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少年丛书(共28册文白对照本)/民国大师写给青少年的中外名人大型系列传记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少年丛书(共28册文白对照本)/民国大师写给青少年的中外名人大型系列传记丛书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40.65 4.9折 490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万里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36620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0元

货号3470653

上书时间2024-04-27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毓修,江苏无锡城郊孙巷人。我国近代有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他是清末秀才,后因屡试不中,放弃科举,学习英文和各种西学,并决心从事著译。早年在南菁书院执教,得到缪荃孙指教,目录学根底颇深。1907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得到张元济赏识,委任其筹建图书室。次年,商务印书馆购得绍兴徐氏、太仓顾氏、长洲蒋氏之书,设图书馆于其编译所,即世称“涵芬楼”,出任涵芬楼负责人。1919年主持影印《四部丛刊》,先后出版了《四部丛刊初编》《四部丛刊续编》《四部丛刊三编》。著有《永乐大典考》4卷、《事略》2卷,《江南阅书记》《四部丛刊书录》《中英文字比较论》《中国雕版源流考》等。

 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少年丛书》,他还先后主编出版了《少年杂志》《童话丛书》等,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目录
1.苏秦(孙毓修)
9.郭子仪(孙毓修)
10.司马光(孙毓修)
11.苏轼(孙毓修)
12.岳飞(孙毓修)
13.朱子(孙毓修)
14.文天祥(孙毓修)
15.王阳明(孙毓修)
17.华盛顿(孙毓修)
18.格兰斯顿(孙毓修)
19.富兰克林(孙毓修)
20.苏格拉底(钱智修)
21.林肯(钱智修)
23.克林威尔(钱智修)
25.哥伦布(林万里)

1.苏秦(孙毓修)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家世及教育………………………………………………11
第三章说秦………………………………………………………21
第四章说燕………………………………………………………33
第五章说赵………………………………………………………45
第六章张仪入秦…………………………………………………59
第七章说韩魏……………………………………………………71
第八章说齐楚……………………………………………………83
第九章纵约之成…………………………………………………95
第十章苏秦之末路………………………………………………105
2.信陵君(孙毓修)
第一章战国时之重士……………………………………………1
第二章五公子……………………………………………………13
第三章范睢入秦…………………………………………………27
第四章公子与侯生………………………………………………45
第五章秦围邯郸…………………………………………………59
第六章鲁连义不帝秦……………………………………………73
第七章公子救赵…………………………………………………89
第八章公子归国…………………………………………………105
第九章结论………………………………………………………119
3.张良(孙毓修)
第一章忧患中之修养……………………………………………1
第二章秦季之发难………………………………………………15
第三章复韩………………………………………………………25
第四章鸿门之会…………………………………………………39
第五章汉中之关系………………………………………………53
第六章游说之成功………………………………………………69
第七章灭楚之计划………………………………………………79
第八章一统后之设施……………………………………………91
第九章史公作传之奇……………………………………………101
4.马援(孙毓修)
第一章家世及少年状况…………………………………………1
第二章初见光武…………………………………………………13
第三章说隗嚣……………………………………………………25
第四章聚米画策…………………………………………………37
第五章出守陇西…………………………………………………47
第六章平交阯……………………………………………………57
第七章铜马………………………………………………………69
第八章矍铄哉是翁………………………………………………81
第九章朱勃上书…………………………………………………91
第十章家训………………………………………………………101
5.班超(孙毓修)
第一章少年之修养………………………………………………1
第二章当时西域之情势…………………………………………15
第三章鄯善于置之畏服…………………………………………29
第四章处置龟兹疏勒之困难……………………………………47
第五章战胜莎车乌孙疏勒龟兹康居之伟略……………………67
第六章出奇制胜之班定远………………………………………77
第七章功成归国…………………………………………………91
第八章名父之后有名子…………………………………………105
6.诸葛亮(孙毓修)
7.陶渊明(孙毓修)
8.玄奘(孙毓修)
9.郭子仪(孙毓修)
10.司马光(孙毓修)
11.苏轼(孙毓修)
12.岳飞(孙毓修)
13.朱子(孙毓修)
14.文天祥(孙毓修)
15.王阳明(孙毓修)
16.德谟士(孙毓修)
17.华盛顿(孙毓修)
18.格兰斯顿(孙毓修)
19.富兰克林(孙毓修)
20.苏格拉底(钱智修)
21.林肯(钱智修)
22.拿破仑(钱智修)
23.克林威尔(钱智修)
24.彼得大帝(林万里)
25.哥伦布(林万里)
26.纳尔逊(林万里)
27.毕斯麦(林万里)
28.加里波的(林万里)

精彩内容
《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其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编辑大家孙毓修,也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家钱智修。这套书成为民国年间很好畅销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人物传记丛书。几十年间几乎年年加印数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由此走上振兴中国之路。著名作家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都曾深受这套书的影响。著名作家茅盾曾评论这套丛书说:“记事简明,议论正大,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坚定志气。”

 《少年丛书》每册选取一位中外历史名人,通过浅显的文言文,记叙这些伟人的故事,并有作者的评论。是一套能让青少年树立志向、增长见识、提高修养、学习写作的很好的励志书。

 这套书还有一个巨大的特色在于采用文言文写作,简明扼要,议论丰富,足证文言文之魅力。对今天的青少年学习古文和写作也大有帮助。我们再版这套书时,考虑到今天青少年的文言文水平,又对全文进行了白话翻译,让每个读者都能轻松阅读。

