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兼收并蓄的活力之都(中文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兼收并蓄的活力之都(中文版)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48.57 6.5折 7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剑光

出版社外语教研

ISBN9787521347722

出版时间2023-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75元

货号31880991

上书时间2024-05-0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剑光,1964年生,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人文与传播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文化典籍系主任、中国古代史博士点负责人、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经济史、江南区域史研究,著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唐五代农业思想与农业经济研究》、《唐代经济与社会研究》等,出版随笔《学海随心》,主编《中国王陵之谜》等多种著作,整理点校古籍数十种,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壹 上海·风物
  导言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
  松江府衣被天下
  黄浦江上海的地标河流
  龙华寺千年古刹,桃李掩映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大世界哈哈镜里的欢乐天地
  十六铺上海的水上门户
  兴业路革命的初心之地
  南京路中华商业第一街
  人民公园从跑马厅到相亲角
  朱家角淀山湖边的江南古镇
贰 上海·习俗
  导言
  三黄鸡舌尖上的五百年
  吃青团寒食长阳气
  行盘日新月异的聘礼
  过冬至知是明朝冬至天
  送灶神年的开始
  斗蟋蟀“将军们”的会面
叁 上海·艺术
  导言
  沪剧一剧天然万古新
  滑稽戏笑的艺术
  《梁祝》交响乐中的凄美爱情
  月份牌画市民生活的时尚
  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浦东说书中国说唱艺术
  顾绣女中神针
  金山农民画江南乡土艺术新苗
  崇明灶花万家烟火仍留香
肆 上海·人物
  导言
  陆机百代文宗
  黄道婆棉布业的始祖
  徐光启中西文化会通的先驱
  侯黄二先生国乱显忠臣
  鲁迅内山书店里的身影
  张元济中国出版业第一人
  刘海粟不循规蹈矩的画家
  巴金中国文学的良心
  王安忆上海城市故事的书写者
伍 上海·成就
  导言
  石库门中西合璧的住宅
  豫园龙墙内的江南园林
  古猗园名园依旧风流在
  《申报》上海滩报业传奇
  江南制造局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内容摘要
本书是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单位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之上海卷。全书围绕“上海风物、上海习俗、上海艺术、上海成就、上海人物、上海精神”六大主题展开,共收录上海故事49个,在题材选择上古今结合,充分展现了上海的人文历史、风俗风貌及文化底蕴,全面地介绍了上海的发展概况及有关成就,全面梳理了上海历史文化和习俗风物的发展脉络。本书每个故事均配有相应图片,便于读者对所述事物有更为具象的了解。本书语言生动,可读性较强,适合中外青少年读者,有助于其了解上海,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

精彩内容
 上海的母亲河人们初到上海,听到苏州河,会下意识地以为这是一条苏州的河流。但实际上,它是吴淞江流经上海地区的一段。之所以叫苏州河,是因为自近代上海开埠以来,英国人发现从上海坐船逆江而上,就可以抵达中国当时的纺织业中心——苏州,日久天长,人们也就习惯称它为“苏州河”了。
在没有公路、铁路的年代,苏州河就是上海的主动脉和生命线。唐宋时期的青龙镇、元明以来的上海老县城,都曾依托这条河流得以成长、繁荣。进入近代后,大量公共建筑在苏州河下游东段出现,下游的中段和西段沿岸则陆续开办了煤气、
面粉等各类工厂。
相比上海的另一条重要
河流——黄浦江,流水潺潺、蜿蜒曲折的苏州河虽然没有那么宽阔澎湃,但却显得更接地气。对于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而言,苏州河就像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孕育了他们的人生。
时间拉回到几十年前,郑有华是一名普通的上海青年,他出生在苏州河畔一条不起眼的弄堂里。有华的父母工作繁忙,常把他送到附近的外婆家,请外婆代为照顾。在有华的记忆里,外婆每次都会唱着一首童谣哄他入睡:“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块馒头一块糕……”那时有华一直以为,外婆唱的“外婆桥”就是那座架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大铁桥。直到后来上了初中,他才知道,那座大铁桥名叫“外白渡桥”。只不过在上海方言里,这几个字听起来和“外婆(大)桥”像极了。
关于外婆家的美好记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