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39.88 6.9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娱玉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55336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408430

上书时间2024-06-15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吴娱玉著的这本《西方文论中的中国》主要探讨现当代西方理论尤其是后殖民理论中的“中国”问题。本书聚焦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在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诸多流派中,后殖民主义可能是与中国的关系最为紧密、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理论流派。中国,是萨义德“东方主义”涉及的远东,是詹姆逊、德里克“第三世界”涵盖下的亚非拉,也是斯皮瓦克“属下”理论所关注的底层,正因为如此,萨义德、詹姆逊、霍米巴巴、斯皮瓦克、德里克等众多后殖民理论家都对中国格外关注,直接或间接地讨论过中国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问题。

目录
序一  刘康
序二  曾军
绪论  注脚·参照·理论——西方理论视域中的“中国”
  一、西方理论中的“中国”如何成像
  二、多元成像的理论坐标
  三、中国视角之于双向旅行的意义
第一部分  西方理论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和征用
  第一章  詹姆逊“民族寓言”说之再检讨——以“近代的超克”为参照兼及“政治知识分子”
    一、“民族寓言”说的源起和旨归
    二、从“民族寓言”说到“近代的超克”论再到“政治知识分子”
    三、第三世界文艺家只能是“政治知识分子”?
  第二章  为詹姆逊重绘台北地图?——再探台北本土性、全球化与后现代
    一、詹姆逊“重新绘图”的逻辑
    二、重设尺度:中华性—本土性—全球性
    三、语境的杂糅和重叠
  第三章  “间距”/“之间”的能量——兼论中国古典美学之于朱利安的启示
    一、“间距”/“之间”的逻辑理路
    二、与“延异”、“差异”之比较
    三、中国古典美学之于“间距”/“之间”的意义
第二部分  围绕中国左翼问题的中西对话和交锋
  第四章  从政治实践话语到文化阐释策略——以詹姆逊对毛泽东的思想的美学挪用为例
    一、理论的旅行:《矛盾论》—“多元决定论”—“认知测绘”
    二、历史语境的抽空:詹姆逊“文化革命”
    三、对毛泽东的思想的化用:乌托邦和政治无意识
  第五章  “反现代的现代性”之考辨——兼论理论在双向旅行中的结构变化
    一、德里克“反现代的现代主义”的内涵
    二、刘康“现代性不同选择”的内涵
    三、汪晖“反现代性的现代化”
  第六章  西方左翼话语怎样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德里克对《矛盾论》的解读为例
    一、指向实践的《矛盾论》
    二、指向理论的《矛盾论》
    三、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部分  中国问题对后殖民理论提出的挑战
  第七章  中国问题对“东方主义”的挑战及其理论潜能
    一、“东方主义”:“权力”与“民族”
    二、“第三世界”:强化权力关系与民族意识
    三、“汉学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与重构
    四、重组的结构:“挑战”的理论潜能
  第八章  后殖民理论中的“中国”如何被表达?——从“第三世界民族寓言”到“属下可以说话吗”
    一、“第三世界民族寓言”
    二、“属下可以说话吗”
    三、“属下不能说话”的悖论和启示
  第九章  后殖民理论中的民族元素在中国的折射——兼论从抵抗到生成的能量之变
    一、萨义德:“逆写帝国”
    二、霍米·巴巴:“文化翻译”
    三、左翼视野:革命逻辑
    四、中国多棱镜:“民族抵抗”的折射与变形
    五、寻找后殖民理论新能量:从“民族”抵抗到“外界”生成
第四部分  西方理论影响下的对中国文学的解读和艺术建构
  第十章  肉身的现代性:张爱玲的身体诗学

内容摘要
 中国,是后殖民理论家萨义德“东方主义”涉及的远东,是斯皮瓦克“属下”理论所关注的底层
,是左派理论家詹姆逊、德里克“第三世界”涵盖下的亚非拉,也是朱利安所谓的欧洲文化之外的“他者”……那么,中国作为对象和方法究竟在西方理论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发挥了何种作用?中国文化又是如何在西方理论中存活、变异、生长、运作的,它经历了怎样的理论旅行和接受过程?
请看由吴娱玉著的《西方文论中的中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