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中国当代雕塑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中国当代雕塑史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31.17 4.6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振华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53043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407993

上书时间2024-06-15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振华,博士,中国美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主编,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专业领域:雕塑理论及历史、公共艺术理论及实践、当代艺术批评。著作:《生命·神祗·时空——雕塑文化论》《公共艺术时代》《中国当代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史》等十余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国雕塑的古代、现代和当代
    一、中国雕塑的现代之路
    二、当代雕塑的两个传统
    三、“当代”与“雕塑”的矛盾及当代雕塑的边界
  第二节  关于当代雕塑史的写作和研究
    一、当代雕塑史写作有没有可能?
    二、当代雕塑与艺术制度
    三、当代雕塑史的写作方法
第一章  突破传统,新雕塑的兴起:1979—1989年
  第一节  思想解放和知识转型
    一、转折的前奏
    二、启蒙和新知识
  第二节  当代雕塑的兴起
    一、星星美展
    二、民间的活力
    三、本土新视野
  第三节  学院的变化
    一、新生力量
    二、教学改革
  第四节  ’85新潮和形式革命
    一、社会干预和文化批判
    二、形式问题
    三、形式与观念
    四、材料实验
    五、抽象的形态
    六、具象的变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个体觉醒,多元化的形成:1990—1999年
  第一节  世俗社会和雕塑新机制
    一、走向世俗社会
    二、新机制、新展览
    三、雕塑理论和媒体传播
    四、雕塑教学改革
    五、国际交流
  第二节  个体觉醒,多元趋势
    一、20世纪90年代当代雕塑创作的特点
    二、先锋的姿态
    三、文化符号与社会批判
    四、日常的世界
    五、具象的魅力
    六、语言的拓展
    七、本土守望
  第三节  介入公共空间
    一、户外平台
    二、当代雕塑对公共空间的介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视野,新媒介的转换:2000年以来(上)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雕塑新格局
    一、视觉文化和图像时代

内容摘要
 孙振华著的《中国当代雕塑史》以197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雕塑为研究对象,全书分为“突破传统
,新观念的兴起”“个体觉醒,多元化的形成”“全球视野,新媒介的转换”三部分,分别对中国当代雕塑之前的雕塑、中国当代雕塑的兴起、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生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既可以作为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当代雕塑史知识的通俗读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