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呼兰河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呼兰河传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12.84 4.6折 28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红|总主编:梅子涵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67568006

出版时间2018-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0053979

上书时间2024-06-11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呼兰河传》是深受鲁迅先生推崇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所著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她的巅峰之作。
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纯真的快乐和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内容摘要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之作。

精彩内容
 挤丢了孩子的站在那儿喊,找不到妈的孩子在人丛里边哭,三岁的、五岁的,还有两岁的刚刚会走,竟也被挤丢了。
所以每年庙会上必得有几个警察在收这些孩子。
收了站在庙台上,等着他的家人来领。偏偏这些孩子都很胆小,张着嘴大哭,哭得实在可怜,满头满脸是汗。有的十二三岁了,也被丢了,问他家住在哪里?
他竟说不出所以然来,东指指,西划划,说是他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沟,那河沟里边出虾米,就叫做“虾沟
子”,也许他家那地名就叫“虾沟子”,听了使人莫明其妙。再问他这虾沟子离城多远,他便说:骑马要
一顿饭的工夫可到,坐车要三顿饭的工夫可到。究竟
离城多远,他没有说。问他姓什么,他说他祖父叫史二,他父亲叫史成……这样你就再也不敢问他了。要
问他吃饭没有?他就说:“睡觉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任他去吧。于是就都连大带小地一齐站在庙门口,他们哭的哭,叫的叫,好像小兽似的,警察在看守他们。
娘娘庙是在北大街上,老爷庙和娘娘庙离不了好远。那些烧香的人,虽然说是求子求孙,是先该向娘娘来烧香的,但是人们都以为阴间也是一样地重男轻女,所以不敢倒反天干。所以都是先到老爷庙去,打过钟,磕过头,好像跪到那里报个到似的,而后才上娘娘庙去。
老爷庙有大泥像十多尊,不知道哪个是老爷,都是威风凛凛,气概盖世的样子。有的泥像的手指尖都被攀了去,举着没有手指的手在那里站着,有的眼睛被挖了,像是个瞎子似的。有的泥像的脚趾是被写了一大堆的字,那字不太高雅,不怎么合乎神的身份。
似乎是说泥像也该娶个老婆,不然他看了和尚去找小尼姑,他是要忌妒的。这字现在没有了,传说是这样。
为了这个,县宫下了手令,不到初一十五,一律地把庙门锁起来,不准闲人进去。
当地的县宫是很讲仁义道德的。传说他第五个姨太太,就是从尼姑庵接来的。所以他始终相信,尼姑绝不会找和尚。自古就把尼姑列在和尚一起,其实是世人不查,人云亦云。好比县官的第五房姨太太,就是个尼姑。难道她也被和尚找过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下令一律地把庙门关了。
娘娘庙里比较地清静,泥像也有一些个,以女子为多,多半都没有横眉竖眼,近乎普通人,使人走进了大殿不必害怕。不用说是娘娘了,那自然是很好的温顺的女性。就说女鬼吧,也都不怎样恶,至多也不过披头散发的就完了,也绝没有像老爷庙里那般泥像似的,眼睛冒了火,或像老虎似的张着嘴。
不但孩子进了老爷庙有的吓得大哭,就连壮年的男人进去也要肃然起敬。好像说虽然他在壮年,那泥像若走过来和他打打,他也决打不过那泥像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