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45.23 6.0折 76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 者:毕竞悦 谢文哲 李晋西 倪伏笙

出版社福建教育

ISBN978753349099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6元

货号31311380

上书时间2024-05-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毕竞悦法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博士,有多年智库工作经历。先后出版专著《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社会视野下的民初政治转型》《大国兴替》等,在报刊、新媒体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出版图书获评清华大学出版社年度十佳图书。
谢文哲先后出版《门里门外》《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香火:闽南文化札记》《天下清水:闽南人的信仰和生活》等专著,主编图书曾获“中国最美图书”奖,列入“经典中国”对外推广书目。
李晋西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口述历史作品有《我仍在苦苦跋涉—牛汉自述》《生正逢时—屠岸自述》《大馆奴—樊建川的记忆与梦想》《曾彦修访谈录》。
倪伏笙担任《清水岩志》《安溪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多部志书的副主编。文学作品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刺桐文艺奖。

目录
序一  溪村的“热”与“冷”王铭铭
序二  安溪:“差生”逆袭的宝贵经验雷颐
引言
第一篇  突破困境(1985-1992)
  第一章  赤贫安溪
    第一节  沿海开放县的贫困
    第二节  省政府的调查
    第三节  青苑村与厦门的差距
  第二章  聚力治穷
    第一节  从厦门到安溪
    第二节  思想脱贫
    第三节  内外攻坚
  第三章  老城突围
    第一节  “破城而出”
    第二节  “三联单”探索房改
    第三节  全国首个温泉城
  第四章  以茶脱贫
    第一节  茶史悠久
    第二节  管理松绑
    第三节  办企兴茶
    第四节  从南洋到东洋
  第五章  开放县门
    第一节  安溪改革开放的启明星
    第二节  一条短裤打天下
    第三节  “三资”绽放
  第六章  乡亲归来
    第一节  侨台大县
    第二节  情暖侨心
    第三节  玉燕返巢
    第四节  世界安溪乡亲大联谊
第二篇  突飞猛进(1993-2002)
  第七章  夯基壮骨
    第一节  打开山门向大海
    第二节  争来的“先行工程”
    第三节  40年终圆“铁路梦”
    第四节  建成光明之城
  第八章  兴茶富民
    第一节  艰难争得茶叶自营出口权
    第二节  茶业发展“三步走”
    第三节  3万元建起中国大茶都
    第四节  茶文化“点铁成金”
  第九章  工业强县
    第一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二节  台企旺旺落户安溪
    第三节  工艺业从零到大产业
  第十章  文化赋能
    第一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二节  《玉珠串》囊括国家三大奖
    第三节  发展茶文化旅游
第三篇  跨越赶超(2003-2012)
  第十一章  思想跨越
    第一节  确立“沿海县”新站位
    第二节  政务公开成为全国典型
    第三节  “忧患、梦想、担当”大讨论
    第四节  安溪铁观音兴茶新理念
  第十二章  城市繁华
    第一节  一城“夹”两翼
    第二节  修建城区二环路
    第三节  城东崛起新区
    第四节  满城山水半城湖
    第五节  培育城市新业态
  第十三章  茶界明珠
    第一节  建设20万亩生态茶园
    第二节  全国首创茶叶质量监管模式
    第三节  茶界首枚中国驰名商标
    第四节  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
    第五节  安溪铁观音“走遍”神州
    第六节  茶产业“接二连三”
  第十四章  新型工业
    第一节  全省率先退出石材业
    第二节  水泥业整合升级
    第三节  以矿救灾“三赢”
    第四节  不断成长的三安钢铁
第四篇  进位逆袭(2013-2021)
  第十五章  壮大实体
    第一节  布局园区
    第二节  对接产业
    第三节  招商选资
    第四节  产业聚集
  第十六章  民生幸福
    第一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节  构筑大卫生格局
    第三节  新县城新生活
    第四节  新时代新生态
  第十七章  乡村振兴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安溪样板
    第二节  建设美丽茶乡
    第三节  特色小城镇
    第四节  电商发展百强县
  第十八章  “三铁”扬名
    第一节  铁观音成为中国文化符号
    第二节  获评世界藤铁工艺之都
    第三节  青阳冶铁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第十九章  布局未来
    第一节  大交通通山达海
    第二节  大产业蓄积动能
    第三节  大白濑“渴望”成真
    第四节  大三环逐梦新时代
  结语  安溪气韵生动
后记

内容摘要
福建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原产地,也是中国著名侨台大县、文化之乡和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时至1985年,安溪县仍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在国家改革开放和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海内外安溪人民在当地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负重拼搏,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告别贫困,“逆袭”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本书聚焦安溪40年的发展之路,忠实记录各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见证着“政府能力”和“人民创造”的双向互动。阅读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可以理解一个县域艰难的探索实践,而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

