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18.24 4.6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荣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75421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0198944

上书时间2024-06-26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千百年来,中外哲学家在各种场合和著作中阐述过自己的哲思。薛荣著的《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将这些先哲的智慧提取、凝练、分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人性、死亡、德行、心智、幸福、家庭、生活方式等重大人生命题进行了阐释,让深奥的哲学走下神坛,与现实生活真正交集。相信这些思想的精华能让你对生活的一切拥有全新的认识,学会以哲学之思更从容地面对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哲学家谈生活  立身立国以营善德的生活,是最优良的生活
  1.省察自己与他人是最高等级的善
  2.苦难的锤炼不是痛苦的,而是惬意的
  3.拥有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真实的快乐
  4.立身立国以营善德的生活,是最优良的生活
  5.正确的生活方式的四大重要内涵
  6.生活应该合乎自然、合乎理性
  7.爱与知识,成就美好人生
  8.孤独并不可耻,而是一种荣耀
  9.向生活回归
  10.激发向上的生命意志,不要千篇一律的灵魂
  11.将妒忌视为幸福生活之大敌
  12.财富犹如海水,越是喝得多越是口渴
  13.人当有礼,以礼治国
第二章  哲学家谈人性  修炼人性比天性之善恶更为重要
  1.人天生渴望社会生活
  2.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最原始的因素
  3.性冲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本源
  4.人类心灵深处有朝向快乐的强烈倾向
  5.人的需要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
  6.爱他人与爱自己,要么都是美德,要么都是罪恶
  7.情感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属性
  8.情感源于人性的一部分,并非人性的缺陷
  9.人的行为源于习惯,而非理性的思考
  10.倘若人们意欲设立法律,就必先承认人性之恶
  11.修炼人性比天性之善恶更为重要
  12.世界是虚无的,人是自由的
  13.找不到自己的人,真正“无家可归”
第三章  哲学家谈死亡  生命的终结不过是自然予以的恩惠
  1.不死的灵魂是不朽的
  2.哲学家的生活无异于“死亡练习”
  3.不谈死亡,并习惯相信死亡与我们无关
  4.死亡是每个生命必将走向的终点
  5.人类极其强烈的生的本能从何而来
  6.禁欲是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7.正视死亡的过程,让生存的勇气与智慧得以彰显
  8.生命的终结不过是自然予以的恩惠
  9.人只有面对死亡时,才能深刻体会自我的存在
  10.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11.时光流逝并不仅仅意味着人的老去
第四章  哲学家谈德行  至善的真理带来光明,照亮人的灵魂
  1.至善的真理带来光明,照亮人的灵魂
  2.公正是真正关心他人的善
  3.德性高于一切其他品质
  4.善与人的伦理情感相符合
  5.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非受制于传统的道德观
  6.道德失去了真诚,就会自相矛盾
  7.巨额财富的很多用途不过是徒劳无功的幻想
  8.道德的需求源自各种欲望问的冲突
  9.属于正派人的时代即将过去

内容摘要
 哲学是远离实践与实用的学科,但它会给你提供最终的心灵归宿——当你迷茫的时候,当你受伤的时候,当你不清楚自己所思所想的时候,你可以向哲学寻求帮助,它会给你指明方向与意义所在。
薛荣著的《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以流畅的文笔,缜密的思辨,将那些艰深的哲学问题讲得浅显易懂
,助你找到通往智慧的入口。

精彩内容
 省察自己与他人是最高等级的善谈及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是一个绕不开的丰碑式人物。在他之前的一个世纪里,也涌现出了一批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比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但他们的哲学思想要么围绕着物质的宇宙,要么提倡极端精英主义的人生哲学。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坚决认为哲学应该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为之发声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石匠,他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师。他并非一出生就是上帝的宠儿,巨额的财富、丰富的人脉资源和优雅的风度都与他没有关系,然而,他以才华与人格征服了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让人们对之钦佩不已。
终其一生,苏格拉底都没有写过一本书。他并没有一套由弟子传承的系统的思想。就像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耶稣一样,我们只能通过他人对苏格拉底的各种记述来了解他和他的思想,其中尤其以他的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相关记述最为重要。而通过后人有关他的记述,我们发现,他努力向雅典同胞传达着这样一
种思想——“不断质问你自己的习惯”,而他也将其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在他看来,“省察自己与他人乃是最高等级的善”,而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每天讨论这种善”。
他说,大部分人一生都在梦游,从没问问自己在于什
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们的价值观与信念是从父母那儿传承而来,甚至连父母的文化,他们也一并毫不质疑地接受了。但是,如果他们不幸地接受了一些错误观念,他们的思想就会得病。
苏格拉底坚信,哲学应该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你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认为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而这些命题与每个人的身体、精神健康都息息相关。信念不同,情感状态也就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也就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疾病。比如说,有的人很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自由民主社会里最典型的情绪疾病,而这种思想会让人逐渐对社交产生恐惧感。但是,如果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论,就应该把这种无意识的价值观带入意识里,每天省察,并最终裁定它们是不明智的。于是,这种信念最终被改变了,而人的情绪与身体状况也随之发生
了变化。
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某种意义而言,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来自他所处的社会,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责怪自己或他人的文化,因为正是他自己每天选择接受、
认可它们。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们有责任“关照我们的灵魂”,这是哲学的教导,即心理治疗的艺术,它最初就起源于古希腊人“关照灵魂”的思想。我们有义务时时省察自己的灵魂,裁定那些价值观或信念是否合理,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病的。可见,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我们可以施加于自身的医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