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中华图像文化史韩丛耀 主编;韩丛耀 著978751790620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中华图像文化史韩丛耀 主编;韩丛耀 著9787517906209

全新正版书籍

112.23 5.7折 198 全新

库存8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丛耀 主编;韩丛耀 著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17906209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1682117

上书时间2024-06-24

棋辰书院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丛耀:南京大学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图像传播学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很好出版物奖,国 家级教学成果二奖,两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很 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三次获得省部级很好社科成果奖,“中国影像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图像与图像学 001
第一节 图像 002
一、图像 002
二、图像文化 009
三、图像是视觉符码也是文化代码 014
第二节 图像学理论 020
一、图像学 020
二、图像学任务 023
三、图像学研究 026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面向 030
第三节 现代图像的特征 034
一、现代图像与传统图像 034
二、现代图像的社会特征 039
三、现代机具图像的意义 042
四、现代机具图像的功能 046
五、现代机具图像的复制 048
小 结 053
第二章 图像科学的中国历程 055
第一节 图像科学的萌芽期 056
第二节 图像科学的形成期 060
第三节 图像科学的上升期 064
一、刘安与《淮南万毕术》 067
二、王充与《论衡》 068
三、张华与《博物志》 069
四、谭峭与《化书》 070
第四节 图像科学的鼎盛期 072
一、沈括与《梦溪笔谈》 074
第五节 图像科学的融合期 084
小 结 098
第三章 图像与社会表征 101
第一节 图像与历史记忆 102
一、图像简史 103
二、图像的记忆 106
三、图像与现实 110
第二节 图像的演进历程 114
一、家园的诞生 114
二、人的对象化 116
三、从真实到想象 118
四、从图像到文字 119
第三节 人对图像的感知 124
一、对空间的感知 124
二、对图像的感知 135
第四节 图像与受众的关系 142
一、图像的价值 142
二、图像的功能 14
三、受众对图像的认知 147
四、图像对受众的影响 151
小 结 153
第四章 图像与文化符码 155
第一节 社会性的文化符码 156
一、对图像意义的探究 156
二、被察觉与被命名的 158
三、对图像信息的理解 161
第二节 图像的迹象性 164
一、迹象研究的主题 164
二、迹象图像的特征 166
三、迹象图像的力量 168
第三节 图像的相似性 172
一、相似性的讨论 172
二、期待的一致性 175
三、转换的图像性 178
第四节 图像的象征性 180
一、模拟性符号 180
二、象征与迹象 181
三、图像性象征 183
小 结 185
第五章 图像与图像符号 187
第一节 图像与符号 188
一、符号与符号学 188
二、中国的符号研究 191
三、作为符号的图像 192
第二节 符号学方法 194
一、构成模式 194
二、图像的多义性 196
三、对图像信息的阐释 197
四、阐释的拒绝 206
第三节 图像符号 210
一、图像符号的概念 210
二、感知的相似性 212
三、图像言语与视觉句法 213
第四节 造型符号 218
一、表达层面与内容层面 218
二、可视信息的组构 219
三、视觉修辞的手段 220
第五节 相互关系 222
一、一致性关系 222
二、对立性关系 224
三、主导性关系 225
四、交流的协议 227
小 结 229
第六章 图像与语文叙述 231
第一节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232
一、书写符号的产生 232
二、从平面中抽绎的言辞 234
三、同源、分立与竞争 235
四、相互超越 236
第二节 图像与语言的关系 238
一、图像优势论 238
二、语言优势论 239
第三节 图像与符号的关系 242
一、广义图像学 242
二、广义符号学 244
三、图像与现实 244
第四节 图像符号及其含义 246
一、明示义与隐含义 246
二、迷思与象征 249
三、隐喻与转喻 252
第五节 图像的视觉性叙述 258
一、拟态与叙述 258
二、系列展现与同时性展现 262
三、图像的空间叙述 269
小 结 274
第七章 图像与视觉信息 277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社会构建 278
一、观念的视觉化 278
二、视觉体系的建立 280
三、多义性的阐释 283
第二节 视觉能指的语义结构 288
一、视觉结构与语义结构 288
二、视觉图像的话语 292
三、视觉信息的解读 295
第三节 图像信息的综合阐释 300
一、视觉的含义 300
二、含义的层面 303
三、阐释的顺序 304
四、诠释的修正 305
小 结 307
第八章 图像与视觉图式 309
第一节 主题的视觉构成 310
一、主题与题材选择 310
二、主题与图式元素 314
三、图像的综合含义 317
四、图像的视觉图式 321
第二节 图像的再现与表现 324
一、再现性图像 324
二、表现性图像 327
第三节 图像的形式风格 330
一、形式风格 330
二、图像语言 332
第四节 图像的转形与书写 334
一、转形的图像 334
二、书写的形式 337
小 结 339
第九章 图像与文本建构 341
第一节 图像的文本 342
一、图像的视知觉 342
三、视像与形象 347
第二节 图像的论述 350
一、自我指涉 350
二.总体化的历史形象 357
三、内在画面中 360
四、阐述画面 364
五、图文互构 368
小 结 371
第十章 图像的构成形态 373
第一节 图像的物质技术形态 374
一、以木简、隶书、居延笔为例研究图像的物质技术形态 376
二、个案研究:桃花坞木刻年画制作技术 382
第二节 图像的视觉构成形态 388
一、视觉构成形态在图像中的作用和意义 388
二、个案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图像构成分析 393
三、图像的视觉构成形态研究基础性清单 403
第三节 图像的历史文化形态 404
一、历史文化形态在图像中的作用和意义 404
二、个案研究:《荣成氏图像》历史文化考证 407
三、图像的历史文化形态研究基础性清单 415
第四节 图像形态描述与分析 416
一、《梅花喜神谱》的出版与传播 416
二、《梅花喜神谱》的图像描述 418
三、《梅花喜神谱》的图像分析 419
四、《梅花喜神谱》的图像诠释 422
小 结 427
第十一章 图像的意义场域 429
第一节 图像的生产技术场域 430
一、生产场域的图像形态分析 430
二、图像生产场域的个案研究 432
第二节 图像的自身构成场域 448
一、自身场域的图像形态分析 448
二、图像自身场域的个案研究 450
第三节 图像的社会传播场域 460
一、传播场域的图像形态分析 460
二、图像传播场域的个案研究 462
小 结 479
结束语 480
参考文献 488
致 谢 500

内容摘要
《中华图像文化史》是我国靠前部中华民族的视觉文明通史,分专题深入研究了自远古至1949年大中华地区的图像,以及中华图像文化的形成机制。该项目分为断代史和类型史两个部分。“图像论”属于断代史之一,从古今中外先辈们对图像的实践与成果;到对中国人图像实践和图像科学的探索;到图像自身的历史,图像与社会、图像与受众的关系;再到拆分解构图像符号、社会文化符号及惯例规则;很后到阐释图像的“意义”场域等十一个章节系统、完整地对古今中外的图像研究成果归纳整理、综合抽象,梳理图像研究的基础理论,亦是一部视觉档案史。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