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一本书读懂中华商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一本书读懂中华商文化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4.62 5.1折 48 全新

库存187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啸

出版社中国商业

ISBN9787520801577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186463

上书时间2024-07-06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刘啸著的《一本书读懂中华商文化》讲述了厚德载物的中华商魂,智、勇、仁、强的商业精神。
从部落交换兴起到手工业经济发达,从城市商业兴旺到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清商帮崛起到当代电商横空出世,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商业流派,并追随着“一带一路”、共享经济的大潮,展示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刘啸,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景观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十年企业管理者,十年政府公务员,十年高校教师,二十多年中层管理历练,对管理有较深层次的感悟,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环境学、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先后出版《生态经济与旅游》《北京旅游》《这样管理最有效(升级版)》等专著、合著七部,发表文章六十余篇。被媒体誉为“中国低碳旅游第一人”。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部委、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20多项。

目录
上篇  华商文化溯源
  第1章  商业简史:华商文化的历史起源与演化
    1.部落交换是最早的商业体验
    2.私有制的诞生孕育了商业
    3.商朝划时代的“工商立国”
    4.诸侯发展手工业催生了商品经济
    5.秦汉“官商一体化”战略
    6.三国纷乱背后商业暗流涌动
    7.隋唐城市商业兴旺发达
    8.伴随城市化发展的两宋商业
    9.马可·波罗笔下的元代繁盛景象
    10.明代迎来全民皆商时代
    11.资本主义萌芽与行会组织发展
    12.晚清票号业务开始勃兴
    13.民国短暂的商业黄金时代
    14.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浪潮
  第2章  儒商文化:奉行“王道经营模式”
    1.儒商如何构建信仰体系
    2.儒商的修身之法
    3.儒商的核心价值
    4.儒商追求的理想人格
    5.儒商推崇的经营策略
    6.儒商企业文化建设
    7.儒商的契约精神与礼乐文化
  第3章  佛商文化:以慈悲济世之心践行社会责任
    1.读懂佛商的核心理念
    2.用布施的行动获取财富
    3.永远不做金钱的奴隶
    4.“有舍有得,大舍大得”的理念
    5.慈悲事业是一世的修行
    6.在建立自我中追求无我的境界
  第4章  道商文化: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永续经营
    1.陶朱公:中华道商始祖
    2.经营者要有“上善若水”的品格
    3.“柔弱胜刚强”的智慧论
    4.管理中奉行“无为而治”的理念
    5.经商永远追求创新求变
    6.多一些领导,少一些管理
    7.在机遇面前要敢于取舍
    8.心无二用是最大的发展智慧
  第5章  华商文化的精神:注重信义传统,坚守博爱美德
    1.勤俭持家的传统
    2.诚实守信的信条
    3.开拓进取的精神
    4.百折不挠的意志
    5.灵活应变的策略
    6.回馈社会的善举
  第6章  中华商业老字号: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的秘密
    1.同仁堂:永远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
    2.胡庆余堂:以“戒欺”文化立世

内容摘要
几千年来,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发展不但为社会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
丰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近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刘啸著的《一本书读懂中华商文化》全面、系统
地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商业发展史、商业人物、商业事件、商业思想以及商帮文化,归纳总结出了中国商人本土化生存、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与经营智慧,提炼出了华商文化的要义,是现代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在商场一展宏图的重要读本。

精彩内容
2.私有制的诞生孕育了商业《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不担心分得少,但是却担心分得不均匀。但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资料有了剩余,如何占有和分配这些剩余的产品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早期,生
产资料集中储存,生活必需品按公分配,部落成员也
严格按照“公心”来对待分配,所以不存在多拿多占。当然,当时也没有多余的产品供给。到了父系氏族时期,虽然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物还在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但是部落首领在分配物品的时候已经有了优先分配的权利,逐渐地他就比普通部落成员有了更多的物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担忧成为了现实。剩余产品的不平均分配,直接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而私有制的产生又为商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是商业出现的前提条件。
随着权力观念的产生,部落的上层人物普遍认为自己比部落其他成员分配到更多的剩余产品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为了能够占有更多的剩余产品,他们还希望能够有“制度”来保护他们的“私心”,这就导致了私有观念的产生。
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比女性更加强权的男性掌握了社会权力,部落的首领开始认为女人也是自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那个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制定了“一夫一妻制”,这导致了家庭的产生,家庭的产生也就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
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也是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产生的。恩格斯曾说:“在野蛮的高级阶段,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工,这就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劳动产品的生产,而且产量日益增加。”家庭剩余产品的逐渐增多,使得个体之间的交换变得越来越迫切。
个体家庭的出现,也使得“人人为公”的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人为我”的私有观念。个体利益以及私心逐渐成了社会的主导意识,这也使得原来的协同作业的公有制劳动形式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变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的个体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作用下,以家庭为基础的私有财富结构逐渐建立了起来,也就是私有制的物质形态确立了。
在财富掌握到个人手里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个人的私有财富也越来越丰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也开始逐渐私有,归单个的家庭所有。由于产品剩余越来越多,部落之间的交换也越来越频繁,产品交换的频繁发生逐渐将原本发生在部落和氏族之间的交换推进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交换。
在剩余产品交换的过程中,产品的所有权发生了转换,而在这之前私有观念已经形成,相应的,所有权的观念也就产生了。当人们承认彼此对交换的产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