 这套书以叙述史实加评论的风格,饱含历史智慧,语言优美;作者独到精辟的见解,往往发人深思。少年读之,一则可详细了解历史伟人的生平事迹,作为借鉴,二则可树立远大志向,奠定人生的基石。实在是一套难得的青少年课外历史文化读物。对成年读者而言,读这一套书也同样能获益匪浅。

媒体评论

                                                                                    
                                            

[原文]有苏秦、张仪之智,而无其谲;有荆轲、聂政之勇,而无其粗(荆轲,卫人,为燕太子丹刺秦王,未成而死。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二人皆入《史记·刺客传》);有鞠躬尽瘁之忠,而晚年从赤松子游,从容终老,不若诸葛公秋风五丈原,至竟勤劳而死;有扁舟五湖之高,而身居长安,备朝廷之顾问,不若范少伯之隐姓改名,莫知其处(少伯范蠡相越王勾践灭吴,功成而后扁舟泛五湖,莫知其所终),若此之大人物,则惟留侯张良为然。
人之少也,父母师长,孰不望其他日为名人?不但望其为一节可取之名人,且望其为纯粹完美之名人。望其尽力于公家,有益于社会,且望其富贵寿考,为世上之福人。西汉之兴,云起龙骧,一时豪杰皆大建功名于世。而萧何以狱吏见斥,陈平之阴谋太险,韩信彭越,皆不得善终。此数子者,皆千载之选,而犹不足令人踌躇满志。足令人踌躇满志者,其惟留侯乎。然留侯者,非生而为完美之名人,康宁之福人,盖几经蹉跎,而始得力于忧患之中者也。
大人物之原素有三:曰才学识,才由于天赋,学识由于造就。子房少年任侠,为韩报仇。其才气有过人者,然充其所为,亦不过一刺客之流亚耳。后遇圮上老人始有以消除其粗豪之气,而辅以深沉之学识矣。
子房,韩人也。韩本晋大夫韩厥之后。至其孙虎,与赵魏二氏,共分晋国,建国曰韩,今河南之郑州,其都城也。传十余世,秦始皇十七年,灭之。子房先世,自祖至父,皆为韩相,已五世矣。由此言之,韩固子房之祖国,与韩之公室,又有休戚相关之谊。其不能坐视韩之亡也明甚。惟此时年少,且未食禄于朝,不能有所计议,救韩国于不亡。既亡之后,又不能率韩国之遗民,近之如项羽之复楚(项羽之先世为楚将,楚亡,其叔父梁起兵,立楚国之后,重复楚国),远之如文山之保宋(文天祥,字文山,江西吉安人,宋犹起兵以图兴复,力竭死之),独此忠义之心耿耿不忘,计无复之,乃有博浪沙之事。
……
[译文]有苏秦和张仪的智慧,却没有他们的狡诈;有荆轲和聂政的勇敢,却没有他们的鲁莽(荆轲,卫国人,为了燕国太子丹去刺杀秦王,没有成功而死。聂政,为了韩国严仲子而去刺杀韩相侠累,两个人都入了《史记·刺客传》);有鞠躬尽瘁的忠诚,但晚年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方,从容终老,而不像诸葛亮晚年了还与敌军相持于五丈原,最后劳累而死;有泛舟五湖的高尚情操,却身居长安,随时为朝廷出谋划策,不像范蠡那样隐姓改名,没人知道他的去向(范蠡,字少伯,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能做到这些的大人物,就只有留候张良了。
在人年轻的时候,他的父母老师,谁不希望他日后可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不仅是希望他在一方面成功,更希望他在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完美的人。希望他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还希望他可以富贵长寿,做一个有福气的人。西汉兴起之初,英雄豪杰纷纷乘时而起,一时间各路豪杰都在世间大建功名。但萧何因曾为狱吏而遭人诟病,陈平的计谋又太过阴险,韩信和彭越也都没有得到善终。这些人,都是千载难遇的豪杰,但还是不能让人感到满意。能够让人感觉满意的,就只有留候张良了。但张良并非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名人,健康的有福之人,也是在经过许多困难后,才得以在忧患中得到了提升。
要成为大人物,向来需要有三个条件,分别是才、学、识。才是来自于天赋,学、识则因为生活造就。张良年轻时讲究侠义之气,一心想为韩国报仇。他的才气确实有过人之处,但他的所作所为充其量也就是个刺客。直到后来在沂水圯桥头遇上了位老翁,才开始消除身上的粗豪之气,而学会了沉稳处事。
张良,是韩国人。韩国的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厥的后代。韩厥孙子韩虎,与赵襄子、魏献子两人共分晋国,建国名为韩国,都城建在现在的河南郑州,传位十余世,秦始皇十七年时被灭。张良的祖先,从祖父到父亲等先辈,都在韩国为相,已经经历了五代。由此而言,韩国本来就是张良的祖国,他与韩国的皇宫贵族,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不能看着韩国灭亡而什么都不做。只是那时他还年少,没有在朝廷为官任职,不能做些什么来阻止韩国的灭亡。韩国覆灭后,又不能统率韩国的遗民,近像项羽复兴楚国(项羽祖先是楚国的将军,楚国灭亡后,项羽的叔叔项梁起兵后,又建立了楚国),远如文天祥保卫宋朝(文天祥,字文山,江西吉安人,宋朝衰竭时依然带兵打仗,希望可以兴复宋朝,最后力竭而死)那样,唯独这份忠心不能忘记,虽没有办法复兴祖国,但仍策划了博浪沙行刺秦王这样的事。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