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陪你去留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陪你去留学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16.6 4.3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王欣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40459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0632756

上书时间2024-06-28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从七岁开始,到美国读小学,她的父母一直坚持中美文化并重的方式,并在她初中的时候,让她转学到北京的靠前中学,加强中文的学习,直到高中才返回美国就读。二十多年在美国、中国以及“两地之间”求学,使得作者体验了“美式”“中式”乃至“双重文化式”的成长经历,最终那些文化的碰撞成了她前行的动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现在,赴美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许多学生并没有深入接触过美国社会,便懵懂地开始留学生涯。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这些年轻人,了解美国人从小建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理解美国文化,以及中美两国方式的差异。

目录
第一章  中美文化,差异在哪儿?
  个人空间和隐私
  表现自我
  与人相处的要点
  面子和礼貌的差别
  社会参与规则
第二章  优点还是缺点?
  (小学一美国)
  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7~8岁,1989~1990年):费城
  小学四年级至五年级(9~10岁,1990~1991年):长岛
  六年级至七年级(11~12岁,1992—1993年):南本德
第三章  在北京的“美国人”
  (中学一中国)
第四章  “大”与“多”的挑战
  (高中和报考大学一美国)
  高中(15~18岁,1996~1999年):莫里斯敦
  向梦想中的大学发起冲击!
第五章  情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
  (大学一美国)
  挑战之一:拓展视野
  挑战之二:不怕失败
  挑战之三:脱离“世界围着我转”
  大学实习和毕业求职
第六章  建立个人品牌和事业目标
  (十年工作经历总结一美国)
  “关系”在美国也很重要:纽约
  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就齐头并进:波士顿
  拓展“软硬技能”,开阔视野:芝加哥
  我们这一代的挑战之一是掌握平衡
  新的工作领悟:西雅图至上海
致谢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是作者王欣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这本书综合了作者自幼年开始,二十多年在中美两国从小学至高中、大学、研究生和工作的生
活经历,与大家分享美式、中式和“双重文化式”的成长体验。宗旨是为即将踏上美国求学旅程的中国年轻朋友们提供“有备而来”的参考,为远在家乡的父母们提供一份从“孩子”的视野所看到和体会到的美国社会图景。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中美文化,差异在哪儿?个人空间和隐私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在公共场合往往很难有个人空间,但在美国,个人空间是一个大家都默认的概念。记得来到美国一年多以后,有一位小朋友请我去她家玩。开车去她家的路上,她的妈妈顺路带我们去超市买点儿吃的。到了排队结账的时候,朋友的妈妈告诉我们两个可以先帮忙去排队。我们很快找到一条较短的队伍,有一位中年男士排在队尾。我赶紧跟到了他后面,虽说不至于挨着他的脚后跟,但也离得非常近。那位男士当时背对着我们,所以没有意识到,可我的朋友马上问我为什么离他那么近。我回答朋友说,因为排队呀。我当时并没有离得近些就不会有人插队之类的想法,只是下意识这样做了。朋友也站到了我的身边。这时朋友的妈妈过来了,站到离前面那位男士一条胳膊的距离。她冲我们招招手,说:“不要离前面的人太近,这样不礼貌。”这时,前面的男士退了一步,不巧踩到了我们,赶紧回过头,说:“哎呀,对不起,没有看到你们。”朋友的妈妈说:“是我们不对,她们离你太近了。”说完又冲我们招了招手,把我们叫到她的身边。我听到朋友的妈妈轻轻对朋友说:“记得我告诉过你,亲爱的,不要离前面的人太近,这样不礼貌,知道了吗?”虽然朋友的妈妈没有直接跟我说,但是我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后来我注意看了看周围排队的人,的确,每个人之间都起码有一条胳膊的距离。这个距离在所有场合基本都是适用的。比如乘电梯,电梯里每位乘客之间都差不多保持这个距离。如果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电梯满了,一般不会有人硬挤上去。如果有人因特殊情况需要挤上电梯,就会向其他乘客道歉,说自己有急事,大家也会理解,但如
果不打招呼硬往上挤,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没有礼貌。
美国人可能给中国人的印象是不在乎个人隐私,因为他们好像总是大大咧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似乎毫无禁忌,什么都可以公开。其实并非如此,还是要看是什么样的话题。有几个话题美国人是从来不会公开讨论的,哪怕家人、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比如年龄、收入、基本上买任何东西的价钱(尤其是房子和车),还有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这些话题在公开或私人场合都是应该避免的。
我小时候有一次到朋友家里玩,她家的房子非常大,有好几问卧室和活动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连洗手间都很多,几乎每间卧室都有独立的洗手间,令我非常羡慕。
我和朋友满房子跑着玩的时候,她跟我说她们家是多少多少钱买的。说实话,我完全不记得那个数字了,因为当时我不到十岁,对钱没什么概念。只记得她话音刚落,她的妈妈就把她叫到屋里,关了门以后开始低声告诉她不要随便告诉别人家里的东西值多少钱,这是隐私,而且谈论这些很没有礼貌。她们说话的声音离门很近,所以我听到了一些。那天我们一起玩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包括可以自己制作项链等首饰的玩具,都很有意思。本来我想问问她这些东西贵不贵,是多少钱买的,但听到她妈妈的话以后,我也感觉不好意思,明白了不该问这些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