍作安顿,王朝聘开始检查孩子们的课业。王介之注释的经义让他十分满意;王参之的课业则让他并不十分满意,他让王参之把课业本从头到尾改了一遍,却也没有过分责备。夫之紧张地站到父亲面前,快速背诵出《论语》《礼记》和《孟子》,父亲对他赞许有加。被父亲表扬,夫之的心情彻底放松了,耍起小聪明的他,在书房旁若无人地奚落起二哥,还得意洋洋地背诵《庄子》,显得很有能耐。
岂知,王朝聘闻《庄子》而勃然大怒,原本相安无事的王家大院,顿时鸦雀无声,只有王朝聘的训斥声来回回荡。夫之被父亲罚跪在院子里,他的大哥和二哥也因此受到牵连。父亲责怪夫之心浮气躁,不懂
礼节,儒家的东西还没学精通,就学习旁门左道;他又责怪王介之没有好好教育小弟,以至于夫之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王参之不够扎实的课业再次成了他被训斥的理由,原本,他以为可以躲过一劫,但是,父亲的脾气来了,他只能再次被惩罚。
P14-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