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我这有限的一生(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我这有限的一生(精)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2.46 4.6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22974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0594975

上书时间2024-06-17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金庸说:周作人是对我的文学生涯最有影响的人之一。其文“意境冲淡而念意深远”。
周作人散文之伟大,在中国散文史上有承上启下之功——上承苏轼、李渔、袁枚等小品文,下泽俞平伯、废名、梁实秋乃至冰心、朱自清、沈从文、钱钟书、余光中、汪曾祺、余秋雨等人的审美情趣。
金庸、谷崎润一郎、林语堂、胡适、徐志摩、郁达夫、何其芳、梁实秋、郑振铎、巴金、朱光潜、苏雪林、废名、张中行、董桥、钱理群、钟叔河、止庵、陈丹青、窦文涛、梁文道、冯唐、黎戈、程璧,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读者、时尚芭莎、知日、新京报、大家、为你读诗、拾文化等一致推崇。
寻味人间的周作人——顺其自然、苦中作乐,秉持个人主人理念,是周作人对待人生的看法与做法。“他并不囚困于自己的时代,却又在自己的时代获刑。”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目录
代序  寻路的人

那自由宽懈的日子
初恋 
娱园 
三味书屋 
怀旧 
怀旧之二 
学校生活的一叶 
五年间的回顾 
故乡的回顾 
道路的记忆一 
道路的记忆二
东昌坊故事
苏州的回忆
闲适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
山中杂信
济南道中 
济南道中之二
济南道中之三
北平的好坏 
东京的书店 
东京散策记 
怀东京 
游日本杂感 
留学的回忆

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
《自己的园地》旧序
自己的园地
谈天
唁辞 
十字街头的塔
关于命运
伟大的捕风 
两个鬼的文章

真实是个多余的人
闭户读书论 
夜读的境界 
一年的长进 
我学国文的经验 
自己的文章 
我的杂学

内容摘要
 周作人说他的理想只是那么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凡是热狂的与虚华的,无论善或是恶,皆不喜。周作人心里期冀闲适——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然而这些终究只是空想,他自言: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
周作人自诩为“苦茶庵”主人苦茶瓮,便是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彷徨与无奈的苦涩观,他把一切看作浮云似的,自得其乐的活着,只求心境不要再粗糙荒芜下去。
《我这有限的一生(精)》精选周作人数十篇文章,有对自由宽懈日子的回忆,有对人生之苦的体察,有对自我思想命运的剖析。周作人披中庸之衣,着平淡之裳,于苦味人生中自有一套人生消遣法。

精彩内容
 旧日书房有各种不同的式样,现今想约略加以说明。
这可以分作家塾和私塾,其设在公共地方,如寺庙祠堂,所谓“庙头馆”者,不算在里边。上文所述的书房,即是家塾之一种,——我说一种,因为这只是具体而微,设在主人家里,请先生来走教,不供膳宿,而这先生又是特别的麻胡,所以是那么情形。李越缦有一篇《城西老屋赋》,写家塾情状的有一段很好,其词日:维西之偏,实为书屋。榜日水香,逸民所目。窗低迫檐,地窄疑航。庭广倍之,半割池渌。隔以小桥,杂莳花竹。高柳一株,倚池而覆。予之童又骏,踞觚而读。先生
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湫。拾砖拟山,激流
为瀑。编木叶以作舟,揉筱枝而当轴。寻蟋蟀而剧墙,捉流萤以照牍。候邻灶之饭香,共抱书而出塾。这里先生也
是走教的,若是住宿在塾里,那么学生就得受点苦,因为是要读夜书的。洪北江有《外家纪闻》中有一则云:外家课子弟极严,自五经四子书及制举业外,不令旁
及,自成童入塾后晓夕有程,寒暑不辍,夏月别置大瓮五六,令读书者足贯其中,以避蚊蚋。鲁迅在第一次试作的文言小说《怀旧》中描写恶劣的塾师“秃先生”,也假设是这样的一种家塾,因为有一节说道:初亦尝扳王翁膝,令道山家故事,而秃先生必继至,作厉声日,孺子勿恶作剧,食事既耶,盍归就尔夜课矣!稍忤,次日即以界尺击吾首,日,汝作剧何恶,读书何笨哉!我秃先生盖以书斋为报仇地者,遂渐弗去。
第二种是私塾,设在先生家里,招集学生前往走读,三味书屋便是这一类的书房。这是坐东朝西的三间侧屋,因为西边的墙特别的高,所以并不见得西晒,夏天也还过得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说明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
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
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一q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从这里所说的看来,这书房是严整与宽和相结合,是够得上说文明的私塾吧。但是一般的看来,这样的书房是极其难得的,平常所谓私塾总还是环的居多,塾师没有学问还在其次,对待学生尤为严刻,仿佛把小孩子当作偷儿看待似的。譬如用戒尺打手心,这也罢了,有的塾师便要
把手掌拗弯来,放在桌子角上,着实的打,有如捕快拷打小偷的样子。在我们往三味书屋的途中,相隔才五六家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