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临床卷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临床卷下)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59 5.6折 106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元灏|主编:王宏才

出版社西安交大

ISBN9787560547183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6元

货号2519719

上书时间2024-06-08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分为9卷,由《历史卷·上》《历史卷·下》《临床卷·上》《临床卷·下》《针法卷》《科研卷》《教育卷》《行业卷》《文化卷》组成。这几卷囊括了针灸领域中最活跃的几个方面。
针灸最实用的价值是防治疾病。杜元灏主编的《中国针灸交流通鉴·临床卷下》主要介绍了针灸临床的治病特点,诊治规律,特色优势,处方类型、原则,以及针灸的疾病谱。同时,用较重的篇幅讲解了200余种疾病的针灸治疗。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细致的研究基础上的。

作者简介
杜元灏,男,1964年1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滨海学者,天津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派遣第六批援藏干部。兼任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急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专家;《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专家,《美国针灸临床杂志》、《天津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及《现代中医药》等杂志编委,历任天津市政协委员、西藏昌都地区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处长。长期从事针灸病谱研究和针刺治疗中风的微血管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针灸适宜病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针灸疗法优势病种和作用的调查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近年来尤其在针灸病谱和循证针灸学的研究领域卓有成效,首次提出了“针灸病谱”及“针灸等级病谱”的概念,并建立了16个系统的循证等级针灸病谱和效能等级针灸病谱,成为我国针灸病谱研究的开拓者;本研究成果已被5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引用,并被全国30余家高校及省部级医院所应用。首次提出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微血管枢纽学说”,发现并命名了“高速低效振荡”现象;首次提出了郁证中医病机为“脑神失调,肝失疏泄”,创立了“调神疏肝针刺法”;提出了“肾精亏虚,脑肾失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机新理论,创立了“调神益。肾”针法。先后赴德国、日本、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进行讲学及学术交流。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及《针灸学》多部,另主编专著7部,其中2部专著先后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章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病症
  第一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
  第二节  牙痛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  功能紊乱综合征
  第四节  膈肌痉挛
  第五节  胃肠痉挛
  第六节  慢性胃炎
  第七节  胃下垂
  第八节  胃扭转
  第九节  消化性溃疡
  第十节  小儿厌食症
  第十一节  疳症
  第十二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十三节  肠梗阻
  第十四节  阑尾炎
  第十五节  胆囊炎
  第十六节  胆石症
  第十七节  便秘
  第十八节  直肠脱垂
  第十九节  痔疮
第二章  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病症
  第一节  感  冒
  第二节  鼻窦炎
  第三节  慢性鼻炎
  第四节  变应性鼻炎
  第五节  急性咽炎
  第六节  慢性咽炎
  第七节  急性扁桃体炎
  第八节  急性喉炎
  第九节  声带小结
  第十节  支气管哮喘
  第十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十二节  咽神经运动性障碍及感觉性障碍
第三章  针灸治疗循环系统病症
  第一节  高血压病
  第二节  低血压症
  第三节  冠心病
  第四节  心律失常
  第五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六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第七节  静脉炎
  第八节  下肢静脉曲张
  第九节  雷诺综合征
  第十节  红斑性肢痛症
第四章  针灸治疗耳部病症
  第一节  梅尼埃病
  第二节  中耳炎
  第三节  耳鸣耳聋
第五章  针灸治疗眼和附器病症
  第一节  麦粒肿
  第二节  眼睑下垂
  第三节  泪溢症
  第四节  结膜炎
  第五节  结膜干燥症
  第六节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第七节  急性电光性眼炎
  第八节  近视
  第九节  麻痹性斜视
  第十节  弱视
  第十一节  视神经萎缩
  第十二节  暴盲
  第十三节  视疲劳综合征
第六章  针灸治疗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
  第一节  斑秃
  第二节  痤疮
  第三节  雀斑
  第四节  黄褐斑
  第五节  荨麻疹
  第六节  皮肤瘙痒症
  第七节  神经性皮炎
  第八节  湿疹
  第九节  银屑病
  第十节  白癜风
  第十一节  急性淋巴管炎
  第十二节  褥疮
  第十三节  慢性下肢溃疡
  第十四节  鸡眼
第七章  针灸治疗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症
  第一节  胎位异常
  第二节  一妊娠剧吐
  第三节  分娩痛
  第四节  滞产难产
  第五节  过期妊娠
  第六节  胎盘滞留
  第七节  产后出血
  第八节  产后缺乳
  第九节  人工流产综合征
第八章  针灸治疗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
  第一节  肥胖症
  第二节  糖尿病
  第三节  痛风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五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九章  针灸治疗传染性病症
  第一节  带状疱疹
  第二节  寻常疣
  第三节  扁平疣
  第四节  传染性软疣
  第五节  手足癣
  第六节  单纯疱疹
  第七节  风疹
  第八节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第九节  细菌性痢疾
  第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一节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小儿麻痹症)
  第十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
  第十三节  疟疾
第十章  针灸治疗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病症
  第一节  急性腰扭伤
  第二节  踝关节  扭伤
  第三节  脊髓损伤
  第四节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中暑
  第七节  晕动病
第十一章  针灸治疗肿瘤
  第一节  浅表性血管瘤
  第二节  甲状腺腺瘤
  第三节  肿瘤疼痛、发热及放化疗后副反应
第十二章  针灸治疗血液及造血器官病症
  第一节  营养性贫血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