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荀子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道(荀子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17.31 4.0折 43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志轩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82427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3元

货号3363130

上书时间2024-05-1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荀子名况,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早年游学于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又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他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刘志轩编著的《天道——荀子传》描述了荀子的行迹,阐发了他的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简介
刘志轩,男,1937年生,河南新乡人,大学学历。河北邯郸市文化局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专家委员,邯郸市荀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邯郸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工程大学客座教授。数十年来,共创作面世的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剧、长篇小说30余部,多次获得省部级文艺奖项。

目录
楔子
上卷  天之道
  第一章/性恶
  第二章/王制
  第三章/王霸
中卷  地之途
  第四章/天论
  第五章/议兵
  第六章/富国
下卷  圣人心
  第七章/赋
  第八章/成相
  第九章/荀子后传
  第十章/荀子精神
附录一/荀子的姓氏与故里之谜
附录二/荀子年谱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荀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刘志轩编著的《天道——荀子传》写出思想家的思想深度、历史地位和人格精神,又能将史料与生活相融合,既要历史真实,又要活的灵魂;让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活脱脱的站立在读者面前。

精彩内容
 二、太庙前的较量王太后的父亲太史敫等五位元老要在太庙门前上吊,这件事情影响非常之大。太庙四周围拢了许多观
看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消息传到荀子的书斋,荀子初感吃惊,又感觉背后一定另有文章。
消息传到后胜与学宫原祭酒耳中,他们则悠然下棋,等待着更好的消息。有元老们如此一闹,太后与大王对荀况的变革图谋一定得思量思量,说不定还会要他的好看。
齐王建未到问计的时日突然来到书斋,荀子知道为的什么。礼仪过后,齐王建问:“老师!五位元老
一起到太庙闹事,学生束手无策,特来请教老师,此事应当如何处置?”荀子不忙于回答问话,反问齐王建:“君上!你休问我。应该首先问一问自己。你是要做一个有为的君王呢,还是做一个无为的君王呢?”齐王建答道:“当然要做有为的君王。”“好!”荀子点头赞许,“有为的君王,有许多榜样。不是有人说我要按照秦国的样子改变齐国吗?
其实,榜样无需到秦国寻找,也无需到其他别的国家寻找。齐国的先祖就是最好的榜样。当年齐威王年少即位,贪图玩乐,不问政事。稷下学宫里有一位著名的先生淳于髡,用言语激励他。齐威王不鸣则已,一
鸣惊人。他奖赏了勤政爱民的即墨大夫,烹杀了文过饰非的官员。任人唯贤,改革朝政,使得齐国很快强盛起来。他的儿子,你的曾祖父宣王,也同样是任人唯贤,启用了田忌、田婴、孙膑许多贤才,把天下的学士都召到稷下学宫里来,使得齐国称雄于列国之中。他们都应当是效法的榜样。”齐王建默默点头称是。
荀子问:“效法先祖,你打算从何做起呢?”见齐王建洗耳恭听,荀子说:“推崇礼义其国治,轻贱礼义其国乱。朝政是要人来治理的,所以,首先要任人唯贤。如何任人唯贤昵?对贤能的人不遵循次序推举,对不贤的人不等待时日就罢黜。虽然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孙,行为不符合礼义的就降为庶民百姓。虽然是庶民百姓的子孙,有学问、有德行,就可以提升做卿相士大夫。对于违反政令的人,用奖赏鼓励其改邪归正,用刑法惩治其罪过。对患有各种残疾的人,要收留并养活他们,根据才能使用他们,供给他们吃穿,全部加以照顾而不遗漏。对敢于反抗政令的人,无论权多高,位多重,杀勿赦。这就是最高的道德,就是王者之政。”齐王建坐在荀子面前,仔细地一字一句地悉心听从荀子的教导。
荀子感叹:“为政犹如为人呀!要坚守信念,诚实不欺。君王做事,一定要听取臣子的政见。不过,听取政见要有个界线。对那些以善意而来的人,要待之以礼;对那些以不善而来的人,就要待之以刑。二者区别相待,贤良与不贤良就不混杂,是与非就不紊乱。贤良与不贤良不混杂,英杰就来归附;是与非不紊乱,国家就会大治。”荀子最后问:“君上,如何应对那些元老,还用我再讲吗?”“谢老师教诲,弟子明白了。”齐王建站起身来,说,“他们虽然身为元老,但是,用在太庙上吊的非礼行为要挟君王,绝非善意。寡人要做一个有为的君王,对于他们的无理威胁,绝不能软弱退让!”“好!”荀子对齐王建的回答非常满意。
齐王建信心十足、踌躇满志地回到王宫,立即传下旨意。田单奉旨又一次带领武士整齐威武地来到太庙,严肃地向太史敫等人宣旨:“大王有令,太史公等人听旨!”田单宣读大王诏旨:“太庙乃先王灵位之所在,国之圣地,不容玷污。敢有玷污太庙者,无论何人,杀勿赦!”田单又接着宣读:“太史公等老臣功勋昭著,国人敬仰。如有治国谏言,可进宫面奏:而今之行为,有失礼义,当立即终止。否则,免除爵位,斩杀满门,灭其九族,决不宽恕!”太史敫把火气撒向田单:“你不敢,我看你也不敢。你不是当年的田单了。先王在的时候,念你在即墨小城摆下火牛阵,杀退了五国联军,为齐国立下旷世大功,封你为安平君,还千方百计保护你。九个先王的亲近宠臣举报你有谋反之心,都被先王杀了。如
今,先王不在了,没有人保护你了。无论你有多大功
劳,若有半点造次,就会立即杀掉你!”田单谦恭地回应:“田单非为王族嫡亲,从来不敢造次。不过,太史公,你方才评说田单之语,岂不正好用来评说自己吗?”田单又平静地说:“太史公!你我的功劳俱已成为过往云烟。你乃太后生父,大王至亲,应当遵从王命,做百官表率,切莫毁坏大王名声,让国人耻笑。
”“哈哈!你又来了。”太史敫毫不示弱,“让我遵从王命,可以。但你必须与我讲清楚,这个王命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拿去看过。”田单把写有王命的帛锦交给太史敫。
太史敫接过写有王命的帛锦,与几位元老仔细观
看,翻来倒去看不出破绽来。
太史敫狡辩:“虽是大王之令,却绝非大王之意。”“无礼!简直是无稽之谈。”想不到太史敫会讲出这样的话来,田单愤怒斥责,“太史公!你偌大年纪,为何这样不讲道理?你是朝廷太史,应当知道违反王命的后果!”“今天的事情,如要写在史册上,绝非是我无礼
,乃是事出有因。”太史敫继续狡辩,“老夫偌大年纪,心明眼亮。大王此令,必有幕后指使之人!”太史敫一字一句地说:“幕后指使之人定是荀况,我要见荀老夫子。相见之后,假如他被老夫骂得无言以对,你就撤回王命;假如老夫被他讲得心服口服,我就遵从王命。”“好!”田单回身高呼,“有请荀老夫子!”太史敫等元老看见荀子从不远处健步走来,大为惊讶:“荀老夫子……”荀子谦虚地拱手施礼:“诸位功勋元老,荀况有礼了!”太史敫急忙走上前去,其他几位元老也跟了过去,一起向荀子拱手还礼,跪地叩头:“荀老夫子!”P61-6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