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梅/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墨梅/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16.88 3.7折 46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毕嘉珍|主编:刘东|译者:陆敏珍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080752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2847657

上书时间2024-05-1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毕嘉珍编著的《墨梅》陈述了梅花的植物性特质、自然界的梅花与绘画中的梅花之间的关系、梅花诗与梅花画的关系、大众文化中梅花的地位和它在文人画中的含义等关键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书中还力图在历史的框架中勾勒出文学与文化传统中发展轮廓,并建构了梅花美学,讨论了文人画派的形成、论述了墨梅的理论,从而从纵向概述了中国墨梅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文人画家的艺术成果。书中图文并茂,解说清晰,译者的翻译水平也基本规范。

作者简介
毕嘉珍(MaggieBickford),美国布朗(Brown)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教授,主要致力于宋元时期中国画的研究。主要著作有InkPlum:TheMakingofaChineseScholar-PaintingGenre,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获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图书奖);BonesofJade,SoulofIce,theFloweringPluminChineseArt,耶鲁大学艺术馆,1985年(获美国博物馆协会优异奖);与伊沛霞(PatriciaBuckleyEbrey)合编EmperorHuizongandLateNorthernSongChina:thePoliticsofCultureandtheCultureofPolitic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6年。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与致谢
导论
第一部分  梅花传统的建立
绪论
  自然界的梅花
  范成大《范村梅谱》
  自然与绘画中的梅花
  梅花画与咏梅诗
  通俗文化中的梅花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中的梅花
  南朝
  赏梅的出现:关于时间的问题
  唐朝
  北宋时期
  南宋梅花的兴起
  南宋物质文化中的梅花
  南宋诗歌与绘画中的梅花
  南宋梅花传统的建立
  宋代晚期及其后世的梅花
  作为中国之花的梅花
第二章  墨梅术语入门
  独特的语言
  梅花与季节轮回
  花与枝
  梅花:转瞬即逝
  梅枝:坚忍与重生
  时间与空间:孤独的梅花美人与梅花隐士
  地点的重要性:官梅/野梅
  政治与友谊
第三章  梅花美学
  野趣/雅趣模式
  更为纯洁的梅花:作为文人画梅花美学终极象征的墨梅
第二部分  绘画中的梅花:宋代之前与北宋的发展
第四章  宋代之前与北宋绘画中的梅花
  6世纪至11世纪晚期的文本记载
  图像记载的出现
  《宣和画谱》中的梅花
第五章  野趣与雅趣模式中的水墨花卉画
  宫廷墨花:宫廷收藏与徽宗的创作实践
  墨花实践与实践者
  徐熙《落墨花》与逸品风格
第六章  梅花和文人画的发展
  北宋晚期的墨梅理论与实践
  文人画流派的建立Ⅰ:墨竹
  文人画流派的建立Ⅱ:墨梅
  江南水墨风格:花卉画与山水画
第三部分  墨梅流派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论:什么是墨梅
第七章  墨梅流派的奠基者:仲仁(?—1123)
  早期仰慕者的作用
  仲仁的作品
  仲仁与墨梅:鉴赏术语
  仲仁的人物特征
  从仲仁的墨梅到墨梅流派的出现
第八章  墨梅流派的形成
  扬无咎(1097—1169)的经典墨梅
  从仲仁到扬无咎:艺术创作与艺术价值观的转变
  画墨梅的第三种方法:“倒晕”法
  对墨梅题材的首次汇编:赵孟坚《梅谱》
第九章  平衡与选择:南宋绘画中的梅花
  共同的遗产
  画院风格与文人风格
  文人梅画与院派梅画:选取恰当的关联模式
  秋色平分及其以后的状况
第四部分  蒙元统治下的墨梅艺术:元朝时期墨梅流派的重构
第十章  蒙元统治下的墨梅艺术
  元代墨梅意象(iconography)的形成
  文字与图:对图像与题词的解读
  墨梅大师:新画梅师的崛起
第十一章  元代墨梅的思想与理论
  为什么画梅不是绘画
  意足与形似:陈与义的修订
  吴太素《松斋梅谱》
第十二章  元代的墨梅创作实践
  墨梅流派的重构
  14世纪中叶的墨梅艺术:书法的抽象与图像的精致
  王冕:现代墨梅传统的奠基人
参考书目
图版
  1.佚名画家(12世纪早期):《梅竹聚禽图》
  2.宋徽宗(1100—1126年在位):《四禽图》
  3.扬无咎(1097—1169):《四梅图》
  4.徐禹功(1141?—?):《雪中梅竹图》
  5.岩叟(活动于13世纪?):《梅花诗意图》
  6.颜辉(活动于13世纪晚期—14世纪早期):《月梅图》
  7.佚名画家(12世纪晚期):《梅花竹雀图》
  8.佚名画家(12世纪晚期):《梅竹雀图》
  9.托名马远(活动于1190—1225年):《华灯侍宴图》
  10.马远(活动于1190—1225年):《观梅图》
  11.马远(活动于1190—1225年):《小品十四开》
  12.马麟(活动于13世纪前半期):《层叠冰绡图》
  13.马麟(活动于13世纪前半期):《芳春雨霁图》
  14.赵孟坚(1199—1264):《岁寒三友图》
  15.佚名画家(13世纪—14世纪):《百花图》
  16.佚名画家(13世纪):《梅花图》
  17.吴瓘(活动于14世纪中期):《梅竹图》
  18.吴镇(1280—1354):《墨梅图》
  19.杨辉(活动于14世纪后半期):《墨梅图》
  20.佚名画家(14世纪?)(传统托名王冕(卒于1359年)所作):《墨梅图》
  21.佚名画家(14世纪?)(传统托名王冕(卒于1359年)所作):《墨梅》
  22.邹复雷(活动于14世纪中期):《春消息图》
  23.吴太素(活动于14世纪中期):《墨梅》
  24.吴太素(活动于14世纪中期):《松梅图》
  25.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1346年
  26.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日期不明
  27.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日期不明
  28.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1355年
  29.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1355年
  30.王冕(卒于1359年):《照水古梅图》,1355年
  31.王冕(卒于1359年):《自题画梅诗》
  32.王冕(卒于1359年):《断桥香雪图》
  33.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日期不明
  34.王冕(卒于1359年):《墨梅图》,日期不明
  35.陈录(活动于1436—1449年):《万玉图》
  36.陈录(活动于1436—1449年):《墨梅图》
  37.王谦(活动于14世纪中期):《卓冠群芳图》
  38.刘世儒(活动于16世纪):《梅枝图》
  39.刘世儒(活动于16世纪):《雪梅图》
  40.徐渭(1521—1592):《梅花图》
插图


内容摘要
 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最受人青睐、得到最
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第一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
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墨梅》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