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授权,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 23.7 3.0折 ¥ 79 全新
库存75件
作者蒲娇,史静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81581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17644429
上书时间2024-12-14
章源起、沿革与文化空间
一、 社区历史文化概况/007
二、 老会的起源、发展与变迁/008
三、 信仰空间/022
四、 相关历史传说/032
第二章会规与会况
一、 入会/038
二、 出会/043
三、 会规/049
四、 会与会的交往/054
五、 会与民商的关系/0
第三章程式与技艺
一、 角色/067
二、 表演程式/070
三、 唱词/078
四、 动作/087
五、 绝活儿/703
六、 艺术特色力/104
第四章器具与遗存
一、设摆器具/107
二、表演器具/113
三、器具的制作材料/116
四、化妆/124
五、服饰/131
第五章传承现状
一、传统社区的解体/135
二、会员结构的变化/138
三、表演形式的变迁/142
四、经济条件的困扰/145
第六章传承人口述
一、殷洪祥/146
二、安维鸣/152
三、卢洪义/156
附录一: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传承谱系/159
附录二: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器具遗存登记表/161附录三: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相关方言称谓/163后记/165
第一章源起、沿革与文化空间
一、社区历史文化概况
南运河是京杭运河的一部分,也是京杭大运河在华北的主要河段。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南运河历史上就是一条通向北京的漕运河道。
南运河南起山东临清,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东光、泊镇、沧县,青县人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人红桥区,流经该区南部,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会合后人海河。南运河全长509公里,红桥区境内一段长约7.3公里,宽20-40米。在红桥区境内自西向东流经邵公庄、小西关、南头窑、先春园、大伙巷、河北大街、三条石、大胡同等地界,西端对岸为南开区。
南运河繁忙的航运,使得两岸成为人口密集聚居地,三岔河口成为天津市城市发祥地和最早的商贸文化娱乐区。历史上,西码头这个地名是在1912年运河调顺的过程中(西大湾子到复兴路之间原有一个大河湾,后从鸡子行到大丰桥一段变为直路)才有的。过去对“西码头”界定的范围是从鸡子行到邵公庄桥(今井冈山桥)口。另外,依河而建的还有北码头、东码头。北码头的范围在今天北大关桥两岸。东码头范围在今天东浮桥(金汤桥)两岸。南部没有码头,在今天的南市一带。
过去,西码头一带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沿运河两岸,分布着无数商家店铺,鸡子行、斗店、米店、蒲包店等鳞次栉比,繁荣兴旺。静海县一带盛产蒲蓬,这是制作蒲包的材料,而运河是通往静海县的必经之路,因为经常从西码头沿岸的一个村运输蒲包,后来这个村取名为蒲包店村。天津市区的鲜货、瓜果、粮食,蒲包、席、篓子、扫帚等食品和生活用品也基本从这里下船。居民出行十分方便,主要靠汽船,去往今日的杨柳青,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
西码头两岸居民基本靠运输业生活,主要从事脚行职业。明代以前,进出海河港……
天津皇会为祭祀妈祖的传统民俗活动,创始于元代,现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书采用源头式记录,以口述史为方法,立足于田野作业,结合视觉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对老艺人的口头记忆和身体技艺进行采录,力图对天津皇会进行立档、研究和保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