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通辽杂粮研究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通辽杂粮研究文集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122.39 6.9折 178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王振国//邓志兰//白乙拉图|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

ISBN9787576713572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78元

货号32099069

上书时间2024-06-20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分  高粱
  20个高粱新品种在通辽地区的筛选及应用
  不同除草剂对高粱地杂草防除效果
  不同灌水时期对高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灌水时期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盐碱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高粱茎秆性状及倒伏系数的研究
  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高粱杂交种通杂108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杂交种通杂120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杂交种通杂126选育报告
  高粱杂交种通杂126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杂交种通杂130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杂交种哲杂27的选育及推广利用
  能源作物甜高粱杂交种通甜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轻度盐碱地青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适宜机械化作业及早熟高粱杂交种通早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饲用高粱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及评价
  提高粒用高粱杂交种子纯度的关键措施
  通辽地区发展高粱产业前景分析
  同异分析方法在高粱品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早熟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高粱生长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甜高粱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及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杂交甜高粱“通甜1号”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种子引发对碱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追施尿素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24份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综合分析
  199份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分析
  N、P、K肥配施对杂交甜高粱草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不同类型饲用高粱属作物营养价值比较
  不同生育时期甜高粱茎秆糖锤度与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分析
  高粱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高粱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与综合分析
  高粱新杂交种红粱2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粱杂交种红粱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粱杂交种通杂103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杂交种叶向值的初步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DTOPSIS分析对176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饲用高粱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筛选
  天津地区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生长适应性比较
  甜高粱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甜高粱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西辽河流域耐盐碱高粱产业发展探讨
  种植密度对杂交甜高粱“甜格雷兹”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第二部分  谷子、糜子
  谷子新品种通谷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通辽市谷子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
  谷子抗除草剂品种施用除草剂应用研究
  有机肥在谷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通辽市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蒙东粮食主产区不同谷子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内蒙古通辽地区糜子不同播种量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糜子农艺性状、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科尔沁沙地优良糜子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第三部分  荞麦、燕麦
  不同生态类型养麦品种的适合性评价
  国鉴荞麦新品种通荞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内蒙古通辽市荞麦发展现状、优势及应用前景
  荞麦大豆间混作试验研究
  荞麦间作高粱试验研究
  荞麦新品种通荞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通辽地区不同播期对甜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通辽地区苦荞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开发利用
  通辽地区绿色荞麦标准化种植技术
  通辽地区荞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通荞2号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微生物菌肥对通荞2号生育动态的影响
  甜荞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燕麦草复种荞麦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燕麦双种双收栽培技术研究
第四部分  杂豆类
  通辽市红小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辽市绿豆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主要性状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

内容摘要
 杂粮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作物,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杂粮作物有高粱、谷子、糜子、养麦、燕麦等,2022年全国杂粮种植面积为905.9万hm2,总产量为1971.53万t。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杂粮生长,是我国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
本书主要对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作物与旱作研究团队承担的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通辽综合试验站、内蒙古杂粮杂豆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高产高生
物黄酮荞麦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团队、适宜机械化生产高粱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团队)、通辽市抗旱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
根据研究内容,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高粱;第二部分,谷子、糜子;第三部分,荞麦、燕麦;第四部分,杂豆类。
本书适合对杂粮作物感
兴趣的研究人员和从事杂粮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