精彩内容
第一节 打开山门向大海一、持一张照片硬闯交通部1991年春节假期刚过,北京城内依然寒风凛冽,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交通部的大门前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接待室的办公人员一问,顿时傻了眼,这位来访者不知道自己具体要找哪个部门,就拿出一张两人合影,一个劲儿地说要找照片里的主角之一、交通部部长钱永昌。拿张照片就要找部长,也算是一件奇事了。这位冒失的来访者,正是当时的安溪县县长陈长昭,而那张照片里的另一位主角,则是安溪籍著名侨胞唐裕。“持一张照片硬闯交通部”的好戏,完全源于百万安溪乡亲几十年的一个夙愿——打通龙门岭。龙门岭,安溪与厦门的分界线,这座海拔750米的高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抗日战争期间,它曾把日军的侵略部队完全挡在门外,保卫了安溪县城的一方平安。但在和平年代,它却变成了阻挡茶乡人快速前进的拦路虎:山那边,是繁荣发达的厦门经济特区;山这边,却是全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 此前,安溪通往厦门只有一条公路——安同公路,由厦门安溪公会发起成立的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募建于1928年,是安溪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安同公路从海拔110米的龙门圩后观林山,连续上坡十多千米,翻越龙门岭至海拔745米的东岭格,然后急转直下至厦门同安县,全程61千米。由于建设时间早,公路陡峭难行,坡陡弯急,九曲盘旋,等级标准低。唐裕先生用四个字形容这条路——“车比路大”。 改革开放后,许多心系桑梓的旅外安溪乡亲很想返乡投资兴业,帮助家乡致富。然而,重山险阻令他们谈路色变,车毁人亡的惨剧也时有发生。仅1987年一年,龙门岭、东岭就先后发生 3起交通事故,1名回乡的新加坡侨胞和4名乘客死亡,29人受伤。曾有一位侨亲回来考察投资办厂,但还没到安溪,车便翻在山路上。大难不死的侨亲就此打道回府,只留下一份遗憾和感慨——从前只闻蜀道难,现今才知,龙门岭之难,不让蜀道。安溪的产品想运出去,海外乡亲想回乡探亲或投资办厂,均被这条山路所阻。龙门岭、东岭成为制约安溪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屏障。“跃过龙门,奔向大海”,成为数百万海内外安溪人魂牵梦绕的一桩心愿。 二、寻找最优建设方案1988年,县委、县政府正式把改造安同公路作为安溪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同年6月,省长王兆国来安溪考察工作,县领导在汇报工作时请求省长对安同公路改建给予支持。与此同时,海外侨亲们也为这条“归乡路”献计献策,多方奔走,寻求支持,其中的领头人便是唐裕先生。1990—1991年间,他多次往返北京,向商业部部长胡平(原福建省省长),两任交通部部长钱永昌、黄镇东等有关领导,反映海内外安溪乡亲希望国家支持改建龙门岭公路的强烈愿望。正因如此,才发生了“一张照片硬闯交通部”的故事。 1991年初,陈长昭拜访钱永昌部长之后,同年9月20—25日,唐裕先生又陪同县委书记李天乙一行到北京,就安溪县乌龙茶出口、蓝田水电站、龙门线公路改线工程等问题,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安同公路改线项目的推动并不顺利。一方面,道路工程款项过于巨大,在20世纪90年代初,近乎一笔天文数字。另一方面,当时泉州市对于改造安同公路存有顾虑,担心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安溪的人才和资源大量流向厦门。故而,虽然书记、县长先后到北京汇报,但安同公路改造工程并没有立刻得到批复。 1990年3月,在政协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福建籍全国政协委员陈乃昌(安溪籍)、柯雪琪、蔡载经、李登嵩四位委员,向大会提交1894号提案,即关于“厦门特区与安溪县间的龙门岭东岭路段亟应改线,以利三胞的经济、贸易、旅游的交往的提案”。在京的安溪籍老干部以及关心安溪的老领导,也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交通部高度重视,随后函示福建省交通厅统筹考虑,提出实施意见。 1991年12月17日,省计划委员会以闽计交〔1991〕150号《关于安溪龙门岭公路改建工程计划任务书的批复》批准立项,同意对龙门岭公路进行改建,改建工期三年,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 1992年2月8日,交通部以交计发〔1992〕236号《关于下达1992年老、少、边、穷地区公路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给予龙门岭公路改建补助700万元。10月8日,省公路局向安溪、同安两县下达龙门岭公路改建工程任务的函,同意安溪、同安两县开始施工建设,预算总投资2500万元。
没想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1992年,李天乙到新加坡考察,把即将改建龙门岭公路的消息告诉给心系此事的侨亲们。侨亲们高兴之余,提出一个重要建议——改线并不是最优方案,因为货运难题依然无法解决,集装箱还是进不了安溪。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国外的隧道技术,打通龙门岭。 1992年9月2日,李天乙、李锦裕等到新疆招商,转道北京,召开在京乡亲座谈会,与会乡亲一致提议开凿隧道,彻底解决龙门岭公路问题。综合海内外乡亲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决定放弃此前花了100万元设计费的公路改线方案,下决心重新设计,以隧道工程为主,拉近安溪与厦门的距离。 9月19日,县委书记李天乙、县长陈长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梦集等,和县交通局有关人员,一行15人从龙门桂林村到马鞍格实地勘察地形,初步认定从马鞍格贯通隧道是最佳方案。但这个方案势必增加巨额投资,于县情而言,是完全无法负